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進攻戰鬥

主動進擊敵人的戰鬥。戰鬥的基本類型之一。目的是殲滅敵人,攻占重要地區或目標。按敵人的行動性質和態勢,分為對防御之敵的進攻戰鬥、對駐止之敵的進攻戰鬥和對運動之敵的進攻戰鬥。對防御之敵的進攻戰鬥,有對野戰陣地防御之敵的進攻戰鬥、對倉卒防御之敵的進攻戰鬥、對堅固陣地防御之敵的進攻戰鬥、對空降著陸之敵的進攻戰鬥;對駐止之敵的進攻戰鬥,有對臨時駐止之敵的襲擊戰鬥、破襲戰鬥;對運動之敵的進攻戰鬥,有伏擊戰鬥、遭遇戰鬥、追擊戰鬥。按地形、天候等條件,還有登陸戰鬥、渡江河進攻戰鬥、城市進攻戰鬥、山地進攻戰鬥、荒漠草原地進攻戰鬥、水網稻田地進攻戰鬥、熱帶山岳叢林地進攻戰鬥、高寒地進攻戰鬥以及夜間進攻戰斗等。1、進攻戰鬥的歷史沿革

進攻戰鬥隨著武器裝備的變革,軍事學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經過幾千年的變化,已經從古代徒兵的進攻戰鬥,發展到現代的合同進攻戰鬥。

9世紀前,在中國,起初是以徒兵用冷兵器格鬥取勝。約公元前21世紀,夏啟進攻有扈氏的甘之戰,開始用戰車實施進攻戰鬥,到公元前11世紀,車戰成為進攻戰鬥的主要樣式。公元前6世紀後,進攻戰鬥通常由步兵、騎兵、車兵配合進行,出現了迂迴、包圍、穿插、分割、襲擊、伏擊、箝制等戰法,採用了火攻、水淹等手段,攻擊的戰鬥隊形逐漸多樣化,並採取挖掘壕溝和暗道奪取城寨的方法。同一時期,埃及、希臘等國家多采取密集方陣進攻,以後又以斜形隊形、軍團陣形進攻。古羅馬軍團的進攻戰鬥,主力通常成2∼3線配置,先以長矛兵投擲標槍,接著騎兵從兩翼、步兵從正面攻擊。

10∼13世紀,中國軍隊將火槍、火銃、霹靂炮用於作戰,進攻戰鬥中註重發揮火器的威力,強調以騎兵實施快速機動,部隊相互支援配合,力求達成戰鬥的突然性。 17世紀上半葉,中國後金軍在進攻戰鬥中開始集中使用火砲,運用火器與冷兵器相結合實施進攻。瑞典旅採取了橫隊戰鬥隊形,進攻時先行火砲射擊,再以火槍手接戰,接著長矛兵和騎兵衝鋒,火力與突擊結合更加緊密。隨後,西方一些國家軍隊普遍運用線式戰鬥隊形進攻,進一步發揮了火力的重要作用。 19世紀中葉,隨著後裝線膛槍砲的大量使用,線式進攻戰鬥隊形有了較大改進。攻擊部隊一般展開成2∼3線,步兵在砲火掩護下向敵推進,騎兵實施迂迴攻擊。美國獨立戰爭中,軍隊開始以散兵隊形進攻。法國軍隊在進攻中,採取散兵與縱隊結合,在關鍵時刻、地點集中兵力,迅速機動,分進合擊,先以炮火轟擊,再以步兵衝鋒,後以騎兵和預備隊擴張戰果。普法戰爭中,由於火力密度增大,進攻開始採取散兵線戰鬥隊形。 19世紀,中國清代新軍裝備了近代槍砲,進攻戰鬥兵力成兩線配置,分主攻、助攻和支援隊,通常先行炮火突擊,接著步兵從兩翼發起衝鋒,騎兵實施側後迂迴,形成夾擊或包圍,最後逐次殲滅。

