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顓孫師

春秋末年陳國人。名師,字子張。為人勇武,性情偏激,但廣交朋友。主張“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子張》),重視自己的德行修養。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為“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宛丘侯”。政和六年(1116年)改封“穎川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進封“陳國公”,升十哲位。不久又稱“陳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顓孫子”。簡介

(前503∼?),字子張,陳國陽城(今河南登封)人,小孔子四十八歲。出身微賤,且犯過罪行,經孔子教育成為“顯士”。雖學乾祿,未嘗從政,以教授終。顓孫師好學深思,在忠信思想上受孔子影響極深,把孔子關於忠信的教誨寫在大帶上,以示永遠不忘。他卑視道德修養低下者,認為缺乏道德、信仰不堅的人有了不為多,沒有不為少。他提出,士應該看見危險便肯豁出生命,看見所得便考慮是否該得,祭祀時考慮是否嚴肅認真,居喪時則應悲痛哀傷。他與人交往寬衝豁達,喜交賢於己者,主張“尊賢容眾”。顓孫師為人寬衝豁達,不拘小節,不計私怨,被譽為“古之善交者”,更兼其勇武忠信,後人稱有“亞聖之德”。孔子死後,顓孫師獨立招收弟子,宣揚儒家學說,是“子張之儒”的創始人。子張之儒列儒家八派之首。 《大戴禮記·千乘》即子張之儒的文獻。

姓名: 顓孫師

姓別:男

出行日期:公元前503年

出生地點:陳國陽城

籍貫:春秋末年陳國人

身份之謎

歷史文獻中,有以子張為陳人者,如《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雲“顓孫師,陳人”。 《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雲“顓孫師,陳人,字子張”。有以子張為魯人者,如《呂氏春秋·尊師》篇云“子張,魯之鄙家也”。蔣伯潛在其《諸子通考》一書中引上述材料,但沒有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只是說“子張有魯人、陳人兩說也”。錢穆在《先秦諸子系年考辨》中引崔述語云:子張乃顓孫於(魯)莊公二十二年自齊奔魯,歷閔、僖、文、宣、成、襄、昭、定至哀公凡十世。子張之非陳人明矣。因其先世出自陳而傳之者遂誤以為陳人耳,若子張為陳人,孔子亦將為宋人乎。從此可看出,子張祖籍陳人歷史上是沒有爭議的,因為子張之姓(顓孫)源於陳國。顓孫形成於春秋時,據《尚友錄》載:“陳公子顓孫仕晉,子孫氏焉”。顓孫氏是春秋時代的陳國公族,上古聖君虞舜媯姓的後裔,顓孫從陳國到晉國去做了官,其後世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顓孫,稱顓孫氏。 《通志·氏族略》雲:“顓孫氏出自陳公子顓孫”兩種材料都說明顓孫是陳國的公子,只是仕晉與仕魯的區別,後一種材料似乎更據可信度,《左傳》載:(魯)莊公二十二(公元前672年)年雲:“陳公子完與顓孫奔齊。顓孫自齊來奔(魯)。”,這裡說得是陳國在春秋時期曾發生一起爭奪王位的鬥爭,“陳人殺其大子禦寇”,王室的內訌導致陳完與顓孫在陳國無法安身,於是逃奔到了齊國。這個陳公子完(字敬仲)是陳厲公的兒子。即後來代齊稱王的田氏始祖。另一位公子顓孫則從齊國又逃到了魯國,並在魯國做了官。後代遂以顓孫為氏。故而梁玉繩在其《史記志疑》說:“(子)張蓋其後,故又為魯人。”。有一幅對聯正說明了這種情況:陳國簪纓之後孔門遊夏之儔。這裡上聯說得是顓孫氏的來歷。下聯即是說子張是與子遊、子夏並列於孔門的賢人。錢穆在《先秦諸子系年考辨·子莫考》中又說“近人羅根澤引錢大昕云因謂'《說苑》雖未明載顓孫子莫為魯人,然顓孫得氏日淺,戰國之初當未散居各國。……而顓孫既出於魯,謂之魯人亦不為過。'”。

此外,還有旁證材料,《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中記載“子張有父之喪,公明儀相焉,問啟顙於孔子。孔子曰'拜而後啟顙,頹乎其中順;啟顙而年拜,頎乎其至也。三年之喪,吾從其至也。'”。這裡說子張的父親死時,公明儀曾作為禮相向孔子詢問過跪拜之禮。說明一是子張之父與孔子及其弟子有交往,而且關係頗深,二是從子張之父死後以公明儀為相來看,子張父子應該是長期居於魯國的。 。三是“三年之喪”並非當時的通用之禮(古今學者已有許多文章論證此),只是孔門中或魯國的部分人中實行。因此,子張父之喪當在魯發生。四是當時有父在不遠遊的風俗。 《論語·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子張師從孔子的時間主要在孔子周遊列國後期(子張首次出現在'陳蔡間受困'時,時為哀公六年,即公元前489年,年15)到孔子返魯後,因此,其主要活動在魯,其父也必在魯。又《禮記·檀弓》篇中記子張與曾子之母同時死,“子張死,曾子有母之喪,齊衰而往哭之。或曰:'齊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與哉?'”。 《禮記·檀弓上》還有一段關於子張死時的記載“子張病,召申祥而語之曰:'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幾乎?'…… ” 。曾子是魯國人(南武城人氏),申祥則是子張之子,也在魯國作官,曾隨吳起與齊國作戰。並且是魯繆公禮賢之人,因而長期活動在魯國。從子張與這些人的交往來看,子張生前的活動應該也是以魯國為主的。又《禮記·曲禮下》中說“去國三世,爵祿無列於朝,出入無詔於國,唯興之日,從新國之法”,顓孫氏去陳至魯是逃出來的,自然不會有“爵祿列於朝(陳國)”,發展到子張時已170餘年,早已在三代以上,“從新國之法”久矣。因此,我贊成子張為魯人的說法。子張祖籍是陳人,但得姓於魯,生於魯,長於魯,是為魯人。

