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財務報表審計

報表審計簡介

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是註冊會計師通過執行審計工作,對財務報表是否按照規定的標準編制發表審計意見。規定的標准通常是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製度。當然,對按照計稅基礎、收付實現制基礎或監管機構的報告要求編制的財務報表,註冊會計師進行審計也較普遍。財務報表通常包括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變動表以及財務報表附註。

重點

財務報表審計重點:

財務報表常規性審計

對常規性的財務報表審計主要包括報表編制是否符合規定的手續和程序;各種報表如主表、附表、附註以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的編制是否齊全;報表的截止日期是否適當,資料來源是否可靠;報表內容是否完整;各項目數據如年初數、期末數及小計、合計、總計是否正確;對主要財務報表應逐一核對,其他報表一般可先核對總數,發現差錯和可疑問題再進行具體核對,對發現的差錯和不平衡現象必須查明原因,找出源頭。財務報表勾稽關係的審計

財務報表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勾稽關係,包括主表與附表、主表與主表、前期報表與本期報表、報表與賬簿之間等。對報表勾稽關係的審計,可以進一步驗證報表的正確性,分析企業資金運動的聯繫和趨勢。報表之間的勾稽關係主要表現為:

1、前期報表與本期報表的關係,即本期報表中有關項目的期初數等於上期報表的期末數,本期報表中有關項目的累計數是上期報表的累計數加本期發生數;

2、本期報表內部各項目之間的勾稽關係,如資產負債表中“資產一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平衡關係式等;

3、主表與附表之間的關係,一般附表是用以說明主表中某些特定項目,主表中某些項目是附表的計算結果;

4、各類報表之間的勾稽關係,如,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之間實際項目的勾稽關係等。

財務報表中有關內容的審計

對財務報表有關內容的審計是財務報表審計的核心,即對財務報表中有關數據進行審查分析,驗證報表中的數據是否真實正確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並進一步觀察企業經營活動的合規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由於各種財務報表的性質不同,反映的內容不同,審計人員所審計的內容和方法上也不盡相同。如資產負債表是靜態報表,反映某一時點的財務狀況,它的資料來源主要來自資產、負債和資本等賬戶。這類賬戶屬於實賬戶,既有餘額可供核算,又有實物可供盤點,還可以經過調查分析取證以及進行平衡分析、結構分析等,以證實報表數據的真實性;但損益表卻不同,其性質屬於動態報表,反映的是某一時期的經營過程和結果,其資料來源於收入、成本費用等賬戶,一般無餘額,也無實物供盤點,往往需要通過計算、攤銷、分配才能得出其報表項目數所以對它們的審計應採用不同的方法,以獲取審計證據,取得審計成果。

方法

財務報表審計方法[1]:

1、賬項基礎審計:賬項基礎審計亦稱詳細審計,實質對被審計方的有關會計賬項進行逐筆核對,以檢查是否有錯弊出現的一種審計方式。

賬項基礎審計早期階段:審計程序首先是以原始憑證或其他會計文書核對分錄賬,其次以分錄賬核對總賬,最後復核總賬後與試算表和資產負債表核對。賬項基礎審計後期階段:發生了兩個重要變化:第一,為了提高工作質量,審計人員逐步開發了專門的審計技術方法,而不是把審計對象局限於現成的審計紀錄。第二,開始引進“抽樣測試”方法,而不再單純的是原有的逐筆詳查。

綜上,賬項基礎審計目的就是防止和發現錯誤與舞弊,其方法主要是對會計憑證和賬簿進行詳細檢查。然而,這種方法自身之內也包含著難以克服的局限性,隨著經濟的發展,審計師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單純圍繞著賬表事項進行詳細審查,既耗時又費力,已經無法圓滿地完成審計任務。其逐步讓位於製度基礎審計,又稱為系統基礎審計。

2、制度基礎審計

制度基礎審計是以內部控制系統為主要審查對象的一種審計方法。其目的是鑑證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具體方法是在評價內部控制基礎上的抽樣並對內部控制系統進行評價。如果評價的結果證明內部控制系統值得信賴,在實質性檢查階段只抽取少量樣本便可以得出審計結論;如果評價結果認為內部控制系統不可靠,就應根據內部控制的具體情況擴大審查範圍。可見,制度基礎審計將重點放在對於系統內各個控制環節的審查上,目的在於發現控制系統中的薄弱環節,找出問題發生的根源,然後針對這些環節擴大檢查範圍。

3、制度基礎審計與賬項基礎審計相比較:

賬項基礎審計強調直接對控制系統所產生出的結果進行檢查,並不深入檢查系統的內部;而以控制系統為基礎的審計方式則著重剖析系統內部結構,分析產生最後結果的全部過程中各個步驟之間的關係,研究系統內部是否存在足夠的控制環節,檢查這些控制環節是否充分發揮了作用。如果整個系統經過分析和一些選擇性測試後,顯示出有足夠的控制因素在發揮作用,可以防止錯誤的發生,這同樣標誌著系統所產生的結果是正確的特性。

4、風險導向審計

審計人員必須從高於內部控制系統的角度,綜​​合考慮企業內外的環境因素。具體地說:審計人員在製定審計計劃時,首先應充分把握被審計單位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分析被審計單位經濟業務中出現差錯和舞弊的風險情況。適應這種局面的方式之一,是發展一種新的、多維的審計技術——風險導向型審計,來緩解審計人員所面臨的錯綜複雜的風險。目前,風險導向型審計成為財務報表審計的主流方法。風險導向審計的目的是鑑證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其方法主要為在評估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基礎上,設計並執行有針對性的測試程序,以合理髮現重大錯報。

總體目標

財務報表審計總體目標:

審計的目的是提高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對財務報表的信賴程度。執行財務報表審計工作時,註冊會計師的總體目標是:

對財務報表整體是否不存在由於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使註冊會計師能夠對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發表審計意見;

按照審計準則的規定,根據審計結果對財務報表出具審計報告,並與管理層和治理層溝通。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