20世紀,由於飛機、坦克、導彈和化學等武器的使用,進攻戰鬥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現了諸兵種合同進攻戰鬥,參戰的部隊在統一計劃和指揮下,按目標、時間、地點協調一致地進攻。戰鬥時,先行火力準備或火力襲擊,步兵、騎兵在火力掩護下接敵,火力延伸時發起衝擊,突破後迅速向縱深發展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進攻戰鬥逐漸立體化,坦克集中在主要方向突擊,航空兵直接支援地面戰鬥,進攻的正面、縱深加大,火力、機動、突擊結合緊密。戰後,進攻戰鬥強調迅速隱蔽地集中兵力,建立疏散、縱深、立體的戰鬥部署,充分發揮各種火器的威力,多從行進間發起攻擊,結合垂直包圍,實施高速度、大縱深的連續突擊。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歷次革命戰爭中,對擁有優勢武器裝備之敵,主要採取集中優勢兵力,從敵人薄弱要害處實施主要突擊;突然、勇猛、連續地攻擊,力求速決全殲敵人;襲擊與強攻相結合,大膽穿插分割和迂迴包圍;利用不良天候,進行近戰和夜戰;實施政治攻心,瓦解敵軍。

2、進攻戰鬥的基本原則

進攻戰鬥有選擇攻擊方向、目標、時機和方法的主動權,便於達成戰鬥的突然性;能夠預先進行戰鬥準備,便於形成有利的兵力、兵器對比;能夠實施廣泛機動,便於利用火力突擊效果和有利態勢;難以利用良好的陣地條件,易遭敵火力殺傷。因此,戰鬥中應把握以下基本原則:

(1)周密進行偵察。使用各種偵察手段,查明敵防禦體系、地形、氣象、水文等情況,並對各種情況進行分析,作出正確的判斷。

(2)集中使用兵力。在決定的時間和地點,迅速集中優勢兵力、火力向敵人防禦薄弱的要害部位連續突擊,穿插分割,迂迴包圍,速戰速決,各個殲敵。

(3)正確部署兵力。建立有重點的縱深、梯次的進攻部署,合理區分任務、編組兵力和進行現地配置,形成和保持強大的突擊力,盡量避免和減少敵火殺傷。

(4)統一計劃火力。對敵防禦全縱深構成遠中近、高中低的多層次火力,使火​​力與機動、突擊緊密結合,突然、迅速、準確、猛烈地打擊敵人。

(5)突然發起攻擊。採取多種手段欺騙、迷惑敵人,嚴密隱蔽進攻企圖,在敵意想不到的時間和地點,採取敵人難以預料的戰術手段,攻其不備,打敵措手不及。

(6)靈活實施指揮。適時集中、分散和機動兵力與火力,巧妙運用和變換戰法,及時正確處置情況,始終保持戰鬥主動權。

(7)密切協同動作。在統一意圖和計劃下,按攻擊目標、時間、地點協調一致地行動,主動配合與相互支援,以整體威力打擊敵人。

(8)充分準備。從最複雜、最困難情況著想,進行全面而有重點的進攻準備,力求簡化程序,確保按時完成。

(9)加強戰鬥保障。合理編組進攻保障兵力,明確區分保障任務,巧妙運用保障手段,適時調整保障力量。

(10)堅決勇猛突擊。勇敢戰鬥,不怕犧牲,連續作戰,堅決、徹底消滅敵人。

3、進攻戰鬥的組織與實施

進攻戰鬥可以從直接接觸情況下發起,也可以從行進間發起。直接接觸情況下發起的進攻戰鬥,通常有前沿突破戰鬥和縱深進攻戰鬥兩個階段。從行進間發起的進攻戰鬥,還包括接敵等階段。

