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凱拉姆學

伊斯蘭教的宗教學科之一。即用邏輯推理和理性思辨的原則闡述伊斯蘭教基本信仰而產生的教義學理論。 “凱拉姆”一詞係阿拉伯語音譯,本意為“言論”、“對話”,引申為“辯論”、“辯證”,因該學科是伊斯蘭教各家各派在有關信仰教義、哲學理論等諸種問題的激烈論爭中產生、發展起來的,故在教內是“辯證派哲學”的專稱,以與蘇菲神秘主義哲學相區別。

凱拉姆學

(‘Ilm al—Kalam)

有時亦稱“一神論”('Ilm al—Tawhid),因其所研​​究的核心問題是“真主獨一”論。中國穆斯林學者譯為“教義學”、“認主學”、“信仰學”,西方學者則稱為“穆斯林神學”。它是伊斯蘭思想文化運動的產物,最初出現於7世紀上半葉,於阿拔斯王朝前期始形成體系。它與當時伊斯蘭教所面臨的政治形勢,尤其第三任和第四任哈里發奧斯曼與阿里時期的政治鬥爭和伍麥葉王朝寬容一切宗教的政策在穆斯林思想上的反映有關。加之新征服地區科學文化和原有宗教信仰與傳統的滲透,使伊斯蘭教較為單純的信仰受到多方面的挑戰,於是穆斯林學者和理論家便著手從定義到原理,從概念到信條,對有關伊斯蘭教信仰的各種命題進行系統的研究和論證,作出符合經、訓精神的論斷,以衛護伊斯蘭教信仰的純潔和神聖地位。凱拉姆學

雖係宗教信仰和宗教道德,但都涉及人們的思想和言行,也含有對王朝的政治態度問題。開始大都在清真寺、宗教學院,有時在哈里發宮廷和官方設置的智慧館中專門進行研究、辯論,著書立說。因之也有人把它稱為伊斯蘭教的“經院哲學”。而王朝當局對各家各派的理論主張,認為凡符合其統治利益的就加以鼓勵和扶持,反之就予以壓制和打​​擊。阿拔斯王朝第七任哈里發馬蒙(786∼833)及其後繼者就曾大力提倡學術研究,鼓勵學者大量翻譯希臘哲學著作,他對穆爾太齊賴派的理性思想和“意志自由論”十分讚賞和支持,唯對反對《古蘭經》被造說和“意志自由”的其他凱拉姆學家、聖訓派,通過“宗教裁判所”進行迫害。哈里發穆泰瓦基勒(821∼861)執政以後,又轉換方向,對持有自由思想的學派進行鎮壓。

穆台凱里蒙

凱拉姆學派依據經訓中的教義思想並運用邏輯推理和辯證的方法研究、論證諸如真主的本體與德性、世界的起源與歸宿、真主與世界和人的關係、前定與意志自由、人的能力與行為、後世生活以及《古蘭經》的天啟性等基本信仰和相關的理論問題。專門研究此學的人稱為“穆台凱里蒙”(Mutakallimun),最初專指穆爾太齊賴派和與之相論戰的遜尼派教義學家。雙方的代表人物分別為瓦綏勒·本·阿塔(700∼797)和哈桑·巴士裡(642∼728)。他們論爭的主要問題有:犯大罪者是否仍為信士,從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角度論真主公道等。當時各家各派為了衛護各自的思想主張,極力批駁對方的論據,聖訓派則把凱拉姆學斥為“異端”和“精底格”(Zindiq,即二元論),認為“信仰只是順主順聖,並非學說”。

10世紀以後形成的遜尼派的新凱拉姆學體系

以衛護正統派的信仰為宗旨,其代表人物有伊拉克的艾什爾里(873∼935)、中亞的馬圖里迪(?∼944)、埃及的塔哈維(853∼933)和稍後的安薩里(1058∼1111)等。艾什爾里原是穆爾太齊賴派的學者,40歲時宣布脫離該派,轉變為遜尼派凱拉姆學的捍衛者,他採用對方的邏輯推理和思辨原則進行論辯,對真主本體如何認識,他提出了“無方式論”的主張,並把宗教與科學、教義學與希臘哲學、前定論與意志自由學說加以調和,奠定了遜尼派凱拉姆學的基礎。

11世紀的發展

安薩里在繼承艾什爾里派學說的基礎上,又吸收了蘇菲神秘主義思想,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遜尼派凱拉姆學的理論體系。 14世紀,以伊本·泰米葉(1263∼1328)為首的複古主義者認為,同代人所信奉的伊斯蘭教,由於長期受到瑣羅亞斯德教、佛教、蘇菲神秘主義、新柏拉圖主義,以及各國穆斯林先前的傳統觀念的影響而出現了不少帶有多神崇拜色彩的實踐和“異端邪說”,被認為背離了《古蘭經》和聖訓所規定的根本信仰。為了恢復經、訓的原旨教義,他們提出了一系列淨化伊斯蘭教的理論,主張回到先賢的純正信仰原則上去,尤其強調嚴格的一神論學說。這是在新的條件下衛護伊斯蘭教正統信仰的又一種努力,對後世伊斯蘭教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凱拉姆學研究的主要對像有

