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合計 89 詞彙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no image兵者
原典 孫子曰:兵①者,國之大事②,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③也。 註解 ①兵:本義為兵械。 《說文》:“兵,械也。”後逐漸引申為兵土、軍隊、戰爭等。這裡作戰爭解。 ②國之大事:意為國家的重大事務。 ③察:考察、研究。 譯文 孫子說:戰爭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關係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
no image不意
詞語信息 【詞目】不意  【拼音】bù yì 【釋義】 1、不在意,不放在心上。 2、謂空虛無防備。多用於軍事攻守。 3、不料,意想不到。 詳細解釋 1、不在意,不放在心上。 《詩·小雅·正月》:終逾絕險,曾是不意。 《東觀漢記·光武帝紀》:“[李氏]兄弟為帝言,天下擾亂飢餓,下江兵盛,南陽豪右雲擾,...
no image作戰第二
作品名稱:作戰第二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 作品出處:《孫子兵法》 文學體裁:散文 作者:孫武 《作戰第二》出自《孫子兵法》,講的是廟算後的戰爭動員、及取用於敵,勝敵益強。 作品原文 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1),革(2)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
no image馳車千駟
古代的大型戰車。 《詩經·清人》:“駟介旁旁。”鄭玄箋雲:“駟,四馬也。”曹操注:“馳車,輕車也,駕駟馬。”駟,原指一車套四匹馬,這裡作為量詞。意思是套四匹馬的輕型戰車一千輛,泛指數量眾多。 [1]··...
no image謀攻第三
作品名稱:謀攻第三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 作品出處:《孫子兵法》 文學體裁:散文 作者:孫武 《謀攻第三》出自《孫子兵法》,講的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採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 作品原文 孫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1)為上,破軍次之;全旅(2)為上,破旅次之;全卒(3)為上,...
no image軍形第四
作品名稱:軍形第四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 作品出處:《孫子兵法》 文學體裁:散文 作者:孫武 《軍形第四》出自《孫子兵法》,講的是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性質的因素,如戰鬥力的強弱、戰爭的物質準備。 作品原文 孫子曰: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
no image先為不可勝
語出《孫子兵法》 孫子這句話說的是,善於指揮作戰的人,先要做到不會被敵人所戰勝,然後待機戰勝敵人。孫子主張要"有備無患",要"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九變篇》) 《淮南子·兵略訓》說:“善用兵者,必先求諸己...
no image兵勢第五
作品名稱:兵勢第五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 作品出處:《孫子兵法》 文學體裁:散文 作者:孫武 《兵勢第五》出自《孫子兵法》,講的是指主觀、易變、帶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氣的勇怯。 作品原文 孫子曰: 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鬥眾如斗寡,形名是也;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
奇正相生奇正相生
一種軍事哲學思想 “奇”與“正”是一對哲學範疇。 “正”指的是正常;“奇”與“正”相輔相成,能互相轉化。 “奇正相生”的實現多用於軍事上。在軍事部署上,擔任正面進攻的部隊為正,兩側偷襲的為奇;擔任守備的部隊為正,機動部隊為奇;擔任箝制部隊為正,突擊部隊為奇。在作戰方式上,對陣交鋒為正,迂迴側擊為奇。在戰爭原則上,按照...
no image治亂
治亂 zhì luàn (1).安定與動亂。 《書·君牙》:“民之治亂在茲。” 宋·范仲淹《潤州謝上表》:“議治亂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 王闓運《上巡撫惲侍郎書》:“觀其誠偽知其治亂,觀其輕重知其興亡。” (2).治理混亂的局面,使國家安定太平。 《孔子家語·哀公問政》:“繼絕​​世,舉廢邦,治亂持危,朝聘以時...
no image木石
mù shí 1.樹木和山石。 2.指木頭與石頭。 3.比喻無知覺、無感情之物。 4.指刑具。 5.指山水畫。 6.指宮室等建築工程。 7.枳椇子的別名。 8.木石鎮是科聖墨子的故里,位於山東省滕州市東南部16公里處。木石鎮轄4個居委會(木石一木石二東沂河張秦莊);38個村委會(東峭村西峭村北張莊村楊崗...
no image虛實第六
作品名稱:虛實第六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 作品出處:《孫子兵法》 文學體裁:散文 作者:孫武 《虛實第六》出自《孫子兵法》,講的是如何通過分散集結、包圍迂迴,造成預定會戰地點上的我強敵劣,以多勝少。 作品原文 孫子曰:  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
no image軍爭第七
作品名稱:軍爭第七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 作品出處:《孫子兵法》 文學體裁:散文 作者:孫武 《軍爭第七》出自《孫子兵法》,講的是如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奪取會戰的先機之利。 作品原文 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捨,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1]  ...
no image以迂為直
【名稱】以迂為直 【拼音】yǐ yū wéi zhí 【解釋】迂:曲折,繞遠。用迂迴曲折的途徑達到近直的目的。 【出處】《孫子·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致,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no image以患為利
【詞目】以患為利 【讀音】yǐ huàn wéi lì 【釋義】患:禍患,不利。把於己不利之處轉變為有利。 【出處】《孫子·軍爭篇》:“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捨,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動如雷震動如雷震
動如雷震是第九城市自主研發並運營新概念橫版格鬥MMORPG網游《名將三國》中的頂級武器之一。 詞語出處 《孫子·軍爭》:“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遊戲武器 2.1 遊戲介紹 《名將三國》是一款以三國為歷史背景的新概念橫版格鬥MMORPG網游,由第九城市自主研發並運營。...
no image懸權而動
《孫子兵法》代表了我國軍事管理思想的最高成就,其豐富深邃的思想正引起中外人士的普遍關注,影響已遠遠超出軍事管理領域。本文從孫子“懸權而動”的思想入手,就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應如何因利而動,正確處理企業內外的各種關係,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佯北勿從佯北勿從
成語資料 佯北勿從(yáng běi wù cóng) 詞語解釋 佯:假裝。北:敗北,打敗仗。審慎地對待失敗之敵,不盲目予以追擊。 出自 《孫子兵法·軍爭篇》:“佯北勿從,銳卒勿攻。” 《十一家注孫子》:“敵人奔北,必審真偽,若旗鼓齊應,號令如一,紛紛紜紜,雖退去,非敗也,必有奇也,不可從之。”...
no image圍師遺闕
圍師遺闕:包圍敵人,要留缺口; 出處:《孫子兵法》《軍爭篇》​​:“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no image窮寇勿迫
窮寇勿迫 拼音 qióng kòu wù pò 釋義  窮寇:勢窮力竭的敵人。對陷於絕境中的敵人,不要追迫太急,以防敵人情急反撲,造成自己不應有的損失。 出處《孫子·軍爭》:“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事例龐涓,你豈不知歸師勿掩,∼,你苦苦追趕我做什麼? (元·無名氏《馬陵...

合計 89 詞彙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