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去中國化

去中國化是指隨著近現代中國的衰落,一度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或地區,為蛻除中華文化的至上正統地位,建立本地獨特自主的國族認同、文化及語言的一種政治及社會運動。去中國化通常出自於各地住民自決的獨立運動,為政治領域擴及到文化領域的運動。 19世紀以來,台灣、香港、澳門、西藏、東突厥斯坦、內蒙古、滿洲、新加坡、越南、日本、韓國及北朝鮮都發生過“去中國化”的活動。而近年來香港一些人不滿大量中國大陸孕婦來港產子(雙非嬰兒),對香港的醫療資源構成沉重壓力,受到香港不少民間組織反對,使其也出現類近“去中國化”的反抗運動。

台灣

背景

在台灣,有些運動(主要是台灣本土化運動、台獨運動、台灣正名運動等)常被反對者稱為去中國化,而這些運動與“脫漢運動”幾乎無關。這些運動的大規模實施主要是在1990年代後期,尤其是2000年民主進步黨執政以後,開始有了大幅推展。與越南及朝鮮不同的是,台灣社會的主體具有漢族血統及其文化傳承,且長久以來通用語言也都是漢語系。台灣在這運動之前的國族認同,基本為華人認同;而且泛綠的基本價值觀是尊重多元文化,因此許多台獨支持者反對去除漢文化、台灣也不可能減少使用國語(漢語,華語,普通話) 、台語或客語。把這些運動全部都稱為“去中國化”運動有相當的問題存在;雖然說越南和韓國在去“去中國化”後還有許多傳統文化都還是可以見到中華文化的影子(假如去中國化是要完全去除中華文化,韓國與越南的文化會完全不一樣),但是台灣所謂“去中國化”的重點在符號、神話及中國認同的去除,以及對抗“中國共產黨霸權”壓迫的反彈,而非文化語言及漢字的消滅。

就“脫漢”而言,台獨支持者認為,當前的“中華文化”是被政治化了的漢文化鄭成功統治台灣以後,中華文化開始在台灣有官方系統的發展,並跟隨漢人的擴展而生根發展。中華文化在台為相對強勢的文化,加上台灣原住民並未發展出自身文字(僅有羅馬化的拼音),使得其文化不易留傳保存。

現在,台灣被政府定義的原住民(尚保有原民文化語言的原住民)佔總人口的約2%,其餘人口基本為漢人,並大致可以分為1949年前遷台灣的“本省人”(約佔84%,又分為河洛人與客家人,有一定比例具有台灣原住民(通常是平埔族血統)及其後代,以及1949年前後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及軍隊遷移到台灣省的“外省人”及其後代(約佔14%)。

台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日本統治。日治時期完成了初步近代化,工業及社會有相當發展,台灣社會在此期間深受殖民母國日本的文化影響。 1945年後主權移交中華民國政府。 1949年後,由於中國國民黨在與中國共產黨的內戰中失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建立,而中華民國政府則全面退守台灣,致使大陸與台灣分治。目前,台灣文化有異於中國大陸,並融入美國、日本、原住民文化的豐富色彩,是富有獨特特色的新型文化。台灣的去中國化運動由政府所推行與“去蔣化”、“去黨國化”、“台灣獨立運動”、“去除中國民族主義”、“台灣正名運動”內容部份重疊。

