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大珠母貝

別名白螺珍珠貝,白碟貝,屬於瓣鰓綱異常柱目珍珠貝科,拉丁學名Pinctada maxima。英文種名 Pearloyster 。是我國最大的珍珠貝,殼極大,一般為25厘米左右,最大的殼長可達32厘米,體重4—5公斤。大珠母貝是珍珠貝中最大的一種。貝殼大型而堅厚,呈蝶狀,左殼稍隆起,右殼較扁平,前耳稍突起,後耳突消失成圓鈍狀。殼面呈棕褐色,殼頂鱗片層緊密,殼後緣鱗片層游離狀明顯,殼內面具珍珠光澤,珍珠層為​​銀白色,較厚。邊緣稍呈黃色或黃褐色,鉸合部厚,貝殼內面中央稍後處有一明顯的閉殼肌痕。簡介

分佈區域澳大利亞沿岸、西太平洋沿岸的東南亞國家近岸。中國分佈在海南島、西沙群島、雷州半島沿岸海域。

資源量50年代沒有正式捕撈生產大型珍珠母貝,僅在拖網作業中偶兼捕到一些,也未進行珍珠培育。從60年代開始才逐步開發捕撈,到1982年捕撈五珠母貝達100噸。由於捕撈過度,大珠母貝已瀕臨到絕種的危險。

形狀像碟,個體大,一般體長25∼28厘米左右,大者體長32厘米;體重3∼4千克,大者達10千克。是珍珠貝中最大的一種。也是世界上最優質的珍珠貝。

屬熱帶、亞熱帶海洋的雙殼貝類,在中國是南海特有珍珠貝種。其珍珠蘊藏量約佔全海南省各類珍珠貝總蘊藏量的90%,所產珍珠顆粒大,色澤好,價格高,是名貴裝飾品和藥材,在國際珍珠市場上很為熱門,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屬國家II級保護動物[1]

外形特徵

它的外形圓而稍方或近長方形,略扁平,看上去呈碟形。殼質堅實厚重,殼頂位於背緣前端,前耳小,後耳缺,鱗片層緊密,排列不規則,老年個體的鱗片常脫落,殼後緣鱗片游離狀較明顯。左殼比右殼稍大而凹,殼面平滑呈暗黃褐色,具有淡褐色的放射肋,但不明顯,殼內面為明顯外露的銀白色較厚珍珠層,邊緣為金黃色或黃褐色的角質,非常美麗。在較大的個體中,珍珠層的外緣與殼邊緣部之間有一條黃色帶。鉸合部的後端稍微突出,成體的鉸合部比殼長為短。韌帶寬厚,脫落後遺留一凹痕,有的個體凹痕內有褶。閉殼肌痕寬大,略呈腎臟形,外側二分之一處有一粗橫褶,內側三分之二處加寬,痕面不平滑,有許多明顯的橫紋。它的軟體部較大,前閉殼肌退化,後閉殼肌極為發達,位於身體的後方,閉殼能力甚強。肛門為舌形,末端極寬圓。

繁殖習性

最大殼長可達320毫米,體重約4.5公斤。最大年齡為12齡。它的生長速度以第一年最快,以後逐年下降,2齡全部達到性成熟,成熟個體中雄性顯著多於雌性,並具有性轉換特點,也發現過雌雄同體的個體。主要繁殖季節為5-8月,當水溫從22℃上升到26℃時,大部分珠母貝的性腺已經完全成熟,在此期間,如遇大小潮或暴風雨等海況變化的刺激,就會足使大珠母貝大量放精、排卵。成熟的卵圓形,卵徑58-60微米,卵子孵化期長,從受精到幼蟲孵化並附著,約需18-36天。幼蟲最小的個體為264微米,最大個體為281微米。大珠母貝系濾食性貝類,主要以藻類為食,經胃含物分析,大部分為舟形藻屬、菱形藻屬、輻桿藻屬、角毛藻屬等浮游矽藻類,此外還兼食甲藻、纖毛蟲等。

