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羅甸縣

羅甸縣位於貴州南部,東西寬63公里,南北長72公里,總面積3013平方公里,是一個以布依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區縣,有漢、布依、苗、瑤、壯、侗等民族。是貴州得天獨厚的“天然溫室”。以早菜、西瓜為龍頭的商品基地。早熟蔬菜有茄子、辣椒、番茄、黃瓜等25個品種。以柑桔為主的水果基地。縣人民政府駐龍坪鎮,郵編:550100。代碼:522728。區號:0854。拼音:Luodian Xian。縣政府

州委書記龍長春到我縣開展基層調研

州委書記龍長春到我縣開展基層調研工作,深入生產第一線,全面了解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龍長春指出:羅甸縣要結合自身實際,抓住核心競爭力,集聚資源優勢,以項目推動發展,跳出籠子增比進位,做好羅甸發展這篇大文章。

6月10日下午,龍長春一行在縣委書記楊朝偉、縣長楊興華的陪同下,來到信邦公司開展調研,實地了解公司中藥材種植、新藥研發、藥品生產及銷售等有關情況,並聽取了公司負責人的匯報。龍長春指出:信邦公司作為黔南州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制約企業發展的資金問題已經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全部解決,政府一定要緊緊抓住信邦這個龍頭,引領發展,做好配套服務工程,拓寬產業佈局,延長產業鏈,做大做強中藥產業。這是當前羅甸縣搞工業化走得最現實、最能立竿見影的發展之路。

6月11日上午,龍長春一行先後視察了羅妥臨港經濟開發區、城東新區、第一高級中學、中航玉豐公司。龍長春高興地說,來到羅甸,看到羅甸大興土木,一派轟轟烈烈,給我一個直觀的感覺,羅甸比我預想的要好。

下午4點30分,龍長春在縣政府三樓會議室主持召開羅甸縣工作情況匯報會,聽取縣委、縣政府工作匯報。龍長春代表州委、州政府向羅甸縣34萬人民送上端午節日的祝福,就我縣近兩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進行了充分肯定,並希望羅甸繼續搶抓機會,深耕城鎮化和工業化建設,加快科學發展步伐,與全省全州一道實現現階段的貴州夢。

談到羅甸項目建設工作,龍長春說,我們要清醒認識當前羅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問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環節,採取母公司 若干子公司的形式,組建縣資本營運公司、工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和文化旅遊投資公司,將羅甸縣的資產、資金全部打捆、整合到公司,優化資源配置,做大做強投融資平台,拓寬融資渠道,推動羅甸縣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發展、跨越前進,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聽取羅甸縣工作情況匯報後,龍長春說,要堅持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全縣上下形成一個思發展、謀發展、促發展的良好的氛圍,把工作和產業項目化,把資源優勢轉化成項目,高起點規劃,在城鎮化和工業化發展過程中採取大手筆大動作,集聚資源優勢,相互帶動,在全縣形成一種大發展、大建設局面。

龍長春強調,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羅甸縣要始終堅持穩定作為第一要素,做好信訪維穩工作,把矛盾糾紛排查工作放在首位,從法理情做好化解工作;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治理,加強監管,堅決整治,提升群眾安全幸福指數。

龍長春要求: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民生福利為抓手,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羅甸縣政府要出台優惠政策,通過招商引資,在邊陽工業園發展一批勞動密集型產業,解決就業問題;要在教育建設硬件上做實,在軟件上下狠功夫,推動羅甸教育全面可持續發展,促進羅甸教育公平;要加強醫療教育服務培訓,為鄉鎮培養一批全科醫生,讓老百姓真正能夠就近看病,解決看病難問題。

龍長春還就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做飯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發表了意見和建議。 [1]

概況

羅甸縣是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轄下的一個縣,縣政府駐龍坪鎮。郵編:550100,區號:0854。