文教的台灣獨立運動2004年起,政府官方所印製的地圖“中華民國全圖”不再涵蓋政府並未實際統治的中國大陸,而僅限於實質統治的台澎金馬。目前台灣市面上所發售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也均已將外蒙古排除在中國之外作為獨立國家標示,教科書亦然。包含外蒙古在內的“中華民國全圖”(俗稱“秋海棠”)已相當罕見或不再發行,民間也普遍視外蒙古為主權國家。歷史教科書內容要將中國史和台灣史分開;並將“大陸”改稱“中國”,不用我國稱中國、採用“兩國”取代“海峽兩岸”、“古人”改為“古漢人”等。 (將逐步執行) 減少甚至停止使用民國紀元,改以西元紀年,或以兩者並列。去除中國民族主義、中國中心主義、大漢沙文主義不再稱孫中山為“國父” “武昌起義”改稱“武昌起事” 漢朝“征伐”或“征討”匈奴,改為“攻擊”匈奴“秦始皇並滅六國,統一天下”中的“統一天下”被刪除去除國民黨黨國部分遺跡參見:去蔣化台北南門黨徽事件(2009年) 中正紀念堂於黨外反對運動時期起即被戲稱為“中正廟”。

不同看法

這些運動有激進或溫和的區別,除了非常激進的措施外,其實都跟“去除中華文化”幾乎無關:

溫和措施: 承認國際認同的中國(Chin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簡稱,強調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的簡稱是台灣(Taiwan)而非中國(China),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分;並最終建立獨立的台灣共和國。重新定義中國人為國籍從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公民,與種族、文化上的漢民族、華人加以區分。並藉由中華民國(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的概念,以使台灣人不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僅是含有漢族血統的漢人與中華文化素養的華人。以台灣地理做為主體詮釋歷史,而非國民黨乃至於清朝及之前之政權之延續為主體,中國與台灣的歷史連結並沒有​​中國人宣示的那麼強烈、必須還原之。不再僅把中華文化當成台灣的唯一正統文化,而是發掘舊有或發展新創的本土文化,保留漢(中華)文化精髓,將之融合內化為本地文化的一部分。在語言的使用上,不要把中國當成自己的國家,例如不要使用“古今中外”一詞、改稱中醫為漢醫、改稱中文為中國語、華語或漢文,不要再使用閩南語、閩南人一詞、而使用福佬語、福佬人。較為激進措施: 廢除在台一切宣揚“中國文化優越”的圖騰、論述。包括國民政府命名的道路、國營事業、紀念物等等。重新詮釋中國文化在台灣的影響,並努力克服其中對台灣建國造成障礙的因素。例如合理處置國立故宮博物院、甚至歸還文物,最終處理金門、馬祖等未經馬關條約與日治時期現代化經驗,遺留濃厚中國福建省政治符號(如殘餘的福建省政府、福建高等法院廈門分院) )(已更名為金門法院)和地方意識的地區。減少古漢文書面語文言文的教學時數,以近代、現代的台灣文學作為國文教育主流。非常激進措施: 反對台語中的白話字使用漢字、羅馬字摻雜的台語書寫法。取消現在國語(在中國大陸稱為普通話)、台語(大陸稱閩南方言)的官方地位。包括漢名。大規模的去除漢文化影響,不是只消除或改革其落後不民主的部分。依照基因研究,強調台灣人不是漢人也非華人;可以克除“漢人”容易與“華人”糾纏不清的缺點,堅定“去中國化”的正當性和決心。依照目前各機構(陽明大學、中央研究院、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等)對台灣人(特別是原住民、平埔族、河洛人等)的血統基因研究,台灣人群主幹的血統和人種與中國大陸的漢人頗有差異,而接近古越人和太平洋南島人群,其基因具有南島、漢人、荷人、東洋等多種成分。原住民族與台語也具備南島、荷蘭、日本等多種語系的要素。以下行為被部分人士認為是去中國化,但是否如此存在爭論: 研究台灣人的基因組成。

支持者論點:研究基因組成只是想要知道祖先是誰;而且基於依照漢文化的傳統,台灣人只知父系祖先,而不知母系祖先;在世界各地的漢民族也是混有許多非漢民族的血統。解構國共兩黨的中國歷史神話與謊言,重新建立更為合乎史實及平民生活的中華歷史觀、並且去除其中種族主義及獨裁者崇拜的部分。

