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龜背炮 象棋術語,古稱軟硬炮,亦稱鸚鵡炮,在某些書中又稱鳳凰炮,由清朝的巴吉人首創。龜背炮屬後手開局法,構型別緻。特點左柔右剛,便於把子力集中於一邊,伺機反擊。弱點是出子迂迴,運用不當,容易造成自身子力自行羈絆。先起左橫車,然後退炮調運,但因中路士象遲緩,防守欠佳。
基本走法:
1、炮二平五 馬8進7
2、馬二進三 車9... |
 | 鴛鴦炮 象棋術語,因雙炮集結,如鴛鴦之成雙,故名。專用於應付先走方的中炮直車。開始3個回合是:
l.炮二平五 馬2進3 2.馬二進三 炮2退1 3.車一平二 車9進2
象棋術語,因雙炮集結,如鴛鴦之成雙,故名。專用於應付先走方的中炮直車。開始3個回合是:
l.炮二平五 馬2進3 2.馬二進三 炮2退1 3.車一平二 車9... |
 | 巡河炮 象棋中利用開局利用砲的一種形式。在開局時,一方的砲從原始位置直升至己方河線,然後利用挺兵作為像中路一側的砲架,我們就把這種局面下的砲稱之為巡河炮
巡河炮經常是藉著馬的掩護進行活動的。這樣可以解放車的壓力,使其用不著照顧河界。
炮升巡河(進2)就是巡河炮,它不是獨立的佈局體系,談不到開局,中盤,和殘局。
可以參考中... |
 | 起馬 qǐ mǎ ㄑㄧˇ ㄇㄚˇ
起馬(起馬)
(1).啟程;動身。明湯顯祖《牡丹亭·勸農》:“馀花馀酒,父老們領去,給散小鄉村,也見官府勸農之意。叫祇候們起馬。”《儒林外史》第三回:“次日起馬, 范進獨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轎前打恭。”《續資治通鑑·宋寧宗開禧二年》:“ 金初置急遞鋪,腰鈴轉遞,日行三百里,非軍期河防,不... |
 | 邊馬 邊馬鄉隸屬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南部,1953年建邊馬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設鄉。距縣城23千米,面積51平方千米,耕地46000畝,人口4.72萬人(2002年),轄3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邊馬村,1953年建邊馬鄉,1961年改公社, 1984年復設鄉。 1997年,面積51平方千米,人口4.5萬,轄張莊、邊南... |
 | 過宮炮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走炮二平六或炮八平四,因經過將(帥)的中宮而得名。
象棋術語
先手走過宮炮,有利於上馬出車,迅速開動主力,攻守咸宜。後手過宮炮,
應付局面
常用於應付飛相局、仙人指路等開局。
優點
過宮炮陣型的優點是集中火力於一翼,子力結構良好。
缺點
運用不當,會造成自相擁塞的弱點。
應用
... |
 | 五六炮 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先手一方走成中炮六路炮。多數用於對屏風馬、反宮馬,屬於穩健緩攻型佈局。... |
|
 | 七兵 七兵
qī bīng
(1).七兵尚書的省稱。 《北史·崔亮傳》:“轉都官尚書,又轉七兵,領廷尉卿,加散騎常侍。”《資治通鑑·齊東昏侯永元元年》:“以右衛將軍宋弁兼祠尚書,攝七兵事以佐之。” 胡三省注:“攝七兵事,攝尚書七兵曹事也。 杜佑曰:' 魏始置五兵尚書,謂中兵,外兵,別兵,都兵,騎兵也。 晉又分中、外兵各為... |
 | 三兵 詞語信息
sān bīng ㄙㄢ ㄅㄧㄥ
三兵
詞語解釋
三種兵器。指矛、戟、鉞。