地處黔南山地西南部,北高南低。年均溫19.6℃,年降水量1150毫米。境內河流屬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盤江、濛江、曹渡河。濛江由西北向東南斜貫縣境,注入紅水河。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41%。礦藏有矽石、鐵礦、輝綠岩、米黃色大理石等。 101、312省道公路過境,南盤江可通航客輪。境內的羅甸水晶及羅甸奇石等尤為著名。 [2]

行政區劃

羅甸縣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93995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龍坪鎮36842 、邊陽鎮19299 、逢亭鎮14935 、沫陽鎮12698 、茂井鎮13659 、羅悃鎮12600、 紅水河鎮7029、 板庚鄉12792、 雲干鄉11133 、八總鄉7989 、栗木鄉15125 、羅沙鄉13066、 交硯鄉9532、 董王鄉8274、 術引鄉17904、 納坪鄉4365 、董當鄉122​​05、 董架鄉7815 、平岩鄉6540 、鳳亭鄉8792 、大亭鄉9080、 班仁鄉4916 、羅蘇鄉6210 、羅暮鄉8392、 溝亭鄉6525、 羅妥鄉6278 。

歷史沿革

在羅甸境內始有建置史載於,唐貞觀三年(629年)置莊州,下轄樂安縣(系今羅甸境內);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定遠府,領五州七縣,其轄樂安縣改稱羅博縣;明代,今羅甸縣隸屬廣西布政司泗城府西隆州羅博關巡檢司;清雍正五年(1727年)八月二十日,置永豐州,設羅斛州判(今羅甸境內),下轄九甲半,分為六十一亭三屯四村;乾隆十四年(1749年)十月五日,羅斛州判改隸定番州,劃入貴陽府;光緒六年(1880年)八月改州判為同知;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一日,羅斛同知升為羅斛廳。民國二年(1913年)羅斛廳屬黔中道(駐貴陽)管轄;民國三年(1914年)一月一日,羅斛廳改稱羅斛縣,設縣公署,縣知事;民國四年(1915年)廢土司、屯、村建制,實行區、團、保、甲制,羅斛縣下設七個區;民國六年(1917)四月二十八日,羅斛縣屬貴陽地方審檢廳;民國九年(1920年)廢黔中道,羅斛縣隸省直管;民國十六年(1927年)三月一日,縣公署改稱縣政府,知事改稱羅甸縣;民國十九年(1930年)四月二十八日,羅斛縣改稱縣長;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二月,縣長劉澤民將縣政府從老城搬遷至大羅田(今縣政府駐地)處建新城;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羅甸縣轄七個區,三十四個聯保;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羅甸縣改稱隸貴州省第二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羅甸縣劃第七區四個聯保歸望謨縣。同年九月四日,羅甸與望謨兩縣劃定縣界;民國三十年(1941年)冬,全縣將30個聯保合併為20個聯保;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三月撤區設署、鄉、鎮、廢聯保,全縣設一個直轄區,三個區署,瘵原20個聯保改為2個鎮,18個鄉,140個保,1301個甲;民國三十年(1945年)三月,全縣政區編劃為四個區署,二個鎮,十七個鄉;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秋,全縣又將四個區署調整為二個區署;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全縣政區調整為一個區署,2個鎮,16個鄉,121個保和1032個甲。

