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新行為主義

新行為主義,是20世紀30年代以後發展起來的後期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體系。該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E.托爾曼、C.赫爾和BF斯金納。

產生原因

新行為主義的產生,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早期行為主義無視有機體的內部過程,引起了不少人的非難和反對。在行為主義陣營內部也就出現了一批改造和發展早期行為主義的人物,他們先後提出自己的理論體系,以求擺脫這種困境。托爾曼首先提出了“中介變量”的概念,試圖用在刺激和反應之間的有機體內部發生的變化來解釋刺激-反應公式所不能解釋的事實。赫爾也嫌JB華生用刺激-反應的一般原理作為行為解釋的原則未免太天真,認為這些有機體內部進行的事實,應該從一套表述清晰的公式出發,用最嚴格的邏輯,演繹出一系列互相連結的定理,從而建立一種可靠的行為科學理論體系。斯金納則認為,早期行為主義把意識經驗排除在科學考慮之外的做法,在策略上是很不明智的。他指出,一種適當的行為科學必須考慮有機體皮肉內部所發生的事件,並認為可以對有機體的內部過程進行研究而無需放棄行為主義的基本立場。行為主義產生的另一方面原因是由於操作主義哲學思潮對新行為主義者的影響。操作主義以探討科學體系的嚴密性和精確性為宗旨,強調“操作分析”的方法,認為由於測量操作的方式不同,同一客觀概念並不總是具有同一的意義。人類通過科學所能得到的知識,僅僅是人們所進行的種種測量、觀察、記錄、運算等操作的結果。 30年代以後,操作主義原則在美國風行一時,特別受到新行為主義者的重視。他們都認為用科學的操作來規定心理學上一些術語的意義,可以減少許多無謂的爭論,有助於把心理科學體系建立在客觀的實驗操作的基礎之上。從早期行為主義到新行為主義

從1913∼1930年左右的行為主義以華生為代表,被稱之為早期行為主義。它堅持心理學只能研究行為而非意識,強調以絕對客觀的而絕非內省的方法研究心理學。從1930∼1960年左右的大約三十年期間,新一代的行為主義者出現了。他們在堅持華生行為主義的基本立場方面沒有歧見,但對華生那種極端簡單化的觀點和方法或多或少存有異議,於是展開了自己的研究,試圖加以改進、彌補,或者乾脆轉向不同的方向。這一派被稱之為新行為主義,古斯里、托爾曼、赫爾及斯金納即是其主要代表人物。行為主義從早期行為主義發展到新行為主義,既是邏輯實證主義和操作主義影響的結果,也反映了行為主義自身發展的需要。

邏輯實證主義的影響

實證主義是一切行為主義的哲學基礎。到了20世紀20年代,實證主義已經從孔德的激進實證主義經馬赫的經驗實證主義發展到維也納集團的邏輯實證主義,仍然堅持它的可觀察證實的基本原則,但也發展了可間接觀察證實的原則,即一個不能被直接觀察證實的命題,如能通過間接的觀察或邏輯推理而證實,也是可以接受的。邏輯實證主義通過來自維也納集團的費格爾介紹給美國心理學界,頗受心理學家的歡迎。新行為主義者正是受邏輯實證主義方法論的啟發,衝破了早期行為主義因有機體內部因素不能直接被觀​​察證實而不予研究的局限,使得面對而不是絕然迴避意識這個不容迴避的問題,並得以作出不同程度的解釋。一些新行為主義者如赫爾和托爾曼都假設了介於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不可直接觀察的中介變量。