⑴本體論

遜尼派主張真主是無始無終的,獨一無二的,他有若干肯定和無始的德性,既非真主本體,又非他物,即:創造者、獨一的、無始的、永生的、全能的、全知的、全聰的、全明的、意欲的。他又有若干否定的德性,即:不是偶性,不是物體,不是原子,不是有形象的,不是有界限的,不是可數的,不是有部分的,不是有分子的,不是若干分子化合的,不是窮盡的,不是可稱為什麼的,不是可稱為怎樣的,不在任何空間,不受時間的影響。任何物不似像他,任何物不能超出他的知覺和能力的範圍。因此主張,由宇宙萬有可以推知真主的存在。穆爾太齊賴派主張,真主沒有德性,他以其本體而為之,反對把真主人格化

⑵宇宙論

強調世界是有始的,凡有始的必有其創造者。因此認為世界萬有都是被造的,因為世界萬有不外乎若干實體與偶性6實體是能自立的,實體或為聯合的,如物體,或為單獨的,如原子。偶性是不能自立的,必附於物體和原子,如顏色、狀態、滋味、氣味,因為這些都是被造物的屬性,故世界萬有都是真主創造的。

⑶《古蘭經》的地位

遜尼派主張《古蘭經》是天啟的經典,是真主的言語,是無始的,不是被造的。 《古蘭經》是穆斯林的書所記載的、心所背記的、口所誦讀的、耳所聽聞的。但內在的《古蘭經》,並不寓於書、心、口、耳之中心。穆爾太齊賴派主張《古蘭經》不是無始的,而是被造的,否則將會導致多神論的結果。關於《古蘭經》的明文,遜尼派主張,應依字面而解釋,內學派則有自己獨特的解釋,認為非蒙真主引導的一般常人無法理解

⑷前定與自由

遜尼派主張,真主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創造者,無論正信與迷信、服從與悖逆,一切都由真主的意志、判斷和前定使然。但又認為人類有選擇、掌握自己行為的自由,即“前定如大海,自由如小舟”,故受賞受罰,應由人類自己負責。穆爾太齊賴派反對前定論,主張人類的意志是完全自由的,其行為是自己創造的,真主只依人類行為的善惡而論賞定罰,以證明真主公道

⑸認識論

遜尼派主張,萬物的本質是確定的,是可以認識的。認為人類獲得知識的因緣有三:健全的感覺、誠實的傳述和理性。由理性而直覺的,都是必然的知識;由理性而推知的,都是獲得的知識。由萬物本質的確定性、可知性,推證真主的存在,是這種認識論的基本功能。在認識論上,遜尼派反對現象論者('Inadiyyah)否認萬物的本質而認為是幻想的主張;也反對觀念論者('Indiyyah)否認萬物本質的確定性而認為是隨觀念而變化的主張

⑹哈里發或伊瑪目

在教內有關此問題的鬥爭最為激烈,甚至導致一系列流血事件,故被列入凱拉姆學的範圍加以研究和規定。遜尼派主張,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應由艾布·伯克爾等四大聖門弟子經選舉依次繼任哈里發,整個期限是30年,在30年以後則是帝國和王國。並主張,伊瑪目應是公開的,不應是隱匿的和被期待的,也不必是阿里的後裔。什葉派主張,哈里發或伊瑪目職務是穆罕默德的精神遺產,是真主通過先知指定的,應由阿里及其後裔繼承。其中有的支派還堅持隱遁伊瑪目和馬赫迪思想。哈瓦利吉派主張,哈里發應由穆斯林大眾公選,只要信仰虔誠,熟知教義,不分民族、種族,也不論自由民和奴隸,均有資格當選。此外,還有不少有關末日復生、審判和天園、火獄等問題的討論和研究。

著作

在伊斯蘭世界有關凱拉姆學的著作很多,其中影響較大的,古典著作中有:艾布·哈尼法(699∼767)的《大學》、瓦綏勒·本·阿塔的《中間地位》、艾什爾里的《宗教原理析》、歐麥爾·奈賽斐(1068∼1142)的《教典》及賽爾頓丁·太弗塔薩尼(1312∼1389)為其所作的註釋《奈賽斐教典詮釋》和伊本·泰米葉的《瓦希提耶信仰篇》,近現代的著作有阿卜杜勒·瓦哈卜(1703∼1792)的《認一書》和穆罕默德·阿布篤(1849∼1905)的《一神論》等。

(馬忠傑)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26.*.*)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