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隱性漲價

背景

2007年伊始,康師傅方便麵拉開了年度“瘦身”帷幕,其中豚骨拉麵從92克/杯“縮水”到85克/杯。當年夏季飲品上市前,原本500毫升的康師傅冰紅茶也從500毫升“減肥”10毫升。

2007年7月,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等10多家知名方便麵企業攜手上調價格,平均漲價幅度達到20%。隨後,發改委宣布此次方便麵漲價屬於價格串通行為,違反了相關法律。 “明漲”被制止後,康師傅再度使出拿手的“減量不加價”手法,其中,紅燒牛肉麵從90克減重到了85克,“縮水”幅度超過5%。從2010年4月開始,有媒體報導,康師傅部分方便麵的麵餅再度陸續瘦身,原來100克的降至95克,原來95克的降至90克。

2011年4月,伊利冰工廠的兩款產品在沒有變動價格的情況下,份量比2010年有所縮水,“山楂爽”為75克,比2010年少了6克;“冰片蜜桃”為80克,比2010年少了13克。

2011年4月,康師傅每日C系列產品橙汁、紅葡萄、水晶葡萄等已經更換了新包裝。換裝之後,每瓶容量由原來的500毫升減為450毫升。雖然飲料的實際容量“縮水”了,但是貨架上的標籤依然寫著500毫升,價格也仍維持原來的每瓶3.1到3.5元的水平。

原因

首先,原材料價格上漲,市場競爭激烈,是不少商家選擇隱性漲價的主要原因。

其次,消費者對價格比較敏感,如果產品的替代性比較強,那麼誰也不敢率先挑起漲價大旗。相反,“減量”的手段比較隱蔽,不容易為消費者察覺。

消費者感受

如果廠家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提高,適當漲點價也無可厚非。但希望明明白白漲價,而不要暗地裡變相抬價,讓消費者有上當受騙的感覺。

與其隱性漲價,還不如明碼漲價,至少讓消費者心理有譜,可以有所比較。

商家為何偏愛“隱性漲價”

實際上,產品份量“瘦身”的遠不止這兩家的產品。樂事罐裝薯片已經從120克縮減為110克,蒙牛紅棗酸奶也從原先的1.5千克縮減到1.2千克。

“原材料價格上漲,市場競爭激烈,是不少商家選擇隱性漲價的主要原因。”以康師傅每日c系列為例,產品屬於低濃​​度果汁,含糖量高達30%左右,食糖價格已從去年同期的5270元/噸漲至現在的7346元/噸,漲幅達39%;塑料瓶的原料PET價格從去年至今也上漲較多。

低濃度果汁佔果汁市場鋪貨量的80%,凡是生產果汁的企業都已涉足該領域,競爭較激烈,為了鎖定消費者,維持市場份額,一般企業都不敢輕易漲價。 “消費者對價格比較敏感,如果產品的替代性比較強,那麼誰也不敢率先挑起漲價大旗。相反,'減量'的手段比較隱蔽,不容易為消費者察覺。”陳靜說。

但隱性漲價讓消費者感覺很受傷。記者在上海家樂福莘莊店隨機採訪,市民劉女士表示,如果廠家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提高,適當漲點價也無可厚非。但希望明明白白漲價,而不要暗地裡變相抬價,讓消費者有上當受騙的感覺。另一位莫女士也表示,與其隱性漲價,還不如明碼漲價,至少讓消費者心理有譜,可以有所比較。

“當前我國通脹壓力較大,企業應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不能把所有的成本壓力都轉嫁給消費者。”上海商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齊曉齋說。

搭通脹之車逐壟斷之利?

業內專家表示,市場經濟下,企業迫於成本壓力,適度上調價格也可以理解。但部分廠家如此頻繁漲價,就不是成本推動能解釋了。在市場集中度較高的部分行業,主管部門可以介入調查,是否涉嫌濫用優勢地位隨意漲價。

現在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確實比較明顯,但消化到終端產品,未必有這麼高的漲幅。不少企業都藉著“通脹”的名義跟風搭車漲價,其實是希望賺更多的錢。

不少領頭漲價的企業,業績依然非常靚麗,漲價並非真的是“不堪成本壓力”,而是為了維持可觀利潤。年報顯示,2010年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整體營業額再創新高,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31.5%至66.81億美元,股東所得利潤上升24.4%至4.77億美元。

與此對應的是康師傅在部分品類市場上的高佔有率。 AC尼爾森2010年1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康師傅方便麵銷售量與銷售額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1.6%和55.8%,其中容器面的佔有率為69.7%,高價袋裝面銷售額的佔有率為70%;即飲茶市場佔有率51.9%,較去年同期48.4%提高了3.5個百分點;瓶裝水佔有率20.8%,較去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稀釋果汁17.5%,較去年同期的14.2%提高了3.3個百分點。

康師傅在不少品類上都佔據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意味著其對零售商、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更強,這類企業常常充當漲價急先鋒也就不意外了。

據了解,觸犯歐盟反壟斷法規的公司最高將被課以相當於違規年營收10%的罰款。今年3月,在洗髮、護髮產品領域佔70%市場份額的寶潔、歐萊雅、漢高等8家化妝品製造商,在西班牙被發現結盟操縱價格達20年,被西班牙政府處罰5000萬歐元;4月,日化巨頭聯合利華和寶潔公司因操縱洗衣粉價格遭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罰款處罰。

方便麵漲價計劃剛剛被相關部門叫停,康師傅部分飲料卻又減量10%“瘦身”,被網友指責為“變相頂風漲價”。記者調查發現,這種“減量不加價”的隱性漲價方式,近年來頻頻被商家使用。雖然原材料價格上漲推動成本攀高,企業適度漲價無可厚非,但這種“暗漲”的手法很難得到公眾認同。更需要警惕的是,部分在行業佔據壟斷地位的企業,以成本攀升的名義,搭著“通脹”的便車跟風漲價,實際卻是為了維持自身較高的利潤。

專家解讀

業內專家表示,市場經濟下,企業迫於成本壓力,適度上調價格也可以理解。但部分廠家如此頻繁漲價,就不是成本推動能解釋了。在市場集中度較高的部分行業,主管部門可以介入調查,是否涉嫌濫用優勢地位隨意漲價。

現在的原材料價格上漲確實比較明顯,但消化到終端產品,未必有這麼高的漲幅。不少企業都藉著“通脹”的名義跟風搭車漲價,其實是希望賺更多的錢。

建議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5.*.*)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