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黑頂噪鶥

中文學名:黑頂噪鶥

拉丁學名:Garrulax affini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雀形目

科:鶲科屬:噪鶥屬

種:黑頂噪鶥

分佈區域:尼泊爾、不丹、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甘肅南部、雲南、西藏等地

黑頂噪鶥(Garrulax affinis)為鶲科噪鶥屬的鳥類。中型鳥類,體長24-26cm。前額、臉、頦、喉黑色,頭頂黑褐沾棕或深棕橄欖褐色,背栗褐或棕褐色,顴斑白色或棕紅色,眼後緣和頸側亦具白斑,飛羽金黃橄欖色而具藍灰色尖端。下體淡棕褐色。分佈於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甘肅、四川、雲南、西藏等地,主要棲息於常棲於海拔2000-3700米高山的針葉林、竹叢以及杜鵑灌叢。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

形態特徵

雌雄羽色相似,前額、眼先、臉頰黑色,頭頂至後頸黑色或黑褐色微沾棕色,有的呈暗深橄欖褐色,前部有時變暗,臉下有一大的白色顴斑(滇東亞種顴斑棕紅色),有的眼後緣和耳羽後亦有白斑,頸側有灰色塊斑。背栗褐或棕褐色具灰色羽緣,形成鱗片狀,腰灰褐或橄欖褐色、也有呈橄欖棕色;尾上覆羽栗棕色和蛈漶A中央一對尾羽基部金黃綠色,端部藍灰色或灰褐色,其餘尾羽外翈金黃綠色,內翈灰褐色或藍灰色。兩翅覆羽顏色與背相似,初級覆羽黑褐色,飛羽黑褐色,外側飛羽外翈藍灰色,基部金黃綠色向內逐漸擴大,到內側飛羽外翈幾全為金黃綠色,僅尖端為藍灰色。頦、喉黑色,下喉、胸栗褐或淡棕褐色,各羽均具灰色狹緣形成鱗片狀,其餘下體亦為淡棕色或更淺淡,羽緣亦不顯。虹膜褐色或深鉻黃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腳棕褐色。

體重:♂60-85g,♀52-78g;體長♂240-284mm,♀228-270mm;嘴峰♂17-24mm,♀17-23mm;翅♂90-109mm,♀95-104mm;尾♂115 -144mm,♀116-137mm;跗蹠♂31-40mm,♀33-39mm(滇西亞種)。 [1]

棲息環境

黑頂噪鶥主要棲息於海拔900-3400m的山地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竹林、針葉林和林緣灌叢中。 [1]

生活習性

習性:除繁殖期間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小群。常在林下茂密的杜鵑灌叢或竹灌叢中活動和覓食,特別是在多岩石和苔蘚的潮濕灌叢地區尤為常見,有時甚至上到雪線以上的高山灌叢草甸地帶。常在岩石下及苔蘚間覓食昆蟲、草籽及野果。

叫聲:善鳴叫,鳴聲宏亮動聽,但較嘈雜,多為三聲或四聲一度的哨聲,其聲似'欺、欺、吐、威'。 [1]

亞種分佈

中文名稱

學名

分佈

黑頂噪鶥指名亞種

Garrulax affinis affinis

尼泊爾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2]

黑頂噪鶥亞東亞種

分佈範圍

世界分佈:分佈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

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8]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26.*.*)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