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合計 190 詞彙 上一頁 7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大羌活湯大羌活湯
簡介 方 名:大羌活湯(發表之劑) 總結:兩感傷寒 編號:017                                   組成:羌活、獨活、防風、細辛、防己、黃芩、黃連、蒼朮、白朮、炙甘草(各9g)、知母、川芎、 生地黃(各30g)。 主治:表裡兩感,外感裡熱,症見頭痛、發熱惡寒,口乾煩滿而渴。 ...
no image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簡介 【來源】《傷寒論》。 [1] 【組成】當歸45克芍藥45克甘草30克(炙) 通草30克桂枝45克(去皮) 細辛45克生薑125克(切) 吳茱萸140克大棗25枚(擘) 【用法】以水1200毫升,清酒1200毫升,煮取1000毫升,去滓,分五次溫服。 【功用】養血通絡,散寒降逆。 主治 素體血虛,內有久...
no image定志丸
方 名:定志丸(明目之劑) 總 結:不能遠視 編 號:003 組 成:遠志、石菖蒲、人參、茯苓 主治:1.治目不能遠視,而能近視者。 2.常服益心強志,能療健忘。 歸 經:此手少陰藥 方 義: (1)人參補心氣。 (2)菖蒲開心竅。 (3)茯苓能交心氣於腎。 (4)遠志能通腎氣於心。 (5)硃砂...
no image茯菟丹
方 名:茯菟丹(收濇之劑) 總 結:收固滑脫,引火歸元。 編號:008                                   組成:茯苓90g、菟絲子300g、五味子250g、石蓮肉90g、山藥180g                    主治:治遺精、白濁、赤濁及強中消渴。 歸經:此手足少陰...
葛根湯葛根湯
葛根湯是由葛根、升麻、秦艽、荊芥、赤芍、蘇葉、甘草等製成的中藥湯劑。主要成份為葛根素、甘草酸等。具有發汗解毒,升津舒筋的功效。適用於外感風寒,發熱,頭痛,麻疹,痢疾等症。 基本信息 方 名:葛根湯(發表之劑) 總 結:發汗兼解肌 組成: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芍藥二兩(切) 甘草二兩(炙) 生薑...
no image更衣丸
更衣丸 【來源】《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卷一。 【異名】硃砂蘆薈丸(《醫略六書》卷十八)。 【組成】硃砂(研飛如面)15克蘆薈<研細)21克 【用法】滴好​​酒少許和丸。每服3.6克,好酒吞服。朝服暮通,暮服朝通。須天晴時修合為妙。 【功用】瀉火,通便,安神。 【主治】肝火上炎,腸熱便秘,目赤易怒...
no image桂枝二越婢一湯
來源 《傷寒論》 組成 桂枝(十八銖) 芍藥(十八銖) 麻黃(十八銖) 甘草(十八銖) 大棗(擘、四枚) 生薑(切、一兩二銖) 石膏(碎、棉裹、二十四銖) 注:上為《傷寒論》原書劑量,漢朝一銖為0.65克;24銖為一兩。 用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
no image過期飲
【來源】《證治準繩,女科》卷一。 【組成】熟地白芍當歸香附各6克川芎3克紅花2.1克桃仁泥1.8克蓬莪朮木通各1.5克甘草肉桂各1.2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時溫服。 【主治】血虛氣滯,經水過期不行。 (月經推遲) 【來源】《醫略六書》卷二十七。 [1] 【組成】熟地15克當歸9克白芍...
no image何人飲
來源 《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 何首烏9∼30克當歸6∼9克人參9∼30克陳皮6∼9克煨生薑3片 用法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於發前4∼6小時溫服之。若善飲者,以酒200毫升,浸一宿,次早加水200毫升煎服。再煎不必用酒。 功用 補氣血,截虛瘧。 主治 瘧疾久發不止,氣血兩虛,寒熱時作,...
no image黑錫丹
成分 【 處方】沉香(鎊) 附子(炮,去皮、臍) 葫蘆巴(酒浸,炒) 陽起石(研細,水飛) 茴香(舶上者,炒) 破故紙(酒浸,炒) 肉荳蔻(面裹,煨) 金鈴子(蒸,去皮、核) 木香各30克肉桂(去皮)15克 歌訣鎮陽浮陽黑錫丹,硫黃入錫結成團;胡蘆故紙茴沉木,桂附金鈴肉蔻丸。 【 用法】上藥於黑盞或新鐵銚內,如常...