保護

保護措施禁捕大珠母貝,使自然資源得到逐步恢復;增加苗種的培育,除供養珍珠之外,盡可能地爭取苗種放流,加速自然資源的恢復。

保護級別:國家二級

分佈:國外分佈於澳大利亞沿岸、西太平洋沿岸的東南亞國家附近。我國分佈於海南省沿海,雷州半島,西沙群島沿岸海域。

保護區:海南省白蝶貝​​自然保護區、雷州白蝶貝自然保護區

瀕危因素:捕撈過度:大珠母貝是世界上生產珍珠的最佳珠母貝,我國從60年代開始逐步開發捕撈,到1982年捕撈大珠母貝達100噸,使其瀕臨​​絕種。目前,我國已開展大珠母貝及其珍珠的人工培育,種群資源得以挽救。

識別特徵

大珠母貝是珍珠貝中最大的一種。貝殼大型而堅厚,呈蝶狀,左殼稍隆起,右殼較扁平,前耳稍突起,後耳突消失成圓鈍狀。殼面呈棕褐色,殼頂鱗片層緊密,殼後緣鱗片層游離狀明顯,殼內面具珍珠光澤,珍珠層為​​銀白色,較厚。邊緣稍呈黃色或黃褐色,鉸合部厚,貝殼內面中央稍後處有一明顯的閉殼肌痕。

生境與習性

大珠母貝喜棲息在珊瑚礁、貝殼、岩礁砂礫等地質海區,以足絲營附著生活。棲息水深可達200米,以20-50米為最多,棲息水溫範圍為15.5-30.3℃之間,最適水溫為24-28℃,水溫降至13℃時,基本停止活動。大珠母貝系濾食性貝類,主要以藻類為食,還兼食甲藻、纖毛蟲等。

雄雌異體,2齡全部達到性成熟,在成熟的個體中,雄性明顯多於雌性。它還有性轉換的現象,也曾發現過雄雌同體的個體。每年低溫期過後,當水溫回升時到20—25℃時,其性腺就開始發育,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達到性成熟。性成熟的雌性,遇到適當的刺激就能產卵。主要在5—10月進行繁殖,7—8月為盛期,當水溫從22℃上升到26℃時,大部分珠母貝的性腺已經完全成熟,在此期間,如遇大小潮或暴風雨等海況變化的刺激,就會足使大珠母貝大量放精、排卵。 10月以後性腺萎縮,生殖腺呈排空狀態。成熟的卵圓形,卵徑58-60微米,卵子孵化期長,從受精到幼蟲孵化並附著,約需18-36天。幼蟲最小的個體為264微米,最大個體為281微米。產下的卵約需16—36天才能孵化出幼體。幼體的殼多為暗黑色,由於其殼的後緣抹端突出,所以殼長比鉸合部短而近似楔形,長到2厘米左右逐漸變圓,並變為黃褐色,生長鱗片明顯。生長到一定大小時,生長就較緩慢,幾乎是大量地分泌珍珠質,以增加其貝殼的厚度。

它屬於濾食性貝類,食性較雜,餌料顆粒大達500微米以上也能攝取。食物以矽藻類為主,也包括擾足類及其幼體、有機碎屑、雙殼類盤幼蟲、腹麵類面盤幼蟲、鈣質骨針和其他原生動物等。

經濟價值

大珠母貝屬於軟體動物中的瓣鰓類,因數量較少,價值較高,被列為國家II級保護動物。瓣鰓類動物不僅有可以生成珍珠的珍珠貝,還有貽貝、牡蠣、扇貝、蚶子、江珧、文蛤、蛤仔、西施舌、蟶子、蚌、蜆等肉味鮮美,營養豐富的食用種類,是捕撈和養殖的主要對象,經濟意義十分重大。

珍珠是貝類的產物,有很多生活於海洋或淡水中的貝類,如鮑魚、蚌、貽貝、江珧、硨磲等,其貝殼內外套膜的部分細胞,有分泌角蛋白和碳酸鈣的作用,交互重疊形成珍珠質層。如果受到進入體內的外來物質的刺激,這些分泌物就會不斷地把外來物質包裹起來而形成具有光澤的圓珠體,即為珍珠。但是珍珠產量大,質量好的,則是海產的珍珠貝,其中又以大珠母貝所產的珍珠最大,而且色美、質優、光澤迷人。

屬熱帶、亞熱帶海洋的雙殼貝類,在中國是南海特有珍珠貝種。其珍珠蘊藏量約佔全海南省各類珍珠貝總蘊藏量的90%,所產珍珠顆粒大,色澤好,價格高,是名貴裝飾品和藥材,在國際珍珠市場上很為熱門。

藥用價值

【藥名】:大珠母貝

【拼音】:DAZHUMUBEI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54.87.*.*)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