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無後坐力砲

無後坐力砲是發射時砲身不後坐的火砲,主要用於直瞄打擊裝甲目標,壓制,殲擊有生力量和火器,在反坦克戰史上曾立下了汗馬功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人戴維斯利用配重物平衡發射原理,發明了無坐力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50年代,無坐力砲蓬勃發展,充滿生機,各國軍隊裝備數量很大,是當時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進入70年代以後,由於裝甲技術的發展和反坦克導彈的裝備,無坐力砲的地位和作用日漸衰落。發射原理

無後坐力砲的裝填方式非常類似於傳統火砲。但是在開火時,發射藥產生的氣體中有相當一部分從火砲的後方溢出,從而產生一個接近於推動彈丸前進動量的反向動量。這樣就使得火砲本身幾乎不產生後坐力(當然發射時仍舊產生一定的後坐力)。這樣就使得無後坐力砲不需要常規火砲所需的後坐緩衝裝置,使無後坐力砲變得很輕便且易於使用。因此步兵也可以使用無後坐力砲發射大口徑的砲彈。

研製歷史

1879年,法國的德維爾將軍等人發明了火砲的反後坐復進裝置,但它並沒有消除開砲時的後坐現象,只是使後坐砲身能夠自動回復到原來的位置。並且它還會使砲架結構複雜,重量增加,機動性降低。

世界上第一門能夠消除後坐現象的火砲是由美國海軍少校戴維斯研製的。戴維斯的設計思想非常獨特,他把兩顆彈尾相對的彈丸放在一根兩端開口的砲管內發射。射擊時,向前射出的是真彈頭,另一顆向後拋的是假彈丸──鉛油質的配重體,使其作用力相互抵消,從而使炮射不發生後坐。拋射出的配重體散落在砲尾後不遠的地方,射手避開了這個危險區就不會受傷害。戴維斯於1914年發明的世界上第一門無坐力砲人稱“戴維斯炮”。

“戴維斯炮”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人們對它進行了改進和發展。 1917年,俄國人梁布欣斯基取消了配重體,直接用向後噴出的火藥氣體來進行平衡。這樣,拋射固體配重體的後半截砲管也就沒有用了,使無坐力砲的砲管縮短了一半,此後,英國的庫克和蘇聯的特羅菲莫夫、別爾卡洛夫、庫爾契夫斯基等人對無坐力砲作了新的發展,在砲管的尾部安上噴管,使流過噴管的氣體速度增大,從而減少噴出的氣體量。 1936年,梁布欣斯基研製出一種75.2毫米無坐力砲,這是世界上正式裝備部隊的第一種無坐力砲。無坐力砲的第一次實戰應用是1939年--1940年的蘇聯─芬蘭戰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年代,無坐力砲在各國軍隊中得到廣泛應用,並不斷改進。無坐力砲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於伴隨步兵作戰。但後​​噴火焰大,易暴露。它主要用於近距離射擊坦克等裝甲目標。

20世紀70年代以後,反坦克導彈和單兵火箭的發展,已大部分取代了無坐力砲的地位。

典型裝備

美國

M40式106毫米無後坐力砲

M40式106毫米無後坐力砲是美國1940年代的一種反坦克無坐力砲。主要裝備在步兵營和裝甲步兵營,作為步兵伴隨火砲使用。該炮機動方便,戰場適應能力強,可配用M79、M92和M149E5三種砲架,既可固定於地面使用,也可以安裝在M274輕型拖車、各型吉普車和M113裝甲人員輸送車上使用;配用​​彈種多,使用範圍廣。配用​​彈種包括,殺傷人員的榴彈和對付裝甲目標的破甲彈、碎甲彈;配用新型瞄準系統和新彈後,對目標的命中概率和毀傷增大,與美製型號相比效能有所提高。 M40系列無後坐炮自1950年代裝備以來,美軍對其進行了不斷改進。現有主要型號M40A1式、M40A2式和M40A4式。其中,M40式配用三腳砲架,M40A1式和M40A2式配用M79砲架,M40A4式配用M92砲架。此外,該炮還可6門聯裝在M50式奧圖斯輕型履帶車上,構成火力強大的反坦克火力車。

性能數據

口徑:106毫米

初速:(破甲彈)503米/秒

最大射程:(破甲彈、碎甲彈)7700米

有效射程:破甲彈、碎甲彈1100米、榴彈3300米

射速:(持續)1發/分鐘

砲身長:2692毫米

高低射界:(M79式砲架(-17°∼ 65°

方向射界:360°

砲架重:(M79式)88公斤

彈種:破甲彈、碎甲彈、榴彈破甲彈

全砲長:3404毫米

全炮重:(不含彈)709.5公斤

砲班人數:2人

中國

75式105毫米無後坐力砲

該炮砲身由線膛身管、錐形擴大藥室、炮閂座、擊發的機構、接架箍等組成,炮閂為斷隔螺閉鎖結構,閉鎖後構成4個帶錐角的拉瓦爾噴孔;接架箍用於安裝瞄準裝置和連接砲架;高低機為齒輪螺桿結構,方向機為渦輪渦桿結構;前架腳裝有膠輪,左右架腳裝有抬手,既可配合膠輪使火砲在地面作短距離移動,也是火砲與砲車的緊固連接件;火砲配有由光學瞄準鏡、激光測距儀、彈道計算機和電源組成的簡易火控系統。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