至於子張“陳人”一說,可能與在漢語的特別語義有關。漢語的“某地人”可指祖籍,可指出生地,也可指主要活動地。我認為除了子張出於陳之外,還與社會風俗有關,即子張家族雖已居魯,但保留了陳國的風俗。處處表現出陳國人的身份符號。按《禮記·曲禮下》,如果一個人移居到別國,那麼“君子行禮,不求變俗。祭祀之禮,居喪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國之故,謹循其法而審行之”。這是當時的習俗,外部環境可以變換,但人的精神本質不會發生變化。因此,按祖籍地去理解,子張稱為陳人也不足為奇。

經歷

他好學深思,喜歡與孔子討論問題。在忠、信的思想上深受孔子教育極深,把孔子關於忠、信的教導寫在大帶上,以示永遠不忘,並在實踐中收到明顯效果,他卑視品德修養低下者,認為缺乏道德,行為不堅強,信仰不堅的人有了不為多,沒有不為少。他隨孔子周遊列國,曾被困於陳,他與人交注寬宏豁達,他喜歡同比自己賢能的人交朋友,主張“尊賢容眾”。他在與朋友相處過程中能做到不計較過去的恩怨,就是受到別人的攻擊、欺侮也不計較,故被稱為“古之善交者”。他又辦事勇武。在孔門弟子個是忠信的楷模,後人稱有“亞聖之德”。他生活上不拘小節,不講究外觀禮儀,不追求衣冠整潔美觀;隨和從俗,與墨家相近,在觀點上與墨家有相通之處。 《大戴禮記·千乘》即子張氏之儒的文獻。本篇記載:“下無用則國家富,上有義則國家治,上有禮則民不爭,立有神則國家敬,兼而愛之則民無怨心,以為無命則民不偷,昔者先王立此六者而樹之德,此國家所以茂也。”章太炎解釋為“下無用即墨之節用,上有義即墨之尚同,立有神即墨之明鬼,兼而愛之即墨之兼愛,以為無命即墨之非命,蓋施政之術不盡與修己同也。”《用兵》認為“聖人之用兵”“以禁殘止暴於天下”,“貪者之用兵以刈百姓危國家”。與《墨子·非攻》中的“誅”和“攻”實為同義。 “誅”即“聖人之用兵”;“攻”即“貪者之用兵”。東漢畫像石孔子見老子圖中,眾多孔門弟子註名者不多,他是註名者之一。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72)即以其配祀孔子。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封為“陳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封“宛邱侯”;度宗咸淳三年(1267)尊為“陳公”,併升為“十哲”之一,從祀孔子。陳連慶認為《大戴禮記》中的《千乘》、《四代》、《虞戴德》、《誥志》、《小辨》、《用兵》、《少間》等七篇為子張氏之儒的著作。

對話孔子

簡述

一部《論語》二十篇,其中子張與孔子的對話就達十三段之多,對話的範圍涉及到哲學思想、政治主張、教育原則、待人接物、自身修養等方面。如:怎麼做 官?怎能善人?什麼是明智?怎樣提高道德和辯別是非的能力?怎樣治理政事?怎樣行使自己的主張?什麼是仁?等等。

子張與孔子的十三段對話是《論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若把它整理翻譯出來,再進行系統翻譯研究,一可以加深對孔子思想觀點的理解;二也能從中了解到顓孫子張的思想、愛好和追求;三在我們研究學習的同時,可以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修養,學些怎樣從政,怎樣待人接物的道理。

示例

1、《論語》十九<十五>雲:子遊雲:“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譯文是:“我的朋友子張啊,可以算是難能可貴了,但是還沒有達到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包括愛人、修身、人本哲學的核心三部分。孔子在答子張問時,僅從修身方面談仁時說:“能在天下實行'莊重、寬厚、誠信、勤敏、慈惠'五種美德,就是仁了。”由此可見,孔子對仁的標準訂的是很高的,象當時眾口皆碑的楚令尹子文,棄馬而去的陳文子,可以稱為賢者,但也沒達到仁的地步。子張雖然也是很高尚的賢者,但也沒有達到“仁”的標準。

2、《論語》十九(十六)雲: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譯文是:曾子說:“子張相貌堂堂啊,很難與他一起做到仁哩!”

3、《論語》十一(十六)雲:子貢曰:“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譯文是:子貢問: “顓孫師與卜商,哪個好一些?”孔子說:“顓孫師辦事過了頭,卜商辦事趕不上。”子貢說:“那麼顓孫師好一些? ”孔子說:“過了頭與趕不上同樣不好”。

大宗世系

自顓孫子始,顓孫子大宗世系至光緒1年曆73代。第73代世系,依《蕭縣志》而補。自73代以後世系,因資料缺乏而暫缺。

先祖

傳說時期

世祖黃帝

世祖昌意

世祖顓頊

世祖窮蟬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44.200.*.*)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