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嬰儿期

嬰儿期指從出生到滿1周歲以前的一段時期。是小兒生後生長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嬰兒在這個階段生長發育特別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

簡介

概念

個體從出生到1周歲以前的時期。 1∼3歲為幼儿期。有的研究者分別稱之為乳儿期和嬰儿期。在第一階段中又分出新生儿期。嬰兒從出生到1歲的階段是個體身心發展的第一個加速時期。在這個階段,嬰兒不僅身體迅速長大,體重迅速增加,而且腦和神經系統也迅速發展起來。在此基礎上,嬰兒的心理也在外界環境刺激的影響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從吃奶過渡到斷奶,學會了人類獨特的飲食方式;從躺臥狀態、不能自由行動發展到能夠隨意運用自己的雙手去接觸、擺弄物體和用兩腿站立,並學習獨立行走;從完全不懂語言、不會說話過渡到能運用語言進行最簡單的交際等等。這一切都標誌著嬰兒已從一個自然的、生物的個體向社會的實體邁出了第一步。他們在遺傳的生物性的基礎上形成著社會化的人性──社會性,逐漸適應著人類的社會生活。

嬰兒在1∼3歲的階段中,身心發展主要有兩方面的變化:①學會了隨意地獨立行走和準確地用手玩弄或操縱物體,並在此基礎上產生了最簡單的遊戲、學習和自我服務等活動。 ②迅速發展了語言,能夠自由地運用語言與他人交往,並能通過語言對自己的行為和心理活動進行最初步的調節。這就使得嬰兒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並在心理上產生了新的質變。

體徵

①體重可以達到出生時的3倍,約為9000∼10000克。 ②身長在出生時約為50厘米,一般每月增長3∼3.5厘米,到4個月時增長10∼12厘米,1歲時可達出生時的1.5倍左右。 ③頭圍在出生時約為34厘米,前半年增加8∼10厘米,後半年增加2∼4厘米,1歲時平均為46厘米。以後增長速度減緩,到成年人時約為56∼58厘米。 ④胸圍在出生時比頭圍要小1∼2厘米,到嬰兒4個月末時,胸圍與頭圍基本相同。 ⑤嬰兒出生後一段時間內仍處於大腦的迅速發育期,腦神經細胞數目還在繼續增加,需要充足均衡合理的營養素(特別是優質蛋白)的支持,所以對熱量、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的需求特別旺盛。

嬰兒大腦的可塑性、可修復性

嬰兒大腦的可塑性

研究表明,大腦的發展是生物因素和早期經驗兩者結合的產物。大量實驗表明,剝奪動物(也有少數人類嬰兒的研究)的早期經驗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發展停滯甚至萎縮現象,並構成永久性傷害。早期營養不良,也會對嬰兒大腦的生長產生嚴重影響。

嬰兒大腦的可修復性

研究發現,嬰兒早期大腦具有良好的修復性。嬰兒大腦的某一部分受損傷,其本身可以通過某種類似學習的過程獲得一定程度的修復。

以前認為腦細胞的數量就不會再增殖。現在發現大腦具有一定的補償能力。一側腦半球受損傷後,另一側腦半球可能會產生替代性功能。例如,在5歲以前語言中樞受損傷,另一側腦半球很快會產生替代性功能,使語言中樞轉移。但是超過5歲,這種語言中樞的修復性功能便難以實現,致使言語障礙無法克服。

大腦的可塑性、可修復性的新觀點告訴我們,嬰兒大腦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後天環境的影響和製約。    對嬰兒身體和神經系統實施刺激,對促進其大腦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嬰兒動作的發展

動作的意義

1、動作是嬰兒心理髮展水平的指標

動作是嬰兒心理髮展水平的外部表現,嬰兒的心理髮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動作反應出來的。所以研究者(格賽爾等)把動作的發展作為評估嬰兒心理髮展水平的一個指標。

2.動作的發展使嬰兒獲得探究環境的新手段和主動權

隨著動作的發展,嬰兒探究環境的能力不斷更新。如從只能仰躺著看物,到坐起平視觀察物體,再到爬行和行走時能夠多方位審視物體。

3.動作的發展促進嬰兒認知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隨著動作能力的發展,嬰兒與周圍人的交往從依賴、被動逐漸向具有主動性轉化。動作的發展可以誘導嬰兒社會交流能力的發展。

嬰兒的主要動作發展

嬰兒主要動作:手的抓握技能、獨立行走。

1、手抓握技能發展要點:五指分化、手眼協調。到嬰兒末期,手擺弄物體的動作向精細化和協調化發展,這有助於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手抓握動作發展的意義在於:(1)抓握動作是嬰兒主動地探索和認識周圍事物的表現;(2)為認識發展奠定了基礎;(3)開始操作工具,使動作具有間接性。

2、獨立行走是嬰兒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獨立行走的意義在於:(1)嬰兒的軀體移動由被動轉為主動,使活動具有一定的主動性;(2)主動行走可以擴大認知範圍;(3)增加了與周圍人的交往機會。到嬰兒末期,獨立行走動作變得熟練和自如。

嬰兒動作發展遵循的原則和順序

1、頭尾原則:從上到下發展、

2、近遠原則:由內向外發展,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44.192.*.*)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