虎潛丸虎潛丸
虎潛丸-《丹溪心法》 【方名】 虎潛丸(補養之劑) 【出處】 《丹溪心法》 【分類】 補益劑-補陰 【組成】黃柏(酒炒,240克) 龜板(酒炙,120克)知母(酒炒,60克) 生地黃(60克)陳皮(60克)白芍(60克)鎖陽(45克) 虎骨(用狗骨代,炙,30克) 乾薑(15克) {《醫方集解》所載虎潛丸尚多當...
no image化斑湯
方劑一 《溫病條辨》卷一 【來源】本方出自清代吳瑭(鞠通)所著《溫病條辨》卷一,是在《傷寒論》白虎湯的基礎上加清營涼血之品而成。 【類別】清熱類。 【組成】石膏(30克)、 知母(12克)、 生甘草(10克)、 玄參(10克)、 犀角(水牛角代)(60克)、 白粳米(9克)。 【功用】清氣涼血。 【主治】氣...
黃連溫膽湯黃連溫膽湯
黃連溫膽湯用川連、竹茹、枳實、半夏、橘紅、甘草、生薑及茯苓等中草藥煎熬而成的湯劑,有理氣化痰的功效。 【來源】《六因條辨》卷上。 【功效】清熱燥濕理氣化痰和胃利膽 【藥物組成】溫膽湯加黃連 川連:6g,竹茹:12g,枳實:6g,半夏:6g,橘紅:6g,甘草:3g,生薑:6g,茯苓:10g 【藥方用法】水煎服(...
黃芩湯黃芩湯
黃芩的主要成份為黃芩苷,《傷寒總病論》中介紹用黃芩煮水喝具有清熱止血的功效。此外黃芩配以、山梔、桔梗、當歸、人參等製成的中藥湯劑,對糖尿病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消渴症有一定的療效。 藥方一 來源 張仲景。 《傷寒論》 類別 清熱類 主治 太陽、少陽二經合病下利。 功效 清熱止痢,和中止痛。 原方配方 黃...
回春丹回春丹
基本信息 [1] 來源 廣東民間驗方。 又名 小兒萬病回春丹 配伍 制白附、雄黃、冰片、麝香、羌活、防風、蛇含石、全蠍、硃砂、天竺黃、川貝、膽星、牛黃、制殭蠶、甘草、鉤藤。制丸花椒大。 服法 一二歲每服2粒,三四歲3粒,十餘歲5粒,鉤藤湯或薄荷湯送下。 主治 小兒諸病,如急慢驚風,傷寒邪熱毒,疹斑...
no image連理湯
【來源】《秘傳證治要訣類方》卷一。 【組成】理中湯加茯苓 黃連 【用法】上藥研末。每服6克,沸湯點服,不拘時候。如中暑作渴,小便赤澀,每服1.5克,溫開水調服。 【主治】外受暑邪,內傷生冷,泄瀉次數甚多,心煩口渴,肛門灼熱,小便赤澀者。 《證因脈治》 【組成】理中湯加黃連 【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中祛寒...
no image六磨湯
簡介 來源 《世醫得效方》卷六。 組成 大檳榔沉香木香烏藥大黃枳殼各等分 六磨飲子 方劑名。出《世醫得效方》。又名六磨湯。由檳榔、沉香、木香、烏藥、大黃、枳殼組成。破氣寬中通便。治氣滯腹痛,大便秘結而有熱者。 來源 《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 上沉香3克尖檳榔3克小枳實3克廣木香3克台烏藥3克生錦紋...
no image青蛾丸
杜仲丸 【來源】《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杜仲龜版黃柏知母枸杞子五味子當歸芍藥黃耆故紙各30克 【用法】煉蜜同豬脊髓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80丸,空腹時用鹽湯送下。 【功用】補腎滋陰,益氣養血。 【主治】腎虛腰痛,脈大虛。 【來源】《校注婦人良方》卷十二。 【異名】千金保孕丸(《古今醫統》卷八十五)、杜...
清絡飲清絡飲
做法一 【 來 源 】溫病條辨, 吳鞠通, 1798 【 處方】鮮荷葉邊6克鮮銀花6克西瓜翠衣6克鮮扁豆花1枝絲瓜皮6克鮮竹葉心6克 【 用法】用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日二服。或煎湯代茶,預防暑病。 【 功 用 】清透暑熱。 【 主治】暑溫經發汗後,暑證悉減,但頭微脹,目不了了,餘邪未解者;或暑傷肺經...
no image桑麻丸
規格 每50粒重約3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注意事項 功能主治 滋養肝腎,祛風明目。用於肝腎不足,頭暈眼花,視物不清,迎風流淚。...

合計 190 詞彙 上一頁 7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