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問題 :廣告對消費者的影響
遊客 (27.97.*.*)[英語 ]
類別 :[經濟][其他]
我來回答 [遊客 (18.191.*.*) | 登錄 ]

圖片 :
類型 :[|jpg|gif|jpeg|png|] 字節 :[<2000KB]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所有 答案 [ 1 ]
[會員 (365WT)]答案 時間 :2018-11-16
一般而言,市場營銷管理遵奉著兩個最基本的依據,一是消費需要實際,二是市場營銷理論.然而,如果對此加以認真檢視,就不難發現已有的認識和知識都顯示出某種局限性和狹隘性,需要深化和拓展.市場營銷管理不能只孤立地研究消費需要本身,還必須選擇市場主體消費者作為視角,去研究影響消費需要的經濟、社會、文化、心理等內外因素,並去追踪消費需要產生的前導和滿足後的延續過程.同時,不能只固守既有的市場營銷理論,要用新的知識和理論特別是相關學科的知識和理論武裝管理者頭腦,否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免要敗下陣來.為此本文提出——也僅僅是從一個新側面提出,要掌握和運用消費者行為理論這門新學科、新學問,全面、深刻地研究消費者及其行為,並以此指導市場營銷..
一、“消費者行為”不同於“消費”,它具有更深厚的內容和特點

消費者行為是個人在評估、獲取、使用和處置產品和服務時所作出的決策過程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有形活動。為了更好地加深對這一範疇的理解,我們把它與“消費”作一比較分析。

1、從時間推進序列看,消費者行為是一系列階段的前後繼起, 而消費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
消費和消費者行為都是一個動態範疇,是過程。消費是消費主體為滿足需要而使用的商品和服務。在貨幣經濟條件下,人們要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須有市場交易行為發生,即到市場上購買商品和服務。因而,我們可以說,消費是“使用”和“購買”。
而消費者行為的“過程”的涵義比這要寬泛得多.如消費者要滿足自己的需要,首先遇到的一個問題是,他的需要是怎樣產生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即消費者先要認知需要,之後他就要為滿足需要去蒐集相關信息,並在此基礎上作出購買決策——購買什麼、何時購買、購買多少、到哪裡購買、用什麼方式購買等.決策過程付諸實施後,商品隨消費者退出了流通領域,進入消費使用過程.但問題並未終結,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會對自己的購買決策和商品質量等進行評價,分析其中的得失,形成滿意或不滿意結果.為此可以總結出,一個完整的消費者行為要經歷這樣的幾個階段:問題認知——信息收集與評估——購買決策——購買後評價.從中可以看出,通常所說的消費只是其中的二個環節.而且,即使是消費中的“購買”也與消費者行為中的“購買”是不同的.前者是指流通過程中的g—w,強調的是貨幣與商品的互換,而後者主要指心理決策過程,強調的是消費者的精神過程..
2、從橫截面所涵蓋的內容看, 消費者行為由許多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構成,而消費只是外顯行為中的部分內容。

消費側重的是看得見的活動,是身體的動作。如消費者為滿足需要而準備消費品、享受消費品。稍廣一點,還包括選擇、購買等活動。總之,消費是一種外顯行為。而消費者行為除此之外,還包括許多看不見的心理、思維活動,它們屬於內隱行為。消費者行為是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的複合整體,而且更偏重於後者。
內隱行為主要有兩個方面,即消費者的決策過程及影響決策過程的個人特徵內部要素.後者又包括需要、動機、態度、個性和學習.需要是人體或情感上的一種渴求和欠缺狀態.動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動力源,使得人們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並為滿足需要所做出的行動提供理由.個性是導致人與人差異的特質,人們滿足需要的方式緣此而不同.態度是人們對產品和行為等的基本定向,強烈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和反應,它還受到營銷人員勸說宣傳的影響.學習不僅指消費者記住產品的品牌,還包括學習判斷產品優劣的標準、選擇購買的地點、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改變行為模式和形成偏好等..
3、從對消費者的設定來看, 消費者行為的分析把消費者當成“複合人”來研究,而消費的分析把消費者當成“經濟人”。

把人當成“經濟人”是建立在消費完全是收入的函數和滿足程度最大化基礎上的。它強調的是,人對消費客體(產品和服務)的利用。關心的是消費品的“人化”,即通過使用消費品使人的體力得到恢復和發展,使智力得到提升。同時,社會組織特別是企業也是完全地以滿足人們的物質性的、功能性的需要為導向,去生產和銷售產品和服務。這是從經濟學角度來研究消費者的。
而如果把人(即消費者)當成“複合人”來研究,情況就複雜得多.首先,消費者的需要體系會更加龐雜,除了物質性的、功能性的需要外,還有社會的、心理的和生態的需要.其次,消費者的行為受到的影響因素會更加多樣,收入、文化、亞文化、心理、社會階層、群體、家庭、人際關係等.最後,運用的研究手段和學科也會更加多樣.這至少包括關於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的經濟學;研究個人精神過程的心理學;研究個人怎樣影響群體及其被影響的社會心理學和研究人類與文化關係的文化人類學等..
4、從所提出的背景看, 消費者行為是人類行為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消費是社會再生產的一個環節。

