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變化日新

簡介

中國明清之際哲學家王夫之的辯證發展觀的重要命題。語出《周易·繫辭上傳》:"在天成像,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意指天地萬物都在變化,而變化的內容生生不已、不斷創新。

主要內容

王夫之將“榮枯代謝而彌見其新”看作是宇宙的根本法則,把日新之化概括為量的積累與質的更新。量的變化為內成,特點是“通而自成”,質的更新為外生,特點是“變而生彼”歷代不少思想家,尤其宋代的周敦頤、張載和程顥、程頤等,對此均有闡發;張載由此形成樸素唯物辯證法的氣化觀。王夫之發展張載的思想,更明確地把整個自然界及人類社會都看作是"日新之化"的過程,認定陰陽摩盪所引起的事物運動是"不息不滯"、 "變化日新"的。在自然界,從天上的日月風雷、地上的江河之水,到人身的爪發肌肉,每日每刻都在變化更新。生命運動大都經歷著"胚胎"、"流蕩"、"灌注"、"衰減"和"散滅"等5個階段,前3個是生命體處於生長階段,後兩個是生命體處於衰滅階段,而在衰滅中又已孕育著"推故而別緻其新"的契機。從這個意義上說,"死亦生之大造",舊事物的死亡正是新事物誕生的條件。所以自然界"榮枯相代而彌見其新"。人類社會也是一個由野蠻走向文明的進化過程。人類祖先從"植立之獸"中分化出來,不斷地創造文明。就政治、道德原則說,古今殊異,"洪荒無揖讓之道,唐虞無吊伐之道,漢唐無今日之道,則今日無他年之道者多矣"。人類社會也在變革中不斷更新。張載把氣化區別為"變"和"化"兩種形式,"變,言其著","化,言其漸"。王夫之進一步把事物的變化日新概括為兩種類型:一是"通而自成","質日代而形如一",即事物的內質雖不斷代謝,但外形尚未發生根本質變,這是一種自我更新:一是"變而生彼",即由此物變為彼​​物,這是一種"謝故以生新"。

王夫之基於"變化日新"的發展觀,提出"更新而趨時"的政治理想,認為"道莫盛於趨時",思想不能隨時代前進,"守其故物而不能日新",必然枯槁而死;如果能夠不斷自我更新,"趨時應變",就會富有生命力,"日新而不困"。

產生影響

王夫之的這些富於進取精神的辯證法思想,對中國近代的哲學啟蒙,特別是對譚嗣同的變法維新思想,產生過重大的積極影響。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3.5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