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3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愛因斯坦

6月訪問英國,拜謁了牛頓墓地。

1922年(43歲)1月完成關於統一場論的第一篇論文。 3—4月訪問法國,努力促使法德關係正常化。發表批判馬赫哲學的談話。

4月參加國際聯盟知識界合作委員會。

7月受到被謀殺的威脅,暫離柏林。10月8日,愛因斯坦和艾爾莎在馬賽乘輪船赴日本。沿途訪問科倫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

11月9日,在去日本—上海的途中,愛因斯坦通過電報知道被授予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月17日—12月29日,訪問日本。

1923年(44歲)2月2日,從日本返回途中,到巴勒斯坦訪問,逗留12天。

2月8日,成為特拉維夫市的第一個名譽公民。

從巴勒斯坦返回德國途中,訪問了西班牙。

3月,愛因斯坦對國聯的能力大失所望,向國聯提出辭職。 6—7月,幫助創建“新俄朋友協會”,並成為其執行委員會委員。

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諾貝爾獎金。並講演相對論,作為對得到諾貝爾獎金的感謝。

發現了康普頓效應,解決了光子概念中長期存在的矛盾。

12月,第一次推測量子效應可能來自過度約束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

1924年(45歲)加入柏林的猶太組織,並成為繳納會費的會員。

6月,重新考慮加入國聯。

12月,取得最後一個重大發現,從統計漲落的分析中得出一個波和物質締合的獨立的論證。此時,還發現了波色—愛因斯坦凝聚。

1925年(46歲)受聘為德蘇合作團體“東方文化技術協會”理事。

5—6月,去南美洲訪問。與甘地和其他人一道,在拒絕服兵役的聲明上簽字。接受科普列獎章。為希伯萊大學的董事會工作。發表《非歐幾里德幾何和物理學》。

1926年(47歲)春,同海森堡討論關於量子力學的哲學問題。接受“皇家天文學家”的金質獎章。接受為蘇聯科學院院士。

1927年(48歲)2月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簽名。參加國際反帝大同盟,被選為名譽主席。

10月參加第五屆布魯塞爾索爾維物理討論會,開始同哥本哈根學派就量子力學的解釋問題進行激烈論​​戰。發表《牛頓力學及其對理論物理學發展的影響》。

1928年(49歲)1月被選為“德國人權同盟”(前身為德國“新祖國同盟”)理事。春,由於身體過度勞累,健康欠佳,到瑞士達伏斯療養,並為療養青年講學。發表《物理學的基本概念至其最近的變化》。

4月海倫·杜卡斯開始到愛因斯坦家擔任終生的私人秘書。

1929年(50歲)2月發表《統一場論》。

3月,50歲生日,躲到郊外以避免生日慶祝會。第一次訪問比利時皇室,與伊麗莎白女皇結下友誼,直到去世之前一直與比利時女皇通信。

6月28日獲普朗克獎章。

9月以後同法國