操作主義的影響

操作主義嚴格地說起來並不是一種哲學流派,它只不過是邏輯實證主義與美國的實用主義相結合的一種產物,由美國物理學家和自然哲學家布里其曼於本世紀20年代後期創立,旨在於以“操作分析”的方法來探討科學概念的精確定義。在布里奇曼看來,科學概念既不是對客觀實在的反映,也不是一些其他別的東西,而僅僅是科學家自身的操作活動。 “概念僅止於一組操作,概念就是相應的一組操作的同義語。”概念如此,命題亦如此,如果不能用可觀察的操作來描述、證實它,則是虛假的、客觀上不存在的,因而也不具有科學意義或價值。最早將操作概念引進心理學的是心理學家史蒂文森和波林等人。操作主義賦予行為主義者俱有啟迪意義的是,如果意識的東西、有機體內在的因素等可以操作定義來表達,那我們不惜接受它。新行為主義者正是在這一點上表明了他們操作主義的立場。所以說“新行為主義者就是操作主義者”。

行為主義自身發展的需要

華生行為主義迅速推向頂峰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早期行為主義的衰落為期不遠了。很顯然,因為人腦的機能問題、意識問題等難以直接觀察證實、研究而被排斥、被否定,這種做法不是過於武斷,就是過於無知,心理學也因而變得非常簡單,而這種客觀的研究方法或原則本身也不免過於極端。可以說,華生的行為主義在力圖爭取心理學的科學地位的同時,也妨礙了心理學的科學研究的進步。華生把心理學變成沒有“心理”或無“頭腦”的心理學,不僅遭到了行為主義以外的其他派別的批評,在行為主義內部也引起不滿。例如早在1918年武德沃斯就提出了S—O—R公式,以糾正華生的S—R公式。新行為主義者正是看到了這一根本缺陷,而在不同程度上修正和發展了早期的行為主義,並形成了各富特色的理論體系。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古斯里接近聯想行為主義、赫爾的邏輯行為主義、托爾曼的認知行為主義和斯金納的操作行為主義。新行為主義者既貫徹早期行為主義者的嚴格決定論和客觀方法論的根本觀點,又不像華生等人那樣迴避傳統心理學的概念,只是對之加以行為主義的客觀的解釋而已。他們既保留了早期行為主義的以行為而不以意識為心理學研究對像這一根本特徵,又不像華生等人那樣忽視對有機體內部條件的研究。這些是新行為主義的共同特徵。

托爾曼的目的性行為主義

簡介

托爾曼的體係是一種整體性行為主義。他認為行為中所包含的不只是一些生理過程的細目,從肌肉抽搐中並不能推演出行為來。行為具有它自己的特殊的性能:首先,行為總是趨向或是避開某個目標,這就標誌著整體行為的目的性。其次,有機體在指向目標的進程中能利用環境所提供的各種途徑和手段,這就標誌著行為既有目的性,又有認知性。第三,行為有選擇短近而易於達成目的活動的傾向,托爾曼稱它為“費力最少原則”。最後,整體行為具有可接受教育的特徵,因為它是可以教育變化的。托爾曼指出,“行為所固有的目的和認知,按其定義來說,是完全客觀的東西”,這與W.麥獨孤的主觀的目的心理學在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

範疇

托爾曼認為在整體水平上進行行為的心理分析,就是要推斷出介於實驗變量與行為變量之間的中介過程。 1951年,托爾曼把原先提出的兩種中介變量改為3種主要的範疇:①需要係統:特定時刻的生理剝奪或內驅力情境;②信念價值動機:表示寧可選擇某種目的物的慾望的強度和這些目的物在滿足需要中的相對力量;③行為空間:行為是在個體的行為空間中發生的。在這種行為空間中,有些物體吸引人(具有正效價),而另一些物體則使人厭惡(具有負效價)。中介變量是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但它卻是行為的決定者。