消費是作為社會再生產的內在環節而提出來的。

而消費者行為是在人類行為這個大背景下提出來的,是與市場相聯繫的人類行為。作為一般人類行為反映到消費領域,其主要特點有:

(1)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消費者利用盡可能少的花費購買盡可能多的消費品,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需要,達到消費的均衡。
(2)偏好和能力的多樣性。由於地理、人口、 心理和行為的差異,人們的偏好是多樣的,消費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儘管經濟學家對人的偏好能否得到顯示以及如何顯示存在爭議,但對偏好和能力的多樣性是基本肯定的。
(3)有限理性。西蒙把它描述為“有達到理性的意識, 但又是有限的”。人們在消費活動中總是力爭做到有理性,但由於環境因素和自身能力的製約,他們不可能知道關於未來活動的全部備選方案,不可能將所有的價值考慮到統一的、單一的綜合性效用函數中,也無力計算出所有備選方案的實施後果。

(4)機會主義傾向。指人們藉助不正當手段謀取自我利益的行為傾向,如對未來消費的低估和衝動購買等。

二、消費者行為學與市場營銷學是既有密切聯繫又有重大差異的兩門學科
1.產生:歷史與邏輯
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要比市場營銷晚得多.一般認為,市場營銷學初創於本世紀初至20年代,戰後進入一個重大變革的新時期.而這時,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才剛剛起步.二戰期間,參戰各國為了生產武器裝備,新技術、新工廠應運而生.戰後它們被迫轉向消費品和工業製品的生產,使得產品的種類和數量急劇增加,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為了擴大市場,增加銷售,客觀上要求加強對消費者及其行為的研究.恰逢此時,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分析心理學家開創了動機研究,加上新產品設計研究和調查研究等為消費者及其行為研究工作提供了初步的理論、方法和技巧.進入60年代,在一些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如費伯(ferbor)的《動機與營銷研究》(1985),卡陶納(katona)的《有力量的消費者》(1960),霍華德(howard)的《營銷管理分析與計劃》(1963)的帶領與影響下,消費者行為成為一門獨立的研究領域和學科.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研究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如盲人摸像一般.改變這種分散局面,進行有效整合工作的是霍爾布魯克(holbrook),其代表作是《什麼是消費者研究》..
70年代後,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進入了成熟階段。消費者行為學在西方國家商業院校普遍得到開設,如今還設有博士學位。研究隊伍從原來的少數人而不斷發展壯大。 1969年美國成立了“消費者研究協會”,會員逾四千。該協會每年舉行一次學術大會,並以《消費者研究新進展》匯集大會成果。研究消費者及其行為的論文也日益增多,出版的主要刊物有《消費者研究》雜誌、《消費者事務研究》雜誌。
從邏輯上看,消費者行為學應該是市場營銷學的前導.因為只有充分了解消費者及其行為,把握他們的需要、動機、個性、態度和學習等內在心理因素,掌握他們的購買決策過程以及分析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外在因素,才能使市場營銷管理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而事實卻相反,這種邏輯與歷史發展的錯位,其實是不難理解的.因為在本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產品供應緊缺,企業奉行的是生產觀念和銷售觀念,“不管顧客需要什麼樣的汽車,我只有一種黑色的”,“我們賣什麼,人們就買什麼”.企業只要擴大規模,提高效率,加強銷售就行,不必也不會去研究消費者及其行為.二戰結束後,這種狀況就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另外這種錯位也是符合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人類對某一問題的認識總是不斷深化、細化和完整化的.消費者行為學也正可以看成是對市場營銷學的補充和深化.關於這一觀點,稍後論述..
2.切入:消費者與企業

