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潛地導彈

潛地導彈是指由潛艇在水下發射攻擊地面固定目標的戰略導彈。與潛艇的導彈射擊控制、檢測、發射系統和導航系統等構成潛地導彈武器系統。隱蔽性、機動性好,生存能力強,便於實施核突擊。主要用於襲擊敵方政治和經濟中心、交通樞紐、重要軍事設施等戰略目標。戰略核武器的重要組成部分。

性能指標

潛地彈道導彈,全長8.7∼17米,直徑1.4∼2.1米,射程650∼11000千米,起飛重量10∼60餘噸,投擲重量0.5∼2.5噸,命中精度3700∼130米。核彈頭有單彈頭、 集束式多彈頭和分導式多彈頭。多彈頭導彈有3∼10個分彈頭,總爆炸威力為30∼300餘萬噸梯恩梯當量。制導方式採用慣性制導或星光加慣性制導。動力裝置,大多采用2級或3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也有採用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戰略導彈潛艇導彈艙有12∼24具垂直發射筒。潛艇在水下機動時,導航系統能為導彈發射連續提供有關艦位、航向、航速和縱橫傾角等數據,連同預先裝定的目標坐標,通過射擊指揮系統隨時計算出每枚導彈的射擊諸元,並將其裝定到導彈制導計算機內,迅速完成導彈發射準備。發射時,通常採用冷發射(動力發射)方式,一般用燃氣蒸汽作能源,以較大的推力將導彈從發射筒推出,在水中上升,出水前或出水後導彈自身發動機點火,按預定彈道射向目標。潛地巡航導彈裝備在攻擊潛艇上,是一種體積小、重量輕、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較強的戰略武器。其戰鬥部用常規裝藥或核裝藥;動力裝置通常採用渦輪風扇發動機;制導方式為慣性加地形匹配複合制導。借助潛艇內的魚雷發射管或專用垂直發射筒發射。當導彈出水上升到一定高度時,彈翼自動展開,火箭助推器脫落,渦輪風扇發動機工作,導彈轉為水平巡航飛行,進入陸地後,能隨地形起伏飛行。 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裝備部隊的"戰斧"BGM-109A型潛地巡航導彈,全長6.17米,直徑0.53米,翼展2.65米(可折疊),射程2500千米,巡航高度7∼152米,命中精度30米。 1991年海灣戰爭中首次用於實戰。前蘇聯裝備部隊的SS-N-21潛地巡航導彈,直徑0.53米,射程約3 000千米,命中精度120米。分類及發射原理

分類

潛地導彈分為潛地彈道導彈和潛地巡航導彈。 ①潛地彈道導彈多用固體火箭發動機作動力裝置,採用慣性制導或天文加慣性制導,攜帶核彈頭。核彈頭有單彈頭、集束式多彈頭和分導式多彈頭,爆炸威力為數万噸至百萬噸梯恩梯當量,射程為1000∼10000餘千米。導彈裝在潛艇中部的垂直發射筒內,每艘潛艇一般有12 ∼ 14具發射筒,每具裝一枚導彈。潛艇在水下機動時,導航系統能為導彈發射連續提供有關艇位、航向、航速和縱橫傾角等數據,通過射擊指揮系統隨時計算出每枚導彈的射擊諸元,並將其裝訂到導彈制導計算機內,迅速完成導彈發射準備。發射時,導彈靠燃氣蒸汽或壓縮空氣彈出艇外,導彈出筒後,在水中上升,出水前或出水後導彈發動機點火,按預定彈道射向目標。 ②潛地巡航導彈通常用空氣噴氣發動機作動力裝置,採用慣性加地形匹配複合制導,且攜帶的核彈頭的威力較高。它可藉助潛艇內的魚雷發射管或專用發射筒發射,當導彈出水升到一定高度時,彈翼自動張開,火箭助推器脫落,空氣噴氣發動機工作,使導彈轉為水平巡航飛行。

原理

潛地導彈由彈頭、動力裝置、彈體和製導系統組成。彈頭多用核裝藥,可以是單彈頭、集束式多彈頭或分導式多彈頭。潛地導彈的動力裝置常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潛射巡航導彈的動力裝置大多采用空氣噴氣發動機。彈體將各分系統連成一個整體。制導系統常用慣性或天文加慣性制導系統,主要由慣性平台和彈上計算機組成。潛射巡航導彈多用慣性加地形匹配等複合製導方式。潛地導彈通常裝在潛艇中部的垂直發射筒內,靠1∼1.5兆帕(約10∼15大氣壓)的燃氣、蒸汽或壓縮空氣彈出艇外,獲得約45米每秒的彈射速度。潛射巡航導彈可由潛艇的魚雷發射管或專用發射筒發射。導彈在出水前或出水後點燃發動機,按預定的彈道飛向目標。潛地導彈的長度和直徑受到發射筒的嚴格限制。導彈在水下的運動比較複雜,除導彈本身的運動外,還有潛艇運動、海流、湧浪等因素的影響。潛地導彈的命中精度通常略低於地地導彈。導彈的水下發射技術比較複雜。潛艇在水下機動航行時,導航系統不間斷地為發射導彈提供艇位、航向、航速和縱橫傾角等數據;射擊指揮系統隨時計算出每枚導彈的射擊諸元,將其裝定在彈上計算機內,並迅速完成發射準備工作。接到發射指令後,潛艇的發控系統開始按預定發射程序工作。發控系統的檢測設備自動檢查每枚導彈的發射準備狀態。導彈的發射準備時間約需10分鐘,發射間隔為幾十秒。

