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海水鹽度

海水鹽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體與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數表示。人們用鹽度來表示海水中鹽類物質的質量分數。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為3.5%。

簡介

海水中含鹽量的一個標度。海水含鹽量是海水的重要特性,它與溫度和壓力3者,都是研究海水的物理過程和化學過程的基本參數。海洋中發生的許多現象和過程,常與鹽度的分佈和變化有關,因此海洋中鹽度的分佈及其變化規律的研究,在海洋科學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大洋表層的海水,受蒸發、降水、結冰、融冰和陸地徑流的影響,鹽度分佈不均:兩極附近、赤道區和受陸地徑流影響的海區,鹽度比較小;在南北緯20度的海區,海水的鹽度則比較大。深層海水的鹽度變化較小,主要受環流和湍流混合等物理過程所控制。根據大洋中鹽度分佈的特徵,可以鑑別水團和了解其運動的情況。在研究海水中離子間的相互作用及平衡關係,探​​索元素在海水中遷移的規律和測定溶於海水中的某些成分時,都要考慮鹽度的影響。此外,因為實際工作中往往難以在現場直接準確測定海水的密度,所以各國通常測定鹽度、溫度和壓力,再根據海水狀態方程式計算密度。

鹽度定義

在1902年首次建立了鹽度定義之後,隨著海洋科學的發展,對鹽度值的準確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鹽度的定義,作了幾次修訂。

首次定義19世紀末期,歐洲一些國家召開了國際海洋會議,為了統一觀測資料,成立了專家小組,研究了海水的鹽度、氯度(見海水氯度)和密度等有關問題。這個小組在MHC克努曾的領導下,提出了一種測定鹽度的方法,即取一定量的海水樣品,加鹽酸酸化後,再加氯水,蒸乾後繼續升溫,最後在480°C條件下烘至恆重,稱量剩餘的鹽分。根據這種測定方法,海水鹽度的定義為:“1千克海水中的溴和碘全部被當量的氯置換,而且所有的碳酸鹽都轉換成氧化物之後,其所含的無機鹽的克數。”以符號“S‰”表示之,單位為克/千克。

這種測定方法的操作繁雜,需要較長的時間,不適用於海洋調查。為了應用方便起見,在海水組成恆定的基礎上,自北海、波羅的海、紅海等海區採集了9個表層水樣,測定了它們的鹽度和氯度,從這些數據歸納出鹽度和氯度( Cl)的關係式

S‰=0.030 1.8050Cl‰

這樣就可以通過測定海水樣品的氯度,按上式計算鹽度。此法使用了65年。

重新定義鹽度與氯度的上述關係式,建立在海水組成恆比規律的基礎上,這是不嚴格的;況且當時所取的水樣,多數為波羅的海表層水,難以代表整個大洋水的規律。實際上,關係式中的常數項0.030,不符合大洋海水鹽度變化的實際情況。 1950年以後,電導鹽度計的研究和發展,使鹽度的測定方法得到簡化,精密度也提高,比測定氯度後計算鹽度的方法,更加準確和方便。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海洋考察理事會(ICES)、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SCOR)和國際海洋物理科學學會(IAPSO)4個國際組織聯合發起,於1962年5月召開會議,成立了海水狀態方程式聯合小組。此小組於1963年第二次會議上改名為“海洋用表與標準聯合專家小組(JPOTS)”。經過多次討論和研究,為了保持歷史資料的統一性,將鹽度公式改為

S‰=1.80655Cl‰

RA考克斯等對採自各大洋和海區的135個水樣(深度在100米以內)的氯度值進行了準確的測定,按上述公式換算成鹽度,並測定了電導比R15,得到S‰與R15關係的多項式

S‰=-0.08996 28.2970R15 12.80832R15-10.67869R15 5.98624R15-1.32311R15

式中R15 為一個標準大氣壓和15°C條件下海水樣品與S=35.000的標準海水電導率的比值。 1966年,JPOTS推薦這多項式為海水鹽度定義。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英國國立海洋研究所出版的《國際海洋用表》,其中的鹽度數據,就是採用上述測定電導率後換算成鹽度的方法。

影響因素

海水鹽度因海域所處位置不同而有差異,主要受氣候與大陸的影響。

在外海或大洋,影響鹽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發等;在近岸地區,鹽度則主要受河川徑流的影響。

從低緯度到高緯度,海水鹽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蒸發量和降水量之差。蒸發量使海水濃縮,降水使海水稀釋。有河流注入的海區,海水鹽度一般比較低。

分佈

Water salinity based on percentage of dissolved salts

淡水

微鹹水/半淡鹹水/汽水域

鹹水

鹵水

< 0.05 %

0.05 - 3 %

3 - 5 %

> 5 %

在海洋,赤道一帶降雨量大,鹽度較低。在高緯度地區,溶解的冰降低了鹽度。鹽度最高的地區是蒸發量高而降雨相對較低的中緯地區。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7.*.*)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