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環海豹

中文學名:環海豹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綱:哺乳綱

目:鰭足目

科:海豹科

屬:海豹屬

分佈區域:阿拉斯加沿岸、白令海到日本、朝鮮等

成年的環海豹有黑色的皮膚,上有四個白斑紋:一條白條繞著頸部,一條繞著尾部,其身軀左右兩邊各有一條白條,由前鰭作起點,在身軀兩側繞一個大圈子。雄體身上黑白分明顯著,而雌體就相對地沒那麼明顯的對比。新生的環海豹身上是白色的乳毛。換毛以後,它們的背部轉為藍灰色,腹部則帶有銀色光澤;假以時日,黑者更黑,白者更白,而那些白色的斑紋只會在四歲以後才開始明顯起來。

資料簡介

【環海豹】所屬動物界,屬海豹科,海豹屬

【拉丁文學名】:Phoca fasciata

【中文俗名】:帶紋海豹、綬帶海豹

體呈流線形。兩性異色。行動敏捷,不易追捕,喜棲於浮冰上或遠離人煙的海島上,不成大群,​​一般是數頭為群。分佈於阿拉斯加沿岸、白令海到日本、朝鮮都有,是海豹科的一員,屬鰭足亞目,出沒於北極地區。

外觀特徵

成年體長1.6~1.7米,體重70~148公斤,雄性皮毛呈黑色,雌性褐色,但均有4條白色環紋:一條圍繞頸部,一條圍繞尾部,兩條圍繞前鰭狀肢,由前鰭作起點,在身軀兩側繞一個大圈子。雄體身上黑白分明顯著,而雌體就相對地沒那麼明顯的對比。新生的環海豹身上是白色的乳毛。換毛以後,它們的背部轉為藍灰色,腹部則帶有銀色光澤;假以時日,黑者更黑,白者更白,而那些白色的斑紋只會在四歲以後才開始明顯起來。

環海豹有一個很大的氣囊,與氣管連接著,在其身軀的右側。雄體的氣囊較雌性的大,科學家認為它們的氣囊是用來在海底發聲(Animal communication)的,也許用來吸引異性進行交配。

生活環境

環海豹出沒於北極地區的太平洋部分。在春季和冬季期間,它們會上浮冰上進行繁殖、換毛及生育。在這期間,它們會在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冰崖(ice front)上出現。 。在夏季和秋季間,環海豹居於公海,但還是有一些環海豹會隨著浮冰的融化而北遷。人類對它們此時的棲息地的認知甚少,因為它們此時實在距陸地,甚至是距人類觀測到的範圍太遠了。環海豹通常都不會上岸的。

生活習性

環海豹的食物大多是一些遠洋的生物:綠鱈(pollock)、淡水鱈(eelpout)、北極鱈魚(arctic cod),以及頭足綱動物如烏賊或章魚等;年輕的環海豹也會吃甲殼亞門的動物。環海豹攝食時,會潛至海底達200米之深,以尋找捕獵的對象。環海豹可說是個獨行俠,因為它們從來也不會結成群行動的。成年的環海豹不論雌雄一般長約1.6米(即5呎),平均重70到80公斤(最多可重達148公斤)。剛出生的幼環海豹重約9到10公斤,長80至90厘米。幼海豹出生後首年的自然夭折率約為百分之四十四。雌性的環海豹在2至5歲開始成熟,而雄體則在3至6歲時開始成熟,其壽命一般有20到25歲。

環海豹每年4~5月發情交配,雌獸的妊娠期約11個月,於浮冰上分娩,每胎僅產1仔,新生幼仔通體雪白,哺乳期僅3~4週,過後即獨立生活,而雌海豹隨即進入下一個交配季節,小海豹在浮冰上停留數週後毛皮褪換為成體型,但白色環紋要在4歲左右才顯現出來,惡劣的環境導緻小海豹出生當年的夭亡率高達44%,雄性3~6歲性成熟,雌性2~5歲,壽命20~30年。

保護

幼環海豹跟豎琴海豹(harp seal)的樣子很相似,亦因為如此,人們很喜歡為了取下它們的毛皮而不惜獵殺牠們。由於環海豹盡是獨行之士,因此捕殺牠們比捕殺豎琴海豹還要難。雖是如此,但在1950年代開始,蘇聯的捕海豹商船每年獵殺的環海豹數目達6,500至23,000只,主要是為了它們的毛皮、油脂和肉。在1969年,蘇聯限制獵殺環海豹以後,環海豹的數量又得以回升。蘇聯解體以後,公海的捕海豹商船更全面停止了捕環海豹的活動,現時僅剩下零星的一些北太平洋拖船偶爾捕獵環海豹。因此,現時全球的環海豹數量又升至約250,000只。 [1]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36.*.*)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