核試驗及發展狀況

蘇聯從5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潛地彈道導彈,並於1955年9月首次在常規動力潛艇上由水面發射成功。此後,裝備潛艇的有SS-N-4、SS-N-5、SS-N-6、SS-N-8、SS-N-18、SS-N-23六種液體燃料的和SS-N -17 、SS-N-20 兩種固體燃料的潛地彈道導彈。 SS-N-23導彈,射程8500千米,投擲重量為1.52噸,可攜帶6∼8個分導式彈頭,命中精度600米。美國從5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潛地彈道導彈, 1961年在"喬治·華盛頓" 號核動力潛艇上首次水下發射成功。先後研製出"北極星"A1、A2、A3、"海神"(C3)、"三叉戟"-Ⅰ(C4)和"三叉戟"-Ⅱ(D5)六種型號潛地導彈,分別於1960年、1962年、1971年、1979年和1990年裝備潛艇;"三叉戟"-Ⅱ(D5)潛地導彈,射程11000千米,命中精度130∼185米,裝有8個分導式核彈頭,每個彈頭威力為47.5萬噸梯恩梯當量。法國於1965年開始研製M-1型潛地導彈,射程2500千米,1971年裝備潛艇;其後研製的還有M-2、M-4,分別於1974​​年、1976年和1985年裝備核動力潛艇。中國於1982年10月和1988年9月,由潛艇從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成功,標誌著中國潛地導彈已進入實用階段。

潛地導彈

在現代條件下,潛地導彈是戰略核力量中生存能力最強的武器。其發展方向是:減少品種型號,提高質量,增大射程,擴大打擊目標範圍和提高生存能力;進一步提高命中精度和載荷能力,增大對硬目標的摧毀能力;完善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發展機動彈頭和隱身技術,增大突防能力;改善發射和測控系統,縮短髮射時間。潛地巡航導彈發展方向是:提高射程、速度、制導精度和目標識別能力。中國於1982年10月和1988年9月,由潛艇從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成功,標誌著中國潛地導彈已進入實用階段。

核試驗通常分為原理性試驗、科學性試驗、改進和定型核試驗、庫存安全性和可靠性鑑定核試驗等。一些國家當前進行的核試驗基本上是地下進行的。地下核試驗是把設計的核裝置(或核彈頭)經過多種複雜的環境考驗後,放到一定深度的地下進行核爆炸,以驗證所試驗的核裝置(或核彈頭)是否滿足要求,驗證理論計算和工程設計是否正確,以改進設計和為生產提供科學依據等。截止到1998年5月底為止,全世界總共進行了2058次核試驗,其中美國進行了1032次,前蘇聯進行715次,法國進行了210次,英國進行了45次,中國45次,印度5次,巴基斯坦6次。從潛艇發射攻擊地面目標的導彈。它和導彈潛艇構成潛地導彈武器系統。潛地導彈具有機動性大、隱蔽性好、生存能力強、隨時可實施攻擊的優點。每艘潛艇可攜帶多枚導彈在水下潛航兩個多月,多數潛艇攜帶16∼24枚導彈。潛地導彈是戰略核武器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潛地導彈

潛地導彈於20世紀50年代獲得發展。早期的潛地導彈採用液體火箭發動機,只能從水面發射,射程近,精度差。 60年代出現水下發射的、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潛地導彈。此後導彈的射程不斷增大,精度迅速提高。蘇聯有SS-N-4、SS-N-5、SS-N-6,美國有“北極星“A-1、A-2、A-3等型號的潛地導彈。 70年代出現了能攜帶分導式多彈頭的潛地導彈,後又研製出潛射巡航導彈。繼蘇聯和美國之後,英國、法國和中國也都有自己的潛地導彈武器系統。

中國研發歷程

中國潛地導彈研製工作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經歷了方案論證、技術攻關和台、筒、艇試驗3個階段。

方案論證與設計

根據中央專委的決定,一九六五年八月,七機部四院組建了第四設計部(簡稱四部,,開始了固體戰略導彈總體設計的準備工作。固體導彈的研製工作是從設計近程、單級固體導彈開始的。但起步不久,科技人員便對研製這種固體導彈的必要性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一九六七年一月,在國防科委聽取近程、單級團體導彈方案匯報時,有人認為近程單級固體導彈的戰術技術指標難以滿足使用部​​隊的要求,主張立即開始研製中程潛地固體導彈。這個意見引起了領導機關的重視。隨後,在四院組織深入調查,國防科委提出報告後,經周恩來主持的中央專委會議研究確定,為了與導彈核潛艇研製取得同步,應提前完成中程固體導彈的研製。