進攻部隊通常在集結地域進行戰鬥準備,在火力掩護下佔領進攻出發陣地和完成攻擊準備;按規定或命令實施衝擊火力準備,攻擊部隊迅速開闢通路並完成衝擊準備;突擊部隊利用火力準備效果,在火力支援下發起勇猛衝擊,堅決突入敵人陣地和消滅守敵;突破敵前沿後,迅速擴大與鞏固突破口,實施穿插分割和縱深打擊;在具有決定意義的時機和方向使用第二梯隊或預備隊,不停頓地向縱深攻擊前進;隨時準備粉碎敵反沖擊,各個殲滅被圍的敵人。對企圖突圍之敵實施立體封鎖,阻敵從地面、空中增援和逃跑,當敵開始退卻時,立即轉入追擊。根據敵人的防禦性質和行動特點,進攻戰鬥需採取不同的打法。對倉卒轉入防禦和空降著陸之敵,通常採用襲擊戰法,迅速殲敵。對野戰陣地防御之敵,採取強攻或襲擊,集中優勢兵力,向敵要害、弱點猛攻,進行分割圍殲。對堅固陣地防御之敵,需經周密組織和充分準備,通常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和火力,有重點地連續突擊,分割包圍,逐次攻殲。對臨時駐止之敵,常以襲擊戰法攻殲。對運動之敵,抓住戰機,出其不意地攻擊,力求速戰速決,殲敵於運動之中。與敵遭遇時,力求先敵開火,先敵搶占有利地形,先敵展開,先敵發起衝擊,先機制敵。伏擊敵人時,需切實掌握敵人行動規律,選擇有利的伏擊區,隱蔽配置兵力,突然勇猛地發起衝擊。追擊敵人時,以兵力追擊與火力追擊、平行追擊與跟踪追擊、地面追擊與空中追擊相結合,殲敵於敗退之中。

4、對陣地防御之敵的進攻戰鬥

是指對依托陣地進行防御之敵實施的進攻戰鬥。包括對野戰陣地防御之敵的進攻戰鬥和對堅固陣地防御之敵的進攻戰鬥。陣地防御之敵的特點是:兵力部署、火力和障礙物配系基本就緒,陣地體係比較完善,防禦方法靈活,注重前方掩護(警戒)戰鬥和兵力、火力機動。對陣地防御之敵的進攻戰鬥,必須集中優勢兵力、火力,重點突破,全縱深攻擊,分割包圍,立體封鎖,各個殲敵。

5、對機動防御之敵的進攻戰鬥

對以遲滯作戰與機動反擊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防御之敵實施的進攻戰鬥。機動防御之敵通常以部分兵力依托陣地阻滯、消耗對方,並誘逼至預定殲擊地域,而後以配置在縱深的主力實施決定性反沖擊達成防禦目的。其特點是機動性、攻勢性強,但防禦部署的間隙較大,有時翼側較暴露。對機動防御之敵的進攻戰鬥,應正面箝制,翼側側後攻擊,前後夾擊,分割殲敵。

6、對野戰陣地防御之敵的進攻戰鬥

對依托野戰陣地並已建立較完善防禦體系之敵的進攻戰鬥。是進攻戰鬥的一種樣式。目的是殲滅敵人,攻占敵防禦陣地。

野戰陣地防御之敵,通常構築有野戰防禦工事,已完成兵力部署、火力配系、陣地編成、障礙物配系,但防禦陣地不夠堅固。因此,對其進攻必須做到:一是快速準備。迅速查明敵情,果斷定下決心,周密組織協同動作,盡快完成進攻準備。二是集中優勢兵力。迅速隱蔽地集中優勢的兵力兵器,建立縱深、梯次、立體、有重點的部署,形成和保持強大的突擊力,預備隊使用在具有決定意義的時機和方向上。三是採取強攻或襲擊。選敵弱點,突然攻擊,重點突破,實施縱深打擊和立體封鎖,迅速分割包圍,各個殲滅敵人。

現代條件下對野戰陣地防御之敵的進攻戰鬥,一般在集結地域完成進攻準備,通過隱蔽開進或秘密換班佔領進攻出發陣地。部隊遭敵火襲擊時,利用工事迅速隱蔽,以部分砲兵壓制對己威脅最大的敵砲兵,以防空兵協同航空兵打擊敵飛機和攻擊直升機。採取強攻戰法時,集中航空兵、砲兵對敵實施突然、猛烈的火力準備,以反坦克火器摧毀突破口及其附近的裝甲目標和火力點;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5.*.*)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