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章 介紹
古時用蜂蠟刻製的官印。亦名“蜜印”。人死後追贈官職時所用。蜜印 用蜂蠟刻的官印。古時貴官死後追贈爵位、職位時所用。
胡震亨《唐音癸簽·詁箋三》:“權德輿《哭劉尚書》詩:'命賜龍泉重,追榮蜜印陳。'蜜印者,謂贈官刻蠟為印,懸綬以賜也。不知起何時。始見晉《山濤傳》:“濤薨,敕贈司徒蜜印紫綬,侍中貂蟬,新沓侯蜜印青... |
 | 摹印六長 摹印六長
粗鹵中求秀麗為一長;小品中求力量為二長;填白中求行款為三長;柔弱中求氣魄為四長;古怪中求道理為五長;蒼勁中求潤澤為六長。... |
 | 摹印六要 摹印六要
一、要具書卷氣。二、要古拙飛動。三、要奇正相生。四、要不逾古法。五、要骨肉停勻。 6.要分行佈白。... |
 | 摹印四妙 摹印四妙
神筆、奇藝、工、巧謂四妙。唐李陽冰論摹印法:功侔造化謂之神筆;筆劃之外得微妙法謂之奇藝;精於規矩方圓謂之工;繁簡相參,佈置不紊謂之巧。... |
 | 牛耕印 簡介
古代肖形印的一種。此印為漢代玉印,龜紐,紋飾為一牛力耕,一人扶犁,其上似飛鳥(見圖)。雕刻古樸,作風和同時期石刻畫像牛掛圖類似。
由來
牛耕肖形印極罕見,傳1940年左右,四川曾發現類此印者多紐,迄今未見。... |
 | 噴印 噴印
亦名“電刻”。用噴砂機噴力噴制,宜於製作水晶和玻璃質印章。作法:先用橡皮刻出印文,貼在水晶質印面上,後用噴砂機將金剛砂噴向印面。金剛砂碰硬不碰軟,為此即按所刻出的橡皮印文噴出字來。... |
 | 平刀法 平刀法
刻印刀法之一。平正其下,使無參差,謂之“平刀法”。... |
|
 | 錢紐 錢紐“qian niu”
古印紐名,亦名“泉紐”。印章的鼻雕製成錢形,故名。錢形有的為單錢,亦有的以多錢構成,形式多樣。漢代私印有錢紐。... |
 | 橋紐 橋紐
古印紐名。印章的鼻作橋形,故名。橋紐近似瓦紐,漢、晉私印多用之。... |
 | 輕刀法 輕刀法
刻印刀法之一。輕舉不凝重,謂之輕刀。石質鬆軟,以及印小文多者用之。一說用刀時,在刻到兩筆緊連相依的險要處,行刀須輕穩而鋒利,謂輕刀。... |
 | 泉紐 印章的一種。泉鈕並不是很少見,上過手的僅兩方美品,其它都殘的厲害。此印銅質甚為沈鈿,似為精煉銅,高與寬都是43mm,黃金比例,握於掌中極盡充實飽滿。右側魚嘴與鴛鴦的銜接處,有一鏤空小洞,此錢原有鏤空的涵義。此雙魚泉印面, 18mm X 6mm. 泉餅平均厚度5mm,到了印面,作裙狀展開至6mm.確有作為印面的目的.面積... |
 | 澀刀法 澀刀法
刻印刀法之一。不疾不徐,將放故留,欲行不行,謂之“澀刀”。象牙犀角,其質韌膩,切則不易深入,衝又不易控馭,故唯有出之以澀刀,微微搖曳其刀鋒,呈欲行不行之狀,故名。... |
 | 蛇紐 古印紐名。印章的鼻作蛇形,故名。在西漢時期,官印有蛇紐。... |
 | 雙入正刀法 雙入正刀法
刻印刀法之一。又名“雙入側刀法”。用側刀從字劃的兩邊刻,兩刀刻出一筆。... |
 | 太平天國木璽 太平天國木璽
據史料記載,天王洪秀全有玉璽、金璽、木璽各一方。金璽已毀。玉璽為青白玉質,現藏中國革命博物館。木璽有三寸見方,四面龍紋,中間刻有“旨準”二字,木璽印面圖案內容與金璽相似,印文通俗易認,莊重大方,經太平天國史家羅爾綱先生鑑定為真品。
木璽為天王洪秀全日常批簽奏章及批准印刷時的常用印,現存的太平天國正... |
 | 壇紐 簡介
壇紐
古印紐名。又名“台紐”。印章的鼻作成壇形,以像封禪築壇,故名。
形式
有一壇紐、二壇紐、三壇紐等多種形式。秦私印用壇紐。
細數印章篆刻相關知識
印章一種雕刻和書法融合的藝術,是和中國書法、繪畫密不可分的藝術樣式。由於印章獨具特色,所以在古玩鑑賞領域古玩市場中佔有較為重要的地位。龜紐
印泥
... |
 | 提梁紐 提梁紐
古印紐名。印章的鼻作成提梁形,故名。... |
 | 亭紐 亭紐
古印紐名。印章的鼻作成亭形,故名。有一亭式、二亭式等形式。戰國時,私璽有亭紐。... |
 | 橐駝紐 古印紐名。印章的鼻雕成橐駝形,故名。應劭《漢竹儀》載:諸侯王,黃金璽,橐駝紐。魏晉時,官印亦有駝紐。
橐駝紐
古印紐名。印章的鼻雕成橐駝形,故名。應劭《漢竹儀》載:諸侯王,黃金璽,橐駝紐。魏晉時,官印亦有駝紐。... |
 | 瓦紐 古印紐名。印章的鼻作瓦形,故名。形式近似鼻紐。秦官印用瓦紐。
瓦紐
古印紐名。印章的鼻作瓦形,故名。形式近似鼻紐。秦官印用瓦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