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合計 568 詞彙 上一頁 1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徐州之戰徐州之戰
名稱:徐州之戰 地點:徐州 時間:200年 參戰方:曹操軍;劉備軍 結果:曹軍獲勝,奪回徐州 主要指揮官:曹操;劉備 徐州之戰,講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戰初期,司空曹操親自征討初據徐州(治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的前豫州刺史劉備的作戰。此戰,曹操迅速擊潰劉備,避免了在官渡之戰中兩面作戰的局面。...
兗州之戰兗州之戰
曹操和黃巾軍的作戰 兗州之戰發生在東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中,東郡太守曹操在壽張(今山東東平西南)地區擊敗黃巾軍的作戰。此戰,曹操以少勝多,不僅取得了兗州根據地,而且收編精兵數万,成為曹操的基幹部隊,為曹操爾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戰役背景 192年,青州黃巾軍餘黨入侵兗州,佔領東平和任城。...
益州之戰益州之戰
名稱:益州之戰 地點:益州 時間:211—214年 參戰方:劉備軍;劉璋軍 結果:劉備佔領益州 主要指揮官:劉備、張飛;劉璋、劉璝、張任 東漢獻帝建安十六年至十九年(211—214年),劉備擊降劉璋,佔領益州的作戰。劉備自此奪得益州,領益州牧,為劉備建立了一個穩固的基地。為著益州的安全,劉備於是在建安二十二...
no image永安之戰
永安之戰,講三國魏景元五年(264年),原蜀將羅憲為魏堅守永安(巴東郡治,今四川奉節)東抗吳的作戰。此戰,羅憲困守孤城,司馬昭採取“圍魏救趙”的戰術,不直援永安,而趁虛襲擊吳軍後方西陵,迫東吳退兵。 典故 蜀巴東太守羅憲曾奉後主劉禪之命,率5000餘人鎮守永安。是年三月,魏滅蜀(參見魏滅蜀之戰),成都陷落的消息傳到...
諸葛亮北伐諸葛亮北伐
名稱:諸葛亮北伐 地點:雍州、漢中 時間:228年春天-234年8月 參戰方:蜀漢,曹魏 結果:諸葛亮病逝,司馬懿亦開始抬頭 主要指揮官:諸葛亮,司馬懿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大臣諸葛亮,為興復漢室,完成統一大業,在228年至234年發動北伐曹魏的戰役,共有五次,雖戰果頗豐,但終因各種原因而退還;而曹魏...
no image北魏攻北燕之戰
北魏延和元年(北燕太興二年,432年),在北魏統一北方的戰爭中,北魏軍連克北燕諸軍鎮的作戰。延和元年五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於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南郊整訓兵馬,準備進攻北燕。六月,魏太武帝發兵伐燕,同時遣左僕射安原、建寧王拓跋崇等屯兵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區),以防柔然襲其後。七月,魏太武帝至濡水(今河北東北部灤...
北魏攻後燕之戰北魏攻後燕之戰
北魏皇始元年(後燕永康元年,396年)八月至三年正月,在北魏統一北方的戰爭中,北魏主拓跋珪率大軍南下,攻占燕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大敗後燕的戰爭。 戰前形勢 魏、燕參合陂(今內蒙古涼城東北)之戰後(參見參合陂之戰),燕國力大損。後燕主慕容垂不久病死,太子慕容寶繼位。北魏主為取得中原,遂乘機於皇始元年八月,率步騎40...
no image北魏攻柔然之戰
北魏神鹿加二年(429),北魏軍遠程奔襲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區),大破柔然汗國的戰爭。 戰爭簡介 背景 自十六國後期起,北魏王朝為擴充勢力範圍以統一北方,柔然可汗為掠奪魏境的糧資和雄據大漠南北,連年互相攻戰。北魏為防禦柔然,拱衛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修築長城,東起赤城(今屬河北),西至五原(今內蒙古...
no image北魏攻夏統萬城之戰
北魏攻夏統萬城之戰,發生於北魏始光三年、夏承光二年(426年)至次年。是北魏軍統一北方戰爭中,實施南北兩路進攻,計誘夏軍出戰,殲滅其主力,攻克夏都統萬城(今靖邊縣東北白城子)的一次作戰。這是一場用純粹的騎兵攻拔城池的典型的空前戰例。指揮者為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燾。 戰爭背景 東晉十六國後期,在北方建立割據政權的有北魏、...
參合陂之戰參合陂之戰
名稱:參合陂之戰 地點:參合陂(今中國內蒙古涼城東邊的岱海) 時間:公元395年 參戰方:北魏,後燕 結果:北魏獲勝 主要指揮官:拓跋珪;慕容寶 參合陂之戰是中國五胡十六國後期,北魏在參合陂(今中國內蒙古涼城東邊的岱海)大敗後燕的一場重大戰役。北魏登國十年(即後燕建興十年,公元395年)5月至11月,後燕太...