一九六七年三月,國防科委正式下達了中程潛地固體導彈的研製任務。跨越近程單級的階段;直接研製兩級中程固體導彈,面臨起點高,技術難度大,既無資料、圖紙,又無仿製樣品,缺乏預先研究等許多困難。這樣艱鉅的任務,對於四院剛組建起來的年輕的固體導彈研製隊伍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潛地導彈方案論證中遇到了諸如潛艇空間有限。導彈外型尺寸有嚴格限制,彈頭核裝置、裝彈儀器設備必須輕型化、小型化;水下發射方案及水下運動規律;在潛艇運動和海水浪、湧、流的作用下,導彈點火時的大姿態穩定;導彈水下嚴重受力引起的載荷、強度設計計算;導彈氣密、水密性保證;油霧、鹽霧、黴菌等惡劣環境下的防護等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問題。

在總體萬案論證與設計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選擇導彈水下機動發射技術的試驗途徑。四部的設計人員分析研究了國內外研製固體潛地導彈的經驗和教訓,從中國國情出發,選擇了一條新的途徑,即先用縮比導彈模型在水池內進行發射試驗和水筒試驗,然後再研製一種能回收的全尺寸模型彈,直接在水下運動的潛艇上進行發射試驗。

第二個問題是選擇何種發射方式。要將一個10幾噸重的導彈從水下幾十米深處彈射出水,使導彈具有一定的出水速度和較小的出水姿態角,並保持彈體初始姿態的穩定,除在導彈外型設計上採取廣定的技術措施外,還要選定一種動力源,使導彈在發射簡內就能獲得足夠大的出水速度。承擔發射裝二研製的七院十三所的設計人員經過反複分析論證,選定了燃氣動力、導彈水下冷發射方式。

第三個問題是選定導彈的試驗程序。鑑於國外潛地導彈試驗程序複雜,週期很長,使用的導彈數量過多,耗資巨大,中國不能這樣辦。四部科技人員經反复論證,決定採用經陸上發射台、陸上發射筒發射試驗考核後,直接進行潛艇水下發射,提出了中國獨創的“台、筒、艇”三步試驗程序。

第四個問題是選擇恰當的導彈彈體、兩級動力裝置和製導系統等問題的解決方案。導彈外形除頭部與尾罩兩級均為圓柱體。彈頭因受長度尺寸和安裝核裝置的限制,選擇了組合錐形。為了承受導彈發射時高溫高壓燃氣的作用力,導彈尾端設計了外形為橢球形的尾罩。考慮到導彈長度受限制和氣密、水密要求,兩級之間採用封閉式熱分離方案等。兩級動力裝置為固體發動機,採用新研製的複合推進劑和低合金高強度鋼殼體。在固體發動機研製中,首次採用了較先進的擺動噴管(一級)和液體二次噴射(二級)的推力向量控制方式。為了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準確控制二級發動機按指令關機,在二級發動機前封頭上設置了3個反向噴管,以實現推力終止,並提供頭體分離的反向惟力。

潛地導彈

制導系統研製經廣泛調查,從系統性能、精度、體積重量等方面比較分析,並考慮到滿足潛地導彈特殊需要和將來的發展,決定採用陳德仁主持研究的平台一-計算機方案;導彈瞄準系統,既要適應潛艇方位的不斷變化,又要滿足發射多發導彈的作戰需要,經論證,採用了長春光機所唐九華提出,王家理等研製的補償艇體變形的全光路瞄準儀方案。此外,還對控制、遙測、安全、彈體結構和地面設備等分系統方案作了大量論證工作,於一九六八年確定了備份系統的方案,並作了相應的設計和試驗。

一九六七年三月,國防科委明確了導彈核潛艇武器系統研製任務的分工,並要求研製單位按期完成總體及各分系統的方案設計工作。

同年十月,海軍審定了潛艇和導彈的總體方案,確定了主要戰術技術指標。一九六八年,總體單位向各分系統提出了技術設計要求,導彈研製工作進入了技術攻關和分系統研製試驗階段。

技術攻關

一九七0年一月一日,周恩來批准將四院四部遷到北京,劃歸七機部一院建制。一院抽調了幾十名技術幹部到四部,並任命控制系統專家黃緯祿為潛地導彈總設計師,加強了潛地導彈的研製力量。擔負潛地導彈研製任務的科技人員從分析導彈的水下運動特點人手,進行了大量的理論分析和計算、試驗工作。他們從水下流體動力、水下彈道和水下載荷等不同的試驗目的出發,充分利用現有的水筒、風洞等試驗設施,確定縮比模型試驗方案;利用六機部七院二所的試驗水池,進行了縮比模型彈射等試驗,為洛地導彈的研製提供了設計依據,為分析水下發射技術問題積累了寶貴的資料;對首批導彈縮比模型進行了數百次研究性試驗和發射試驗,模擬了一定水深、航速和出筒速度等乾擾因素,測得了大量數據,從而形成了水下彈道研究的一套比較完整的方法。為研究潛地導彈水下運動狀態,需要測量水下彈道。然而,要對從活動潛艇發射出來,在海水中高速運動的導彈進行拍攝和測量,技術難度很大。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6.*.*)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