《穀梁傳·莊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鼓。諸侯置三麾,陳三鼓三兵。” 楊士勳疏:“五兵者, 徐邈雲: '矛在東,戟在南,鉞在西,楯在北,弓矢在中央。'”按:天子五鼓為東方青鼓,南方赤鼓,西方白鼓,北方黑鼓,中央... |
 | 士角炮 士角炮
先手方起手第一著走“炮八平六”或“炮二平四”,因炮安於士角,故名。這一佈局最早見於《桔中秘》,有“炮向士角安”之說。其作用利於上馬出車,是一種伺機而進的穩健戰術。對手如應著中炮,則可變為先手反宮馬與單提馬等佈局。... |
 | 卒底炮 介紹
也稱“小當頭”。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指後手方用砲2平3或炮8平7,對付對方兵七進一或兵三進一。
這是應對仙人指路最凶狠的招法。其旨在阻礙對方出子。 [1]
應對方法
飛象
當頭炮... |
 | 中卒 zhōnɡ zú
中軍的兵卒。 《商君書·境內》:“國尉分地,以中卒隨之。” 朱師轍解詁:“中卒,中軍之卒。”... |
 | 先負 “先行即負”的意思。以前還寫成“小吉”“周吉”,所以算是吉日,但是現在根據字面解釋成了另一種意思。任何事都平和一點比較好,應該避開分勝負的事和緊急的事。另外,上午為凶時,而下午以後就是吉時了。這點和“先勝”相對。是《六曜曆法》先勝·友引·先負·仏滅·大安·赤口其中之一。... |
 | 先勝 “先勝”一詞源於中國博大精深的《孫子兵法》,孫子說:“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擅於打仗的人,總是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又不放過擊敗敵人的機會。勝利的軍隊總是先有了勝利的把握才尋求同敵人交戰,失敗的軍隊則是先同敵人交戰而後乞求取勝。
“先勝”一詞源於中國博大精... |
 | 禁止著法 禁止著法
凡單方面走出長打者,稱為“禁止著法”。
本概念有兩個內涵:一是指單方;二是指長著中步步是打。二者缺一均不能稱為禁止著法。實踐中有人稱“將。殺、捉都是禁止著法”,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比如“一將一閒”就不屬禁止著法,但裡面可有“將”。導致這種錯誤的原因是忽略了“長著”這個內涵。應該說“單方長將、長殺、長捉都是禁... |
 | 一將一殺 【一將一殺】
中國象棋術語。
對局中,一方一步將軍,一步要殺。按規定屬禁止著法。如不變化,判負。
【一將一抽】
中國象棋術語。
對局中,一方一步將軍,一步利用將軍機會要抽吃對方之子。按規定屬禁止著法。如不變,則判負。
【一將一捉】
中國象棋術語。
對局中,一方一步將軍,一步捉子(不包括捉未過河的兵、卒)... |
 | 允許著法 象棋術語。對局中,凡單方面走出“長兌”、“長獻”、“長攔”、“長跟”、“一打一閒”、“二閒”等,統稱為“允許著法”。... |
 | 長將 中國象棋術語,意思是只用一子不斷地將軍,讓對方步步應將,但不能將死對方。過去有“長將賴和棋”之說,現棋規規定長將為負。
另:指國際象棋中的長將和,國際象棋中長將算和棋(即:連續不斷的在兩個或幾個相同位置將軍,對方連續不斷的在兩個或幾個相同位置躲避,但無法走出那個範圍)。... |
 | 照將 象棋術語。也稱“照將”。 “打將”、“叫將”,簡稱“將”。對局中,一方在下一步棋要去吃對方將(帥)時的稱謂。被將軍一方必須“應將”;無法應將者,稱為“將死”。有些地區,在對局中出現將軍時,需叫一聲“將軍”,以提醒對方。... |
 | 殺著 shā zhe ㄕㄚ ˙ㄓㄜ
殺著(殺著)
(1).最厲害的招數或本領。明李贄《四書評·論語九》:“ 宰我固不成話, 老孔亦狠,著著都是殺著, 宰我當日如何當得起。”
(2).指象棋中殺死對方將帥的一著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