長安之戰長安之戰
黃巢起義軍攻取長安 唐廣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在黃巢農民起義中,黃巢率領北伐義軍攻取唐朝都城長安,把唐末農民起義推到頂峰的作戰。 進攻長安 十二月初三,黃巢義軍攻克潼關,乘勝攻取華州(今陝西華縣),留義軍將領喬鈐鎮守。唐河中留後王重榮向義軍投降。黃巢率軍直趨長安。 唐王朝接連收到警報,十分驚惶。為遲...
no image陳敏反晉之戰
晉永興二年(305年)至永嘉元年(307年),晉右將軍、前鋒都督陳敏起兵反晉,割據江南地區的作戰。 過程 太安三年(304年),陳敏因鎮壓石冰起義軍有功,被封廣陵相,自謂勇略無敵,漸有割據江東之心。永興二年,東海王司馬越為在諸王爭權戰爭中打敗對手,起用陳敏為右將軍、前鋒都督。陳敏見晉廷衰亂,遂於十二月據歷陽(今安徽...
no image大界之戰
後秦建初四年(前秦太初四年,389年),後秦兩次襲擊前秦輜重地大界(今陝西彬縣、甘肅涇川之間)的作戰。 建初四年三月,前秦主苻登留輜重於大界,自率萬餘輕騎攻克安定(今甘肅涇川北涇河北)羌密造堡。五月,苻登又發兵進攻後秦,後秦屢戰屢敗。後秦主姚萇為挽回敗局,遣其子中軍將軍姚崇偷襲大界,但苻登預先察覺,遂將計就計,在安丘...
杜弢起義杜弢起義
永嘉年間,巴蜀流民分佈在荊、湘之間,屢為官吏、土民所侵害。永嘉五年春,晉湘州刺史荀眺欲以造反罪殺盡流民,流民四、五萬家被迫起義反晉,共推蜀中才子,時任晉醴陵令的杜弢為首領。杜弢自稱梁、益二州牧,領湘州刺史。四月,杜弢起義軍攻長沙(今屬湖南)。五月,荀眺棄城逃奔廣州,被起義軍擒獲。後偽降於征南將軍山簡,任廣漢太守,擊斃率...
淝水之戰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結果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先後建立了十餘個小國。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簡介 淝水之戰,又稱肥水之...
覆舟山之戰覆舟山之戰
覆舟山之戰,是晉元興三年二月至三月,東晉將領劉裕等於覆舟山進攻把持朝政的桓玄的作戰。 簡介 覆舟山之戰,晉元興三年(404年)二月至三月,東晉將領劉裕等於覆舟山(今南京城東北)進攻把持朝政的桓玄的作戰。 背景 當時東晉的局勢,朝廷內有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相繼專權,外有桓玄等三人與劉牢之、司馬尚之割據,而京師建...
no image廣固之戰
戰爭時間 前燕元璽四年(355年)十一月至次年十一月,前燕大司馬慕容恪率軍圍攻廣固(今山東青州西北)擊敗段龕的作戰。 戰爭經過 前燕二年(350年),段氏鮮卑首領段蘭之子段龕乘後趙內亂、冉魏新立之機,統帥其眾南遷至陳留(今河南開封市東)。七月,又東遷廣固並自稱齊王,向東晉稱臣,被封為鎮北將軍。其間,鮮卑慕容氏亦進...
棘城之戰棘城之戰
東晉太興二年(319年)十二月,鮮卑慕容廆率眾擊破高句麗、段氏、宇文氏三方聯合進攻的作戰。 簡介 棘城之戰,東晉太興二年(319年)十二月,鮮卑慕容廆率眾擊破高句麗、段氏、宇文氏三方聯合進攻的作戰。 經過 高句麗、段氏分別帶兵撤退,只有字文氏部數十萬人,連營40裡包圍慕容廆。當時,慕容廆之子慕容翰據守徒河(今遼...
晉攻前秦之戰晉攻前秦之戰
東晉永和十年(前秦皇始四年,354年)二月至六月,東晉征西大將軍桓溫率軍進攻前秦(都長安)的戰爭。 起因 永和十年正月,東晉中軍將軍、揚州刺史殷浩因北伐失利被廢為庶人,朝中大權盡落桓溫之手。二月,桓溫親率步騎兵4萬從江陵(今屬湖北)北上;水軍從襄陽(今屑湖北)沿沔水入均口(今湖北均縣西),至南鄉(今河南淅川東);步...
枋頭之戰枋頭之戰
名稱:枋頭之戰 地點:枋頭,襄邑 時間:公元369年 參戰方:東晉,前燕,前秦 結果:東晉糧斷歸國被前燕前秦伏擊大敗 參戰方兵力:東晉五萬人,前燕兩萬人 傷亡情況:東晉死亡近四萬人 主要指揮官:東晉桓溫,前燕慕容垂 公元369年晉大司馬桓溫,率步騎共五萬大軍,從姑孰(今安徽當塗縣)出發,開始了人生中第三...

合計 568 詞彙 上一頁 1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