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猶豫:漢語詞語

遲疑,不果斷,做事拿不定主意。不知道選左或選右時出現的心理狀態。因為有東西阻礙了你做決定,但這障礙的形成就是你內心做出的決定。遲疑,不懂應該做怎樣的決定,不懂回答。心裡反复地想正確答案,因此而慢了半拍。

基本信息

【詞目】猶豫

【拼音】yóu yù【注音】ㄧㄡˊ ㄧㄩˋ

【英文翻譯】 1. to hesitate; to be irresolute; to hang back 2. (Br.) the dithers

【近義詞】 遲疑、猶疑、狐疑。

【反義詞】 果斷、堅決、果決、果敢、乾脆。

【解釋】遲疑;不果斷,拿不定主意。

詳細解釋

含義

“猶”本指選育良犬的長程計劃,轉指時間長且沒有確定性;“豫”指大象伸展長鼻嘗試取物。 “猶”和“豫”聯合起來表示“長時間把玩手中物品,沒有決定是要還是不要”。因此是“果斷堅決果決果敢干脆”的反義詞。

探源

指遲疑不決。對某件事情不確定

(1)《離騷》:“欲從靈氛之吉佔兮,心猶豫而狐疑。”

(2)《漢書·高後記》:“計猶豫,未有所決。'

(3)《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平原君猶預(豫)未有所決。”

(4)《禮記·曲禮上》:“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豫)也。”

出處

亦作“猶移”。遲疑不決。

《楚辭·離騷》:“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明沈鯨《雙珠記·西市認母》:“尚未卜是否何如,悲喜集中生猶豫。”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燕王喜猶豫未忍,太子丹懼誅,乃與其賓客,自匿於桃花島。”

鄒韜奮《艱苦奮鬥》:“時勢的危迫實在不能讓我們猶豫了!”

洪深《申屠氏》第二本:“方六一意尚猶移。經不得方蛟'毛遂自薦',一力擔承。方六一點頭允可。”[1]

按,“猶豫”為雙聲字,以聲取義,本無定字,故亦作“ 猶與”、“由與”、“尤與”、“ 猶夷”等。舊說以“猶”、“豫”為二獸名,性皆多疑,非是。參閱 清 黃生 《義府·猶豫》。

猶和豫的本意:

示例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116.*.*)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