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戴德生

人物簡​​介: 戴德生(Hudson Taylor公元1832-1905年) 戴德生是中國內地會的創造人。他自一八五三年來華直至卒年,傾其畢生於中國福音事工。他對神絕對的順服和信靠,給內地會的建樹和中國教會的產生,帶來神豐富的祝福。

生平事蹟

出生

戴德生出生在英國約克郡。他尚在母腹時,父母已將小孩奉獻給主。做嬰孩時,父親天天抱著他,跪著向神禱告,小孩稍長,父母教他每日讀經禱告,德生學會每日早餐前與黃昏時,走入自己房間去單獨親近神,發覺這是快樂的秘訣。德生自幼就常聽父親和愛主的朋友講論海外佈道,尤其是當時四萬萬人民的中國之需要,父親感嘆地說:“我們為什麼不派傳道人到中國去?這麼多的民眾,精明強幹博學的民族該成為我注意的目標啊!”全家屢讀巴彼得的書《中國》。此事深深印在小德生的心裡,也就在彼時,他立志要來中國傳道。中國傳道

十七歲時,戴德生清楚得救。他渴慕追求主,要報答主的大恩。在一次禱告中,一種莊嚴深刻的感覺終於臨到,他知道他的奉獻已蒙悅納, 神的同在極其真切,他俯伏在地,心中充滿對神無限的畏懼,又感到無限的喜樂。同年,他裡面清楚神的呼召,忍痛捨棄愛情,堅決到中國去傳道。

在1849-1853年間積極準備自己去中國,除了學中文以外,還學醫學,不斷運動去鍛煉身體,以求可以適應中國的艱苦環境。此外,他每日鍛煉自己過簡樸的生活,放棄一切享受,以神為樂,更多信靠主。為了來中國,戴德生不惜放棄了那位不願和他同來中國的未婚妻。 1854年加入倫敦的中國佈道會(The ChinaEvangelization Society CES)到中國當宣教士。廿二歲那年,他終於抵達了上海。沒有人接船,沒有人領路,孤單一人開始了他在中國的傳道工作,數十年如一日。神賜他一位好同工,就是美國奮興佈道家賓威廉。神亦賜他一位好妻子,是一個能幹、愛主、志同道合的伴侶。戴德生在中國為主工作直到七十三歲(1905)高齡時,才息勞歸主。那一年,由上海至倫敦,都為他舉行了大規模的追思會,可見他是如何深受眾人的尊重。

生平概述

戴德生一生對神絕對順服,在最危難時仍不失信心。一八五九年,亦即他在中國佈道的第七年,派克醫生因要事回英國,將寧波的醫院和門診轉交給戴德生。戴德生經過懇切禱告,清楚神的旨意,那工作不是派克的,乃是神的,所以就憑著信心,挑起重任,醫院裡充滿了病人,門診很擁擠,面對此局面,戴德生之苦不言而喻,派克留下的經費只夠一月的開支,戴德生有限的款項也快用完,可是接濟始終不來。終於,他們開了最後一袋米,並且消耗得很快。戴德生鎮定而滿有信心地說:“主幫助我們的時候近了。”全院職工病人均拭目以待。果然,米未用完之前,一封信到了,裡面附著一張五十英鎊的支票。贈款的柏迦氏遠在倫敦,一點也不知道醫院瀕臨斷炊,神感動他,將錢及時供應醫院。

戴德生對神信心之大,正如他言:“既抓住他的信實,我們就可以進入中國內地各省;抓住他的信實,我們就能面對各種困難與危險,而操必勝的信心....作成神的工。”一八七六年九月,準備進入中國內地未聞福音之九省,幾乎是不可能,然而,戴德生卻帶八名宣教士复去中國,拓展內地工作。當時中英關係緊張,許多人勸他作罷。有人說:“恐怕你一到中國,就要回來。至於派人到遙遠省份,更是談不到。”戴德生順服神的感動,照原計劃搭船往中國。尚在途中,李鴻章和英國駐華大使在煙台簽訂條約,準英國僑民在中國境內任何地方旅行或居住。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戴德生因著信,早知神必為他們打開福音方便之門。

神愛體現

戴德生對神的愛亦體現在他對中國失喪靈魂之愛上。他初來華時,常遭地痞流氓之欺凌,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別人都有枕頭的地方,但是戴德生遊行佈道,遭人歧視拒絕,甚至不得不夜宿街頭廟前。為要方便傳福音,他不願別人之誤會和輕視,毅然改著中裝染髮蓄長辮。一八六六年,揚州的紳士反對西人住在本城,他們誣陷戴德生及其同工,鼓動一群地痞流氓鬧事。暴徒衝入他們的住處動武,李德教士為救戴夫人,眼被一塊磚擊傷,戴夫人從二樓跳下,摔傷腳,流很多血,女祕書跳樓時傷了左臂。他們的東西幾乎被搶光。戴氏去請來官兵,暴徒才離開,但官兵一走,暴徒又至,如此幾番,受盡煎熬。事過後,戴德生和大家滿心感謝,因為被算是配為主耶穌的名受辱。一點無報復之心,也不要求賠償,只盼望早日再回揚州傳福音。哪怕性命受威脅,都不能動搖他向中國人傳福音的心志。