消費者行為學屬於微觀學科,它的切入點是消費者。應該特別指出的是,消費者行為學裡所涉及的消費者,與經濟學或一般文獻中所提到的消費者的內涵與外延是不一樣的。很多學者認為接受免費產品和服務,甚至某種理念、思想的人都算是消費者。這就使得消費者行為研究的意義更加廣泛,對政府決策也會產生重大影響。如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立法加強對消費者的保護,並提升消費者在評價產品和服務上的能力等方面都得益於對消費者的研究。
有了這種拓寬,對企業市場營銷管理也賦予了新的意義。 70年代前,人們只強調市場營銷要以顧客為導向,以顧客滿意為最高宗旨,因而是一種純粹的經濟行為。 70年代後,人們開始關注市場營銷的社會、倫理和生態等宏觀層面的問題。並認為,企業通過市場營銷除了滿足消費需要,實現企業利潤以外,除了被動地適應宏觀環境以外,還必須主動地遵守社會倫理,維護法律和保護環境。拓寬消費者含義與這種觀念和理念的轉變是相適應的,並有助於企業實踐這種轉變,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消費者含義的拓寬,即消費者在整個消費行為中的不同角色.如當他決定哪些需要或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並決定改變這一狀態時,就成為“發起者”.當他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通過言辭、行為去影響購買決策,實現購買行為和對產品、服務的使用時,就成為“影響者”.當他實際執行選擇、採購行為時,就成為“購買者”,當他直接捲入消費或使用產品、服務過程中,就成為“使用者”.研究消費者行為時,如果只顧及其中一種角色,那是不完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在任何情況下提及消費者都必須涵蓋上述所有的角色,也並不意味著研究消費者行為時,不可以只選擇其中一個或幾個來進行.事實上,“購買者”就是消費者中最主要的含義..
市場營銷學也屬於微觀學科,但它的切入點是企業,研究的是企業營銷管理,因而,與市場的關係可以表述為市場→企業營銷管理。即企業的市場營銷管理必須以市場為導向。而消費行為學研究的是消費者行為→市場。即消費者及其各種行為的構成的複合整體會影響市場的運行,甚至從某種角度來說,它構成(消費)市場本身。這樣,從聯繫的觀點看,這二者的關係可以表述為:消費者及其行為→市場→企業營銷管理。市場自然成了聯繫消費者與企業的中介與紐帶。

3.內容:補充與深化
市場營銷學包括兩大板塊,即市場機會的分析、目標市場的選擇和市場營銷組合.市場營銷學關於組合策略中的許多問題並沒有解決.如產品策略中,產品的規格、形狀和特點、包裝方式,對消費者而言哪方面服務最重要,應該向消費者提供什麼服務保證和計劃,提供哪些類型的附屬或相關產品等問題.定價策略中,消費者對相關產品的價格是怎樣認識的,對不同品牌之間價格差異的敏感度如何,在產品推介和促銷中,多大的減價幅度有助於消費者的購買,給付現的消費者以多大的折扣等問題.在渠道策略中,零售商應該經營企業的哪些產品,在哪些地區設立零售商,數目是多少,為了分銷產品,應與零售商做何種安排,企業在何種程度下必須擁有自己的分銷渠道或對分銷渠道嚴加掌握,零售商應樹立什麼樣的企業形像等問題.在促銷策略中,在不同的特殊情形下,運用何種促銷手段,為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什麼措施最為有效,什麼方法能最有效地傳遞預設信息,已播放的廣告應多長時間重播等問題.所有這些問題,市場營銷學顯然是難以回答的.而只有運用消費者行為學,研究消費者行為,才能作出成功的回答..
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市場營銷學與消費者行為學是關於市場營銷管理的聯繫最為密切、內容最為根本的兩門學科,其它都是從中派生衍化出來的。


三、研究消費者行為學,對搞好市場營銷管理具有獨特而重要的意義
進入80—90年代以來,消費者行為學研究重心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由注重理論系統的構建和完善,到注重發揮對市場營銷管理的指導作用。有的著作明確地以“對市場營銷管理的啟示”為副題,幾乎在論及每一個問題時都要指出這一點。為了說明這種趨勢,也為了論證本文觀點,這裡擇其一端——以文化價值觀為例,談談消費者行為學對市場營銷管理的獨特而重要的指導意義。
1.物質與服務 根據消費客體的有形與否可以把人們的消費結構分為物質消費和服務消費。物質消費內部結構又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由低到高依次是,滿足人們生存需要的物質消費,到提高生活質量的物質消費,到像徵資格、顯示地位、愉悅心理和實現自我的物質消費。從總體上看,我國居民物質消費處於第二層級上,並與第三層級部分並存。
服務消費內部結構可分為滿足生存性服務消費,即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服務消費,如飲食、理髮、洗浴、交通等;享受性服務消費,如旅遊、娛樂、運動等;發展性服務消費,如教育等。目前,我國居民的服務消費需要主要處於生存性階段,享受性服務消費需要越來越強烈和迫切,並日益成為服務消費需要體系的中心內容。
物質消費與服務消費相比而言,前者將處於較為穩定的增長態勢,而服務消費需求將呈現強勁增長趨勢。這不僅是社會經濟條件所決定的客觀存在,也是人們所作出的一種價值選擇。這種價值選擇與文化觀念相聯繫,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物質消費內部結構和服務消費內部結構的層級選擇與定位也同此理。
對物質消費結構的現狀判斷和人們的選擇,給市場營銷管理的啟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要求企業調整產品結構,特別是產品層次結構.多開發、生產與經營能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產品.其次,促銷策略應有所改變.對提高生活質量的產品,促銷重點應凸現產品的品質、性能.而對滿足第三層次需要的產品促銷不應局限於產品本身,而必須運用cis理論,賦予產品以一定的形象與含義, 並使之與人們的文化價值觀念相一致,美國幾種品牌的香煙就是成功的例子.如“萬寶路”,它用“萬寶路男人”形象,具有粗獷、豪放、獨立的特徵.而“沙龍”則突出“分享精神”,強調寧靜、自然、溫馨.最後,在定價策略上,對提高生活質量的產品,應做到質價相當,可採用成本定價或競爭者導向定價法.而具資格象徵性的產品,則可採用心理或聲望定價法..
服務消費需要的增強則為企業提供了無限的商機。