學習理論

托爾曼的學習理論在他整個理論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他認為動物在迷津中學習,除必須被一定刺激物所引起外,還須針對環境的當前特點(他稱作對象-符號或符號)調整自己的行為。在嘗試中,逐漸過渡到按記憶中的這些特點(他稱作意指之物),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這些特點包括對行動的方向、到達目的的距離以及其間的關係(他稱作手段-目的-關係)。在托爾曼看來,動物學習任何迷津,都是對這種特定的整體(符號、意指之物和意指著的手段-目的-關係)形成認知-地圖,從而產生期待的過程。這一整體,托爾曼稱之為符號-格式塔。他的這一學說也就被稱作符號學習理論、符號格式塔理論或期待理論。由於整個學習過程帶有認知的客觀性質,有人也把他的學說看作是當今認知心理學的濫觴。托爾曼的主要著作有:《動物和人的目的性行為》(1932)。

赫爾的行為原理

簡介

赫爾堅決主張動物和人的一切適應性行為,從根本上說是物理的、非心理的。他認為建立一條從簡單的電子質子運動一直延伸到復雜的目的性行為(包括理性行為和道德行為)的連續不斷的邏輯鏈索,是科學的理所當然的目標。赫爾特別讚賞歐幾里得和牛頓等人關於數學和物理的演繹系統,並把它作為模型用來發展成一種普遍的和形式化的行為系統。這就是他所倡導的假設-演繹系統。假設-演繹系統開始於假設,每個假設充分地完滿地與一個邏輯系統相結合,從中演繹出結論(定理)來。如果結論與經驗事實相符合,假設就保留;否則,假設就得加以修改或排除。

原理

赫爾的體系包括一套複雜的公設和附律。從直接觀察到的先行條件(刺激變量)開始,通過中介變量,移向輸出的一端(反應變量)。刺激變量包括如強化的次數、誘因的剝奪、刺激的強度、獎賞的分量等客觀因素。在赫爾的體系中,刺激變量需要通過3個層次的中介變量,才達到輸出的一端。中介變量的第1層次有習慣強度,它是強化次數的函數;內驅力,它是驅動狀態(如誘因剝奪)的函數;刺激強度動力機制,它是刺激強度的函數;以及誘因強化,它是獎賞量的函數。第2層次有反應勢能,它是第1層次變量的聯合函數;概括化的反應勢能,它是泛化的習慣強度的函數;以及總的抑制勢能,它是反應抑制和條件抑制的函數。第3層次有淨餘反應勢能,它是振盪度和反應閾限的函數。最後,作為輸出一端的反應變量包括行為反應的一些可計量的特徵,比如反應潛伏期,反應幅度,達到消退所需不強化的次數和反應出現的概率等。

著作

赫爾力圖使心理學體係數量化,他的學習理論一度成為西方最有影響的學說。主要著作有:《行為的原理:行為理論導論》(1943)、《一種行為體系:關於個體有機體的行為導論》(1952)等。

斯金納的行為主義體系

簡介

斯金納強調行為的科學研究必須在自然科學的範圍內進行,其任務就是建立實驗者控制的刺激情境與繼之而來的有機體反應之間的函數關係。斯金納雖曾主張有一種“第三變量”,但他不把這種變量安放到有機體內部,而堅持以外在的情況來說明有機體的狀態。在他看來,有機體內部所發生的事件,不管稱為中介變量,或是叫做生理過程,其本身也是行為的一部分。有機體外部和內部的事件具有同樣的物理維度,因而無須假定那些內部事件具有任何特殊性質,或者必須用任何特殊方法去認識。

原理

斯金納在他的行為的實驗研究上雖然深受華生和И.Π.巴甫洛夫的影響,但他卻獨自形成了一種特有的實驗研究體系。斯金納認為,一門只是關於團體行為的行為科學,對理解特定的個案不會有多少幫助。因而他只著重對單個有機體進行嚴格控制條件下的實驗研究,斯金納的立場是嚴格的行為主義,他只研究能夠觀察到的行為;他所關心的只是描述行為,而不是解釋行為。他從不靠建立什麼“假設”去研究問題,也從不演繹什麼“定理”,或用實驗去證明那些“定理”。因此斯金納的體系性質上是非理論的。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54.22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