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伊德里斯王朝

伊德里斯王朝是中世紀北非阿拉伯人建立的第一個伊斯蘭什葉派王朝,創始人穆萊·伊德里斯——什葉派伊瑪目哈桑的曾孫,公元785年因在麥地那參加阿里黨暴動,遭阿拔斯王朝鎮壓,率部分追隨者經埃及逃到這裡,788年創建伊德里斯王朝,793年被阿拔斯王朝派來的奸細毒死。

中世紀伊德里斯王朝

發展歷史

中世紀北非西部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教什葉派王朝(788∼974)。 785年,什葉派伊瑪目哈桑的曾孫伊德里斯·伊本·阿卜杜拉在麥地那參加阿里派的暴動,遭阿拔斯王朝鎮壓失敗後,率部分追隨者經埃及、巴爾卡、特萊姆森,逃到摩洛哥北部的瓦利利。因其為阿里和法蒂瑪的直屬後裔,故得到柏柏爾部落穆斯林的崇敬和支持,被擁戴為伊瑪目。 788年,伊德里斯在柏柏爾部落酋長的推舉下,正式宣誓就職,建立伊德里斯王朝,修建了穆萊·伊德里斯作為首都。他創建柏柏爾人組成的穆斯林軍隊,開始向外征服,先後佔領了東起特萊姆森,西至薩累河的廣大地區,迫使一些信奉基督教、猶太教的柏柏爾人改宗了伊斯蘭教。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哈倫·拉希德派人毒死伊德里斯後,他的遺腹子伊德里斯二世(804∼828在位)繼位。在柏柏爾部落酋長的輔佐下,勵精圖治,建立行政制度,發展農業和商業。實行宗教寬容政策,對遜尼派穆斯林的宗教活動不加干預,允許基督教和猶太教徒在繳納規定賦稅的前提下,各行其是,倡導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互相尊重,友好相處,使社會秩序安定。他在非斯河左岸修建新都非斯城,後發展成為一座宏偉而繁華的阿拉伯城市,對傳播伊斯蘭學術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同時,希賈茲、安達盧西亞和突尼斯等地阿拉伯人遷入王朝各地定居,非斯城成為來自安達盧西亞和凱魯萬阿拉伯學者、商人、貴族的聚居區,從而加速了摩洛哥的阿拉伯化。 828年伊德里斯二世去世後,其長子穆罕默德·伊本·伊德里斯繼為伊瑪目。他興建清真寺和宗教學校,獎掖伊斯蘭學術文化,特萊姆森和首都非斯發展成伊斯蘭學術文化中心。他的繼任者,於859年在非斯城內興建卡拉維因清真大寺,後發展成馬格里布地區著名的伊斯蘭高等學府,培養了大批穆斯林學者。王朝後期實行封建分封制,王室為爭權而發生內訌,導致兄弟閱牆,王朝衰微。 974年,西班牙後伍麥葉王朝哈里發哈凱姆二世趁王朝內亂率兵滅伊德里斯王朝。建都城市

距梅克內斯27公里,距羅馬古城沃呂比利斯(Volubilis)不到3公里。聖城穆萊·伊德里斯,就坐在梅克內斯前往羅馬古城沃呂比利斯的公路旁一座小山頭上。

小城不大,至多也就是一座小鎮,據說居民不到1萬人,但是在穆斯林心目中,它卻有著至高至尊的地位,這是一座聖城——摩洛哥第一個阿拉伯王朝的締造者穆萊·伊德里斯,就安葬在這裡,小城也因此而得名。

穆萊·伊德里斯究竟是何方神聖呢?又為什麼會安葬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坳裡呢?

故事也許一直要追溯到公元8世紀中東穆斯林圍繞先知穆罕默德的繼承人“哈里發”的權力之爭。

“哈里發”是阿拉伯語“繼承人”的意思,公元632年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後,麥地那的穆斯林們便在“哈里發”的問題上分裂成遜尼派和什葉派。前者認為哈里發應該由被推選出來的人擔任,而後者則認為,真正“合法的”哈里發,只能是出自穆罕默德“神聖家族”中的“伊瑪目”(Imam)——在阿拉伯語中它原來只指“祈禱主持人”,可是在什葉派的教義中他卻代表了真主和世人之間的中介,就像先知穆罕默德——第一位伊瑪目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阿里,他娶了穆罕默德的女兒法蒂瑪為妻,接下來的是阿里的兒子哈桑,而穆萊·伊德里斯則是哈桑的曾孫。

公元785年,穆萊·伊德里斯在沙特阿拉伯的麥地那參加反對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阿里黨起義,遭到鎮壓後不得不逃亡到北非,最後來到了瓦利利——這就是聖城以前的名字。