確實,他把生命也為中國捨了,他的子女中,有二男二女在中國夭折,他的愛妻亦病死於中國。他並不是不愛惜幼嫩的子女,他並不是忍心讓愛妻積勞成疾,乃是他的心為內地無數未得救的靈魂所焚燒。

基於這焚燒的愛,戴德生創辦了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內地會並不在基督之名已被傳開之沿海城市傳福音,而要深入內地,叫沒有聽見的人得知神的救恩。在經濟上,戴氏堅持不求助基金,不向人募捐。他說:“出來遵行神的命令,做神的工作,仰賴神的供應。你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加給你們了。”他的信心是大的, 神給內地會的祝福更大。戴氏第一次從英國回中國時,帶來二十二位男女宣教士同工。不到九年,內地會已在中國設立了五十個教會,訓練了不少中國同工。到他離世的一年,內地會宣教士已增至八二八名,散佈中國十八個省份,北至蒙古,西至西域,西南至雲南。信而受浸者達二五零零人。由於戴德生在各國的演講,美國、德國、瑞典、挪威、瑞士、芬蘭、意大利等國均有宣教士響應及加入。戴德生給內地會;帶來極大的祝福,一粒麥子落在地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內地會宣教士繼承戴氏遺風,多不畏艱難,工作深入窮鄉僻壤,給中國教會帶來莫大的祝福,傳道者數以萬計。戴德生以他犧牲的愛,為中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神的信心和對中國教會的卓越貢獻,永垂教會史冊,為後代信徒之表師。他的一生證實了他的名言,“假使我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假使我有千條性命,決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

內地會

特點

一、 內地會是一個沒有宗派的宣教團體,所以他是沒有限制和屬於任何宗派的,只要是信仰純正的基督徒,有宣教的負擔,條件合適的人都可以加入內地會。

二、目標是將福音盡快傳遍中國,每進入一省即建傳教站,然後向四周府縣擴展。

三、注重適應中國當地的文化和社會習俗,傳教士要學習在生活、語言、起居和衣著上盡量中國化,與中國人打成一片。

四、 傳教不借政治勢力而憑愛心,在教難中:("揚州教案"和"義和團運動")不要求英政府庇護,更拒絕人命賠償。情願用無價的生命來見證基督的愛和寬容。

五、 著重宣教的心志多於其教育程度。內地會認為教育程度並不重要,只要在宣教心誌上和其他方面符合做傳教士的條件,內地會是會接納的。但其中也有許多是受過高等教育,如︰“劍橋七傑”--著名的七位劍橋大學畢業生,便是內地會的傳教士。

六、在經濟上完全憑信心仰望神︰戴德生認為神的僕人當憑信心生活,不借貸、不募捐、完全仰賴神的供給。內地會每個月都等候神親自感動弟兄姊妹奉獻,每個月把收到的平分給傳教士,這些就是傳教士的工資。因此,內地會的傳教士,每個月薪金都是不固定的,但他們都有堅定的信心,並能捱苦。

七、宣教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傳福音,救靈魂。其他以文字、教育、醫療等方式去影響中國,均屬次要。從1866年至1905年,這卅九年中,因內地會的福音工作而信主的人數有兩萬,而且都是很認真的信徒,這實在是一個很好的成績。所以回顧歷史,內地會對中國教會的影響是深遠的。

成功原因

一、 環境的有利條件︰戴德生在中國傳教的四十年,中國是比較安定的。因著條約的簽定,宣教士在中國可以自由出入內地一些省份,中國人在那時也有信仰的自由。

二、 戴德生的恩賜︰戴德生是一位很有組織能力和行政領導恩賜的人,二十年來,戴德生承擔了內地會的領導工作。直到1885年,內地會組織擴大後,才從宣教士中選出十位資歷深厚的宣教士,負起領導的工作責任。這都是戴德生有遠見和有智慧的地方。

三、 戴德生單純的信心︰戴德生體質虛弱,他知道不能靠自己的能力,於是驅使他單純去依靠神。戴德生不但在環境條件好時去仰望神,即使環境條件惡劣,例如︰天津教案和楊州教案,以及1895年發生的義和團事件,戴德生同樣以單純的信心去仰望神。義和團事件時,共有五十八個內地會宣教士被殺,他們真正做到了“為主而活,為主而死”。

家人

妻子:福珍妮(中左)

兒子:戴存仁(長子,後右),戴存義(二子,後左)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54.163.*.*)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