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博餅

博餅,起源於泉州,是閩南地區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對歷史的一種傳承。博餅活動的創始人是被譽為中國民族英雄的泉州市南安人鄭成功。是年,鄭成功為了鼓舞思鄉將士們的士氣而發明了這種遊戲,經過幾百年的變遷,成為一種獨特的中秋文化。

歷史

中秋博餅,起源於泉州,後由泉州南安人鄭成功帶入廈門,是閩南地區特有的由餅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博餅是中秋節時的一種大眾娛樂活動,用六粒骰子投擲結果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共計一會,設狀元1個,對堂2個,三紅4個,四進8個,二舉16個,一秀32個。相傳這種遊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在閩南地區,中秋賭餅也已成為一種商業活動和大眾遊戲[1]。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風物誌》記載:在泉州、廈門、漳州一帶,中秋節有“奪狀元餅”的習俗。在台灣中部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城鄉以及台灣離島金門縣,至今還流行中秋博狀元餅的習俗。在金門,金城鎮吳厝社區發展協會每年慶祝中秋社區聯歡晚會,都有博狀元餅大賽。

第一種

關於中國福建博餅歷史的來源歷來有幾種說法。流傳最多的一則與鄭成功有關:1660年前後,鄭成功據廈抗清,其士兵多來自福建、廣東等地,中秋前後愈發思親懷鄉。鄭的部將洪旭與兵部衙堂的屬員為了寬釋士兵愁緒,激勵鼓舞士氣,利於驅逐荷蘭東印度公司殖民者,克取台灣,於是與當年駐紮在今廈門洪本部33-44號的後部衙堂屬員,經過一番推敲,巧妙研究設計出中秋會餅,讓全體將士在涼爽的中秋夜晚歡快一博。每會月餅按照各級科舉制度的頭銜,設有“狀元”1個,“對堂(榜眼)”2個,“三紅(探花)”4個,“四進(進士)”8個,“二舉(舉人)”16個,“一秀(秀才)”32個。全會有大小63塊餅,含有七九六十三之數,是個吉利數字。因為九九八十一是天子之數,八九七十二是親王​​數,而鄭成功封過延平郡王,所以用郡王六十三之數。

還有一說是:據說鄭成功收復台灣後,許許多多從大陸去台灣的官兵,思念家鄉,每逢中秋佳節,思鄉之情更是不可阻擋。鄭成功為了沖淡官兵的鄉愁,特請一位部將,設計出一套玩餅的遊戲,讓全體官兵在涼爽的中秋之夜歡快一博。

第二種

在古代,“博”是一種棋戲,後泛指賭博運動。當然,沿襲至今,博餅不再有賭博的意味,而是成為閩南人中秋聚會的保留節目。當骰子在大瓷碗裡落下,發出叮叮噹當的清脆響聲,當歡聲笑語從人們的心底飄出,各個眼底洋溢著快樂的微笑時,那種其樂融融的感覺總是特別溫馨。

第三種

廈門大學劉海峰則認為博餅從北方流行過的狀元籌演化而來。 2004年朱家麟先生等人發現福鼎市閩南語通行區域中,至今還大規模地存在著博狀元拔頭籌的情況。

風俗

    

很多外鄉人來閩南,都會被這種帶有濃厚節日色彩的風俗所打動。月餅在閩南的博餅風俗中,有一個自己的名字,美曰:會餅。這是中秋博餅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

具體玩法

大致是這樣的:

一般是10人1桌,當然可多可少,太少沒氣氛,太多,如超過12人,一則獎品會相對變少,二則每圈時間偏長影響氣氛。

首先指定1人(一般是本桌年長位高者)取兩顆骰子扔出數點,如n點,由扔者開始逆時針方向數到第n個人,該人為本次博餅的起博者。

逆時針依次,每個人每次要把6個骰子一起投進大碗裡(再強調一次哦,一定是要用瓷碗骰子才能跳的起來,增加旋轉次數,增添氣氛),眾人依次投骰子,看骰子的點數得餅。如果骰子掉出大碗,本輪就作廢,到下輪繼續參與(傳統是下一輪不能投,要空一輪)。

有1個“四點”的得一秀餅(秀才).拿完為止. 共32個。

有2個“四點”的得二舉餅(舉人). 拿完為止.共16個。

有4個相同點數的(紅四除外)得四進餅(進士),拿完為止.共8個。

有3個“四點”的得三紅餅,拿完為止.共4個。

若骰子點數分別為1至6順序排列著的得對堂餅(榜眼,探花),共2個。 [1]

現代規則

在現代的博餅風俗中,還有"追"的規則。具體而言即在其他獎品還沒有拿完之前,對堂(一說三紅)以上的獎品在博完之後,後來獲得者可​​向自己前一個獲得者(一說按遊戲進行的反方向向離自己最近的一個對堂餅獲得者)追得獎品。

狀元有很多等級,以下狀元等級是從小到大排列,具體為:

若是有4個“四點”,則為狀元,比較另外兩個骰子點數的大小,點數大者為勝。

有5個相同點數的,俗成“五子登科”,比起4個“四點紅”的狀元要大。先比較相同點數的數字大小,5個紅4最大,其他按數字順序,如果相同點數的數字一樣,則比較後面的點數大小,點數大者勝.

若是6個“四點”,稱為“六抔紅”,比前面幾種狀元都大,可拿走狀元和剩餘的所有獎品。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11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