支持者觀點:不應該繼續維持錯誤的歷史觀點;而實際上國共兩黨及其支持者最怕的除了台灣獨立外、就是剝奪他們曲解中華歷史及中華文化的權力,去中國化一詞其實是針對此點而創造的名詞。去除漢文化中,“非常落後”的一部份;去除中國政治文化。

支持者論點:中國過去推行的新生活運動也是相同的目標;在政治文化方面,難道要恢復帝制嗎?降低國高中國文教材中文言文比例。

支持者論點:台灣的國高中國文教材的文言文比例還是比中國大陸高;而且不應該要求無興趣者花太多時間在文言文上,這種要求只是讓學生承受沒有幫助的痛苦、對實用的白話文能力卻有害無益。拒絕使用漢語拼音及被認為是中共發明的簡體字(這不代表完全拒絕簡體字,如台(台)、體(體)等均可被視為正字,且教育部也說過使用部分簡體字在相關考試時不扣分)。推廣母語教育或將各族群語言(華語、台語、客家話及原住民語言)都視為國語

支持者論點:台灣的台語、客家話保存很多古漢語特色,推廣母語其實是另類復興中華文化。去除中正路路名,拆除蔣中正銅像,將中正紀念堂改名。

支持者論點:這叫去蔣化、去黨國化、去獨裁化,不是去中國化。而如果把“以負面紀念獨裁者”稱為去中國化,則代表中華文化與民主不相容,那就是建立破壞中華文化的正當性。

越南

越南原有當地豐富的文化及語言,只是當地的統治者及高級知識份子曾一度尊中原文化為正本。在政治與教育方面,正式公文與書籍一度僅以漢字甚至漢語寫成,但民間活動一直有其本來的口語及文化。越南的去中國化過程,是法國殖民時期開啟的,以羅馬拼音文字取代漢字的官方地位,而發明並推行本地語言的書面語,以及正式明確地脫離以中國為宗主的附屬國關係。隨著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後,殖民主義者便開始了針對越南的去中國文化運動。以馬列主義為教條的越南共產黨統治越南以後,和中國共產黨引發數次戰爭,越南更加速去中國化的運動。

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本來就有跟中原文化相異的當地文化及語言,只是當地的統治者及高級知識份子曾一度尊中原文化為正宗。在政治與教育方面,正式公文與書籍一度僅以漢字甚至漢語寫成,但民間活動一直有其本來的口語及文化。 1945年,朝鮮半島擺脫日本統治,在美國的強力干預下,朝鮮的中小學教科書中廢除了漢字,後來又制定了《韓文專用法》,在小學教育中完全廢除漢字教育, 朝鮮半島後來成立的韓國的去中國化過程,興起於1980年代的民主化運動以及民族運動,其內涵是全面改用韓國文字,取消使用漢字,大韓航空更改為諺文,首都的中文名稱更從原來的漢城改為首爾(韓文서울的音譯),企圖向世界宣告擺脫中華文化的束搏,並建立獨特的文化與民族。現在的韓國人通常只把漢字應用於專有名詞(國名、地名、人名等)。隨著近年來中國的快速發展以及韓國對傳統文化的推廣,開始有一部分人試圖恢復使用漢字的主張出現,惟成效不彰。

日本

日本和朝鮮類似,原有跟中原文化相異的當地文化及語言,直到大化革新前後,日本吸收了不少中原文化以及漢字,但正式的書寫語也採用漢字仮名混用文。明治維新前後,脫亞入歐論與中國發展落後,社會開始辯論是否廢棄漢字,改用假名或羅馬字的爭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政府於1946年制定了當用漢字表,曾經以最終全面廢除漢字為目的,對漢字的使用數量作出了嚴格的限制。但是在1980年代,當用漢字表被常用漢字表所取代,廢除漢字也不再被當成目標了。除了不用漢字會造成大量同音字詞的困擾外,也可能是因為漢字表已經通行數十年,語言學有了新發展,世界情勢也有所改變,全面廢除變得十分困難的緣故。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2.*.*)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