1951年3月23日羅甸解放,次日成立羅甸縣人民政府,隸屬貴陽專區。是年廢除保、甲,改設行政村組。此時,全縣設6個區,18個鄉、鎮,121個村。 1952年12月改隸貴定專區。 1953年3月撤村建置,將18個鄉、鎮調整為80個鄉、鎮。 1954年6月26日,羅甸縣人民政府改稱辦羅甸縣布依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1955年11月5日,羅甸縣布依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又改稱羅甸布依族自治縣人民委員會。 1956年5月,羅甸改屬安順專區管轄。同年8月8日,羅甸改隸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同時取消布依族自治縣名,更名為羅甸縣至今,並將原80個鄉、鎮調整為50個鄉、鎮。 1958年10月,將50個鄉、鎮建成18個人民公社。是年12月,撤銷區公所,改為以區為單位組成一區一社的6個人民公社。同年12月29日,撤平塘縣,將其原管轄的3個公社(區)劃歸羅甸縣管轄。此時羅甸縣共轄9個人民公社。 1959年2月,以原鄉、鎮為單位組建生產管理區共78個。 1961年8月,恢復平塘縣,將其原劃過來的三個社(區)回隸平塘縣,這時羅甸縣所轄6個公社,52個管理區。同年12月恢復6個區公所,將52個管理區建成22個人民公社。 1962年11月,重建龍坪鎮,此時全縣共轄6個區,53個公社,1個鄉級鎮。 1967年3月18日後,各區、公社相繼統稱革命委員會,同年8月22日羅甸縣人民政府改稱羅甸縣革命委員會。 1969年秋全縣撤區並社,將原54個公社,鎮並為22個公社。 1970年全縣恢復區級建制,把22個公社調整為51個公社。 1979年1月,各區革命委員會,改稱區公所,同年底各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稱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0年1月恢復羅甸縣人民政府,撤銷革命委員會。 1984年4月,撤城關公社,建立龍坪鎮。撤邊陽公社,恢復邊陽鎮。全縣調整後所轄6個區,1個區級鎮,49個鄉,1個鄉級鎮,271個村。 1990年11月,全縣區劃調整為26個鄉(鎮),271個村。至今未有變更。 [2]

1913年置羅斛縣,因羅斛汛得名。 1930年更名為羅甸縣。 2000年,羅甸縣轄7個鎮、19個鄉。

2003年,羅甸縣轄7個鎮、19個鄉,271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年末總人口32.8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13萬人,少數民族28.91萬人。

2007年,羅甸縣轄6個鎮、19個鄉:龍坪鎮、邊陽鎮、逢亭鎮、沫陽鎮、羅悃鎮、紅水河鎮、板庚鄉、雲干鄉、八總鄉、栗木鄉、羅沙鄉、交硯鄉、董王鄉、木引鄉、納坪鄉、董當鄉、董架鄉、平岩鄉、鳳亭鄉、大亭鄉、班仁鄉、羅蘇鄉、羅暮鄉、溝亭鄉、羅妥鄉。

地形地貌

羅甸縣地處雲貴高原南緣向桂西北山區與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呈階梯式下降,縣境內西北、北、東北和東南等地帶為環行山地的基本輪廊,使其縣境略呈“撮箕口”朝南地形。境內以山地為主,山地佔總面積的85.8%,丘陵佔9.7%,盆地佔4.6%。河流在境內穿插、切割,更使地形複雜、地貌多樣。總的特點是:山巒起伏、溝谷縱橫、地面破碎、山地特色明顯。北部、東北部以岩溶、丘陵、盆地,及石炭岩低中山地貌為主,海拔在600-1000米之間,岩溶發育,多溶洞、溶丘、暗河。中部、南部以沙頁岩低山、河谷、盆地為主,海拔多在300-800米之間。耕地面積佔總面積的6.5%;草山草坡佔28.24%。森林覆蓋率為12%,宜林荒山佔總面積的33.1%,適宜種植杉、松、泡桐等速生優質用材林和油桐、柑桔、大葉茶等經濟林木,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氣候

境內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春早、夏長、秋遲、冬短的特點,日照為1350-1520小時,年平均溫度達20℃,極端最高氣溫40.6℃,極端最低氣溫零下3.5℃,年均降雨量為1335毫米,無霜期長達335天左右,有“天然溫室”之稱,是發展早熟蔬菜以及熱帶、亞熱帶作物的理想地方。

縣境內有豐富的水能資源,礦藏資源和土地資源,開發潛力較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發展農林牧副漁業。

水資源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13.*.*)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