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冫 冫
(bīng) 2畫
部首
:冫 2畫
讀法
bīng
筆順
:41 五筆編碼:uyg
冫
bīng
古同
“冰”,用作部首。俗稱“兩點水”。
示例
:冷、凌、冰、衝等... |
 | 冖 冖 (mì)
象形字,是一塊布向下覆蓋,起遮掩作用。
所以從“冖”的字,一般與覆蓋和遮掩有關。如:冠(帽子遮蓋頭部),冤(真相被掩蓋)。
但經演變而得的“冖”,現在不多用,基本作為偏旁使用。
[輸入法]五筆:PYN,
偏旁:禿寶蓋
示例:軍、冗、冠、冤等... |
 | 讠 讠
(讠)
yánㄧㄢˊ
◎ 同“言”。用作偏旁。俗稱“言字旁”。
筆劃數:2,部首:讠,筆順編號:45... |
 | 匚 漢字“匚”,另有著名演員胡歌投資運營的著名餐廳。
漢字
讀音
匚:fāng
匚字骨刻文演變:
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匚
拼音:fāng
名稱:三框兒
部首:匚,部外筆劃:0,總筆劃:2
五筆86&98:AGN 倉... |
 | 刂 基本信息
拼音: dāo 注音: ㄉㄠ
簡體部首:刂 部首筆劃:2 總筆劃:2
筆順:豎豎
五筆86:JHH
五筆98:JHH
UniCode:U 5202
四角號碼:22000
筆順編號:22
倉頡:LN
基本解釋
● 刂
dāo ㄉㄠˉ
◎ 同“刀”,用作部首。也稱“立刀旁”,簡稱“立刀”... |
 | 冂 簡介
網絡流行象形文字“囧”或“冏”,再簡化就是“冋”和麵無表情的“冂”字了。
冂 - 字體示意
說文解字
【卷五】【冂部】 編號:3305 冂,[古熒切],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冂。象遠界也。
字形演變:
[1]
字形比較
三個字都是一個音:jiǒng (ㄐㄩㄥˇ... |
 | 亻 拼音:rén
部首:亻,部外筆劃:0,總筆劃:2 ; 繁體部首:人,部外筆劃:0,總筆劃:2
簡介:同“人”,俗稱“單人旁”,用作偏旁。
QQ上經常被用作火星文裡面,如"“你”可寫做“亻爾”
鄭碼:NAAA,U:4EBB,GBK:D8E9
筆劃數:2,部首:亻,筆順編號:32
五筆86&a... |
|
 | 勹 部首筆劃
部首:勹
部外筆劃:0
拼音: bāo
總筆劃:2
五筆86:QTN
五筆98:QTN
倉頡:HS
筆順編號:35
四角號碼:2702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 52F9
字義
基本字義
1. 古同“包”,裹。
詳細字義
〈動〉
1.“包”的古體。裹[bag u... |
 | 厶 概述
(1)厶
sī ㄙ
“私”的古字。自營。為自己利益,不擇手段去營求。與“公”相對 [private]
古者倉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厶,背厶謂之公。 ――《韓非子》
鄭碼:ZS,U:53B6,GBK:DBCC
筆劃數:2,部首:厶,筆順編號:54
(2)厶
mǒu ㄇㄡˇ
古同“某”。
鄭碼:Z... |
 | 廴 廴
拼音:yǐn
部首:廴,部外筆劃:0,總筆劃:2
五筆86&98:PNY 倉頡:NK
筆順編號:54 四角號碼:1040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 5EF4
示例:廷、延、建等
基本字義
● 廴
yǐnㄧㄣˇ
◎ 古同“引”,開弓。
◎ 長行。
其它字義... |
 | 卩 卩
拼音:jié; 注音:ㄐㄧㄝˊ 部首:卩; 部外筆劃:0; 總筆劃:2
五筆(86&98):B... |
 | 阝 簡介
阝是漢語裡的偏旁是字的一部分
左耳旁
拼音:fù
注音:ㄈㄨˋ
【部首名稱】左耳旁
【漢語拼音】zuǒ ěr páng
【偏旁由來】楷書中從“阜”(fù)字形,變形為寫在字形左邊的“阝”,一般稱”左耳刀“、“左耳旁”等。 “阜”字象形,甲骨字形,像山崖邊的石磴之形。本義:土山。因此從“阜”(阝,左耳... |
 | 氵 氵 拼音:shuǐ 注音:ㄕㄨㄟˇ
同“水”。用作偏旁。俗稱“三點水”。
鄭碼:VAAA,U:6C35,GBK:E3DF
五筆86編碼IYYG,筆劃數:3,部首:氵,筆順編號:441
甲骨文為:
示例:波、浪、浴、沐等... |
 | 丬 基本信息
漢字:丬[1-2]
拼音:pán
注音:ㄆㄢˊ
簡體部首:部首:丨;部外筆劃:2;總筆劃:3
繁體部首:部首:爿;部外筆劃:0;總筆劃:4
筆劃順序:點、提 、豎
五筆86:uygh
五筆98:uygh
倉頡:xlim
筆順編號:412
四角號碼:32100
鄭碼:tia
Unico... |
 | 爿 基本資料
拼音:pán
部首:爿,部外筆劃:0,總筆劃:4
五筆86:NHDE 五筆98:UNHT 倉頡:VLM
筆順編號:5213 四角號碼:22200 UniCode:CJK 統一漢
字 U 723F
詳細解釋
● 爿
〈名〉
(1) 劈成片的竹木等[slit bamboo or ch... |
 | 忄 忄
xīn
ㄒㄧㄣˉ
同“心”,用作偏旁。俗稱“豎心旁”,簡稱“豎心”。
五筆86:nyhy
鄭碼:UAAA,U:5FC4,GBK:E2E0
筆劃數:3,部首:忄,筆順編號:442
1997年8月第1版的《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對“忄”筆順的說明是:左點、右點、豎。
簡體部首:忄,部外筆劃:0,總... |
 | 宀 宀基本信息
拼音: mián 注音: ㄇㄧㄢˊ
繁體字: 漢字結構: 造字法:
簡體部首:宀 部首筆劃:3 總筆劃:3
筆順:捺捺折
五筆86:PYYN
五筆98:PYYN
五行:
UniCode:U 5B80
四角號碼:30320
倉頡:XJ
GBK編碼:
規范漢字編號:
[1]
基本解釋... |
 | 辶 辶,音chuò。部首即為本身“辶”,3畫。同“辵(chuò)”,“辵”字意為乍行乍止[1],忽走忽停。作為部首時寫作“辶”。 “辶”作為部首,俗稱“走之旁”,簡稱“走之”。
示例:運、迥、迷等。... |
 | 艹 拼音
ǎo/cǎo
注音
ㄠˇ[1]
簡部
艹,部外筆劃:0;總筆劃:3
繁部
艸[1]
筆順
1、一 2、丨 3、丨
編碼
CJK:統一漢字;Unihan:U 8279;五筆:AGHH;倉頡:JJ;鄭碼:EAAA;四角:44000。 [1]
基本字義
艹
ǎo ㄠˇ[1]
康熙字典
【... |
 | 廾 基本解釋
廾
gǒng
部首:廾
筆劃:3畫
部外筆劃:0
五筆編碼:agt agth
倉頡:JJ
鄭碼:EAAA
筆順編號:132
四角號碼:4400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 5EFE
基本字義
釋義:兩手捧物。今作“拱”。
現一般只作偏旁。
方言集匯
◎ 粵語:g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