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是軍隊高等工程技術院校。創辦於1961年,1979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是全軍重點建設院校之一。 1999年在全軍率先榮獲“教學優秀單位”稱號。 2006年,學院成為軍隊“2110工程”整體條件重點建設院校。學院坐落在美麗的山城重慶市。

學院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創建於1961年,隸屬於解放軍總後勤部,坐落在美麗山城重慶,主校區佔地3000畝,是一所培養後勤指揮、技術與管理軍官的高等學歷教育院校,是全國重點大學和軍隊“2110工程”整體條件重點建設院校。半個世紀來,學院從發展歷史的積澱中凝練提升辦學育人的優良傳統,從辦學育人的豐富實踐中培植、固化、傳承建院發展的基本精神,歸納為“一訓、二歌、三風、四種精神、五個傳統”。一訓即校訓——責任、理想、使命、輝煌。二歌即校歌——《軍歌嘹亮向太陽》和畢業生之歌——《我心中的歌》。三風即校風——團結、奮進、求實、創新;教風——育人為本、立德為先;學風——以紅岩精神鑄魂勵志、以實戰標準勤學苦練。四種精神即不屈不撓、奔騰不息、勇往直前的黃河精神;排除乾擾,一切為了學員、為了學員一切的人梯精神;一顆紅心永向黨,愛國奉獻的紅岩精神;不為名、不為利,一心為災區人民的抗震精神。五個傳統即艱苦奮鬥勤儉創業的傳統、紅岩精神育人建校的傳統、尊師重教厚待人才的傳統、姓軍為戰服務部隊的傳統、發揮優勢奉獻社會的傳統。

學院主要為全軍培養基建營房、油料、後勤信息、倉儲四大類涉及建築與土木、信息與自動化、石油化工、機械電氣、環境工程、倉儲物流、管理科學等專業的中高級指揮、技術與管理人才,同時承擔後勤理論、技術與裝備研究和外訓任務。

學院擁有軍、工、管、理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科專業體系,形成了軍用供油工程、軍事後勤學與軍事裝備學、軍事土木工程、軍事環境科學與工程、軍事信息科學與技術等5大學科群。現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4個軍隊和省部級重點建設學科專業領域,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7個工程碩士培養領域、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學院現有教授、副教授318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院士後備人選3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名,博士生導師32名,碩士生導師129名。我院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王維俊教授作為基層代表受到了胡主席的親切接見,胡主席對學院給予了殷切勉勵。

學院大力培養精英人才,全軍油料、營房系統約70%的干部畢業於我院。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軍隊和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0多項;建有國家精品課程2門、軍隊院校優質課程3門。創造性地實施了強化學員軍政組織指揮能力的士兵、班長、排長、參謀“四階段”培養模式改革;積極搭建學員綜合素質教育平台,設有思想政治、軍事體育、人文藝術、科技創新等活動組織40多個,極大拓展了學員的第二課堂學習範圍和內容,使學員的軍政素質、組織指揮和管理創新能力有了明顯提升,畢業學員深受部隊歡迎和肯定。 2007年恢復外訓,為亞洲、非洲的40個國家培養英語、法語語種油料保障技術管理軍官、營房保障技術管理軍官等外軍留學生近兩百名。

學院擁有國家救災應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0個國家、軍隊和省部級研發中心、5個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先後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9項,軍隊和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124項。研製的大量後勤骨幹裝備均已列裝部隊,自主研製的兩型後勤裝備參加了國慶六十週年閱兵。在2006年重慶抗旱救災、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災、2010年青海玉樹抗震救災和2011年雲南盈江抗震救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中,學院研製的淨水、供油、供電裝備發揮了重大作用,為保障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和災後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以入駐現代化的新校區為標誌,學院迎來了繼往開來、科學發展的新時期。我們決心在中央軍委和總部的堅強領導下,牢記責任,堅定理想,為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不懈追求;忠誠使命,鑄就輝煌,為創建高水平一流軍事名校努力奮鬥。

歷史沿革

1954年,創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8砲兵預備學校。 1956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械預備學校,位於新鄉。

1961年,解放軍後勤學院(營房系、油料系)、裝甲兵工程學院(汽車系)、解放軍砲兵工程學院(步兵武器設計科)、第三軍械預備學校合併,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

1969年,通縣軍械學校、南京軍械學校、瀋陽後勤技術兵學校併入,並與本身的輕武器系組建成為學校的軍械訓練大隊。 (1969年2月,中央軍委辦事組轉發《軍隊院校調整方案》)。

1969年,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高級專科學校。

1973年,後勤高級專科學校(軍械系/軍械訓練大隊)分出,改建軍械技術學校(1973年12月8日,中央軍委轉發中共中央批准的全軍院校領導小組《關於全軍恢復和增建41所院校的報告》;1974年7月,後勤高級專科學校軍械訓練大隊劃歸石家莊軍械技術學校),後成為軍械工程學院。

1973年,後勤高級專科學校(汽車系)分出,參與組建解放軍運輸技術學校,後成為軍事交通學院。

1975年,升格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

2009年,後勤工程學院整體搬遷至重慶大學城新校區

學科建設

學院設營房建築學、營房工程、營房管理、指揮自動化、軍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給排水與采暖通風、油料化學、油料管理、油料儲運工程、油料儲運自動化等25個專業;擁有電力系統及自動化、計算機應用、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岩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應用化學、石油天然氣儲運工程、物資流通工程、油料勤務、營房勤務、環境工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軍隊管理學(後勤管理學)1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岩土工程。應用化學、石油天然氣儲運工程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化學工程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師資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創建於1961年,坐落在美麗的山城重慶市區。佔地面積1300多畝,建築面積40多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70餘萬冊,建有校園網和電子閱覽室。現有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石油與天然氣工程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岩土工程、應用化學、油氣儲運工程、後方專業勤務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及土木工程等5個一級學科、應用化學等1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設建築學、環境工程、土木上程、油料儲運工程等22個本、專科專業或專業方向。學院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省市重點學科、4個學科專業領域進入軍隊“2110”工程,8個實驗中心,1個軍隊重點建設實驗室,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先進配套。學院有8個專業科研所,1個國家甲級建築工程設計研究院,1個國家級工程檢測中心,1個國家甲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院是國家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甲級單位,污染治理專項設計乙級單位,水上保持方案設計甲級單位,重慶市污染治理工程甲級單位。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正副教授252名、博士生導師15名、碩士生導師107名,有5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3人入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被中央軍委授子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3人被訐為總後勤部“一代名師”、4人獲“伯樂獎”、12人進入“三星工程”。

學院擁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師資力量雄厚,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正副教授250餘名、博士、碩士生導師124名,有5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人入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被中央軍委授予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

教學科研成果

1998年,學院順利通過軍隊工科院校優秀本科教學評估。 1999年在全軍率先榮獲"教學優秀單位"稱號。 2006年,學院進入軍隊"2110工程"整體條件重點建設院校行列。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0項、軍隊和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70餘項,擁有國家專利100餘項。 [1]

主要專業

一、營房建築學

二、營房結構工程

三、地下工程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44.223.*.*)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