在這裡,穆萊·伊德里斯重整旗鼓,他不僅得到什葉派穆斯林的支持,而且受到當地皈依了伊斯蘭教的柏柏爾人的擁戴——他被尊為“伊瑪目”,兩年後的788年,更是創建了伊德里斯王朝——這也是摩洛哥歷史上第一個阿拉伯王朝,據說最初的都城就設在羅馬古城沃呂比利斯。

公元793年穆萊·伊德里斯去世,被安葬在瓦利利這座小山頭上,而他的信徒則圍繞他所安葬的陵墓建起了這座小城,並用穆萊·伊德里斯的名字為小城重新命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見的聖城穆萊·伊德里斯了。

而有意思的是,當伊德里斯二世(Idris II)於公元807年將都城遷往菲斯後,沃呂比利斯便逐漸冷落起來,最後竟成了一座空城,但是距它不到3公里的聖城伊德里斯,卻始終是一片興旺,至今仍保存著它中世紀的古老風貌。

現代伊德里斯王朝

王朝簡介

利比亞位於北非東部。面積176萬平方公里。全國人口430萬(1989)。居民絕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爾人。穆斯林占全國人口的98%。伊斯蘭教為國教。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英語。首都的黎波里。 642∼643年,阿拉伯將領阿慕爾·本·阿斯率騎兵初次攻占東部的昔蘭尼加地區,僅迫使居民交納貢賦。 645年,阿拉伯穆斯林軍佔領的黎波里,並進入南部的費贊等地,利比亞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當地柏柏爾人逐漸歸信伊斯蘭教,使用阿拉伯語。 8世紀,艾巴德派曾以利比亞山區為堡壘,其信徒擴展到一些綠洲的柏柏爾居民,並領導各部族發動起義,反對阿拔斯王朝統治,10世紀建立了幾個獨立的艾巴德派小王朝。 910年,什葉派法蒂瑪王朝佔領的黎波里,傳播什葉派教義。 11世紀時,阿拔斯王朝向北非大量移民,阿拉伯人遷居各地,促進了柏柏爾人伊斯蘭化和阿拉伯化的過程。 12世紀的黎波里塔尼亞併入摩洛哥的穆瓦希德王朝,恢復遜尼派的領導地位,承認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宗主權。後歸屬於突尼斯的哈夫斯王朝。 16世紀奧斯曼帝國占領利比亞,派台伊統治,素丹直接任命法官,推行哈乃斐學派教法。 18世紀初,利比亞建立卡拉曼王朝。後奧斯曼帝國派兵推翻卡拉曼王朝,派遣總督直接統治。 19世紀,蘇菲派的賽努西教團在利比亞傳播,在白爾切建立了非洲第一座“扎維葉”。 1846年賽努西將宣教中心遷移到利比亞沙漠南部賈拉布卜綠洲,建立了“扎維葉”和伊斯蘭大學,主張恢復伊斯蘭教的純潔性,其影響擴大到整個利比亞。該教團反對土耳其素丹統治和意大利殖民主義入侵北非。 1912年淪為意大利殖民地。 1951年獨立,組成以伊德里斯一世為國王的伊德里斯王朝。

利比亞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大多遵從馬立克學派教法,極少數為哈乃斐教法學派。一部分柏柏爾人屬於艾巴德派。利比亞賽努西教團雖被宣布取締,但仍有一定社會影響。 1969年臨時憲法規定,伊斯蘭教為國教,利比亞的目標是實現伊斯蘭社會主義和阿拉伯的全面統一。 1975年卡扎菲發表《綠皮書》,提出“世界第三理論”,闡述了伊斯蘭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是《古蘭經》和伊斯蘭教義。利比亞實行伊期蘭教法,並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和教規,稱之為“法律的伊斯蘭化”。伊斯蘭教育在利比亞有廣泛影響,建有各級伊斯蘭學校,著名的宗教大學有賽努西大學和伊斯蘭宣教學院,專門培養高級教職人員和學者。利比亞政府設立“聖戰基金”組織,創辦了提倡伊斯蘭教復興的國際性組織“伊斯蘭宣教協會”。宣教會在非洲、歐美許多國家設立伊斯蘭中心,派出400多名傳教師。並向一些國家的伊斯蘭社團提供各​​種援助。出版有《伊斯蘭文化月刊》,向世界發行。利比亞為“阿拉伯國家聯盟”和“伊斯蘭會議組織”、“世界伊斯蘭大會”、“伊斯蘭世界聯盟”的成員國。

王朝覆滅

1969年9月以卡扎菲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 1977年3月改稱現名。 [1]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219.*.*)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