2.工作與休閒 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後,機器被大規模地運用,人們快節奏、高強度地工作,體力支出大大增加。信息技術的發展,減輕了人們的體力消耗,但心理上的緊張並未消除。因而,人們對休閒予以高度重視。
現代正確的主張是,一天時間應分為三大部分,即工作時間、非可自由支配時間和休閒時間。工作時間是取得收入的時間,非可自由支配時間是一些專項時間,如忙於家務、採購貨物、就醫和交通等。而休閒時間是剩餘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為了適應當今社會人們重視休閒的觀念變化,企業要做到兩點:一是提供一些有形的產品,能盡量減少人們非可自由支配時間的耗用。二是推出豐富多樣的休閒服務活動。具體措施有:開發速凍和方便食品、微波爐、洗碗機、速乾衣褲、一次性尿布等。還包括推廣家務勞動的社會化,要求更快捷服務或限時服務,合理佈局商業網點,提高服務效率等。
3.人類與自然 全新的生態和諧價值觀認為:大自然中的所有部分——不僅僅是人,還包括其它物種和物質,都具有與生俱來的價值。人類有義務管理好地球,促進人類和地球的可持續和共同發展。
隨著這一生態和諧價值觀的形成和強化,人們的消費行為也發生了相應改變.最突出的有兩點.一是一部分人的物質佔有慾減弱,不再是追求更多、更大,而只求通過一定的資源消耗和產品佔用,來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需要.這一變化給市場營銷管理的啟示是,要由過去那種鼓勵人們大量購買和消費、人為淘汰“過時”產品來刺激人們的消費慾望的作法,轉向給消費者帶來“價值”.專家們認為,“價值營銷”已應運而生.它的精神實質是,提供能實際使用的產品;給消費者帶來比期望的更大的“價值”;加強產品銷售服務保證;去掉價格中不合理的費用;告知顧客有關產品的真實信息和事實;企業應與顧客建立良好的關係等..
另一方面的變化是,人們崇尚“回歸自然”,信奉“簡單的就是好的”。對接近自然界的產品易於接受,而對附加了太多的人工的、科技的因素的產品心存抵觸。這表現在產品的各個領域。如服裝要求自然的棉麻纖維;化妝品要求由草木植物提煉,具有自然芳香;醫藥要求成分簡單,沒有副作用;食物要做到健康、綠色;居室要求營造大自然的氣息等。
4.權利與責任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對外交流,包括消費者權利保護方面的交流加深,社會比較強調消費者的權利。今後,將發展成為強調權利與責任的統一,並對“消費者責任”這一問題予以相應的重視。目前我國社會占主導的價值觀應是處於強調消費者權利階段。

面對社會消費者權利意識的覺醒,面對消費者主義運動的發展,企業管理者應採取一些相應對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消費者諮詢委員會。可由來自社會各界的顧客組成, 定期負責了解顧客對企業運作、產品開發和定價方面的看法,給顧客以反映意見的機會,傾聽他們對產品和決策的意見,聽取企業的匯報等。

(2)設立消費者事務機構。這是重視消費者權利的組織保證。它的職責是負責與顧客的聯繫與溝通;向使用本公司產品和服務的顧客提供有用的信息;與消費者組織聯通。
(3)傾聽消費者的意見並圓滿地解決問題。對消費者的意見、 不滿和投訴,企業絕不能置之不理,而應遵循著“顧客永遠是對的”的方針,把它們當作財富。具體辦法可包括在產品中附設意見回饋表;設立免費或被叫主付費電話;經常性地開展消費者調查等。
(4)開展消費者教育。企業應向消費者提供他們所需的知識和信息,使之成為一個聰明的有能力的消費者。這樣做,不僅對消費者,對社會有利,而且對企業也是十分有利的。它能幫助消費者形成對產品、服務的合理評價和預期,從而減少對企業的不滿;能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對企業形成良好的印象,從而使企業擴大銷售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