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春蕾計劃

春蕾計劃(Spring Buds Project/Spring Buds Program)是一項旨在幫助因生活貧困而輟學或瀕臨輟學的女童重返校園接受學校教育的愛心工程。

簡介

“春蕾計劃”是1989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並組織實施的一項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社會公益事業。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社會經濟、文化等發展的不平衡,特別是傳統習俗的原因,在中國,特別是貧困山區尚有少數文盲存在,而女性文盲占文盲總數的2/3以上;失學兒童中,女童約佔2/3。今天的女童,是未來的母親。母親的素質,影響未來全民族的素質。要提高婦女素質,必須從女童教育抓起,實施“春蕾計劃”,扶持女童入學,是提高民族素質、造福子孫後代的一項基礎工程,也是中國實現鞏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的關鍵一步。為了加強女童素質教育,培養女童自力更生建設家鄉的本領,中國兒基會還設立了“春蕾計劃實用技術培訓專項基金”。“春蕾計劃”希望得到海內外廣大有識之士和單位的捐助,在全國貧困地區開辦更多的“春蕾女童班”。

標誌

①.主導創意為一隻手托起初升的太陽。

②.標誌外型又像一個早春剛剛綻露紅色的花蕾。

③.此標誌也像一個剛剛生根、鑽出地面的小苗,上面橢圓部分像小苗的尚未挺起的胚葉。

④.兒童是祖國的明天,左下面的紅色斜線有一種速度感,它號召全社會都積極參與和投入,伸出有力的援手,托起明天的太陽。

背景

[1]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社會經濟、文化等發展的不平衡,特別是傳統習俗的原因,在我國,特別是貧困山區尚有少數文盲存在,而女性文盲占文盲總數的2/3以上;失學兒童中,女童約佔2/3。

今天的女童,

是未來的母親。母親的素質,影響未來全民族的素質。要提高婦女素質,必須從女童教育抓起,實施"春蕾計劃",扶持女童入學,是提高民族素質、造福子孫後代的一項基礎工程,也是我國實現​​鞏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的關鍵一步。為了加強女童素質教育,培養女童自力更生建設家鄉的本領,中國兒童基會還設立了"春蕾計劃實用技術培訓專項基金"。

[2]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關注兒童就是關注未來,關注發展。孤困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更需要得到特別的關愛和幫助。扶一株春蕾,爭一份春光;助一名學童,贏一片希望。幫助他們中的一個人,就會幫助一家人,影響一群人,帶動一批人,造福幾代人。

1989年,在全國婦聯領導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並組織實施了一項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社會公益項目——“春蕾計劃”。截至2007年底,“春蕾計劃”已籌集資金累計6億多元,遍布全國30多個省區市,興建600多所春蕾學校,資助170多萬人次貧困女童重返校園,對40餘萬女童進行實用技術培訓。

[3]2005年以來,隨著修訂後的《義務教育法》的頒布以及國家“兩免一補”助學政策的實施,中國兒基會及時調整了“春蕾計劃”資助重點,使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女童的資助,從學費、學雜費轉移到生活費用的補助,救助範圍也從小學、初中階段擴大到了高中甚至大學。此外,為了進一步深入實施“春蕾計劃”,根據我國農村大量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在農村出現了“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的現狀,“春蕾計劃”又把關注的重點延伸到“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並推出了捐建“春蕾寄宿制學校”項目等。 “春蕾計劃”讓貧困地區的千千萬萬個女童改變了命運。 “春蕾計劃”在幫助女童重返校園,維護女童受教育權、維護社會公平、推進社會文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春蕾計劃”已經成為我國民間公益組織促進女童教育發展的最成功、最​​有影響力的範例。 2005年“春蕾計劃”被民政部授予“中華慈善獎”。

國家主席江澤民、全國人大委員長李鵬、副總理李嵐清、原全國婦聯主席陳慕華等國家領導人給予了高度重視,並分別題詞支持“春蕾計劃”的實施。該計劃已被評為我國三大社會公益活動之一,寫進了我國向世界公佈的《中國兒童狀況》白皮書。

目的

春蕾計劃是通過捐助者向被捐助者給予經濟支持的行為來實現的,它的實施喚起了人們的良心、良知和良好的願望,是人們社會責任心的體現,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優秀人文精神的延伸。它直接面對社會最基層的人群,為貧困女童敞開了通向成長之路的大門。

實施

項目

1、綠色扶貧助學工程

2、春蕾計劃實用技術培訓

3、春蕾健康成長項目

4、春蕾生結對救助

5、春蕾學校

6、春蕾班

費用

捐贈400元,可救助一名失學女童完成小學一年的學業;

捐贈600元,可救助一名失學女童完成初中一年的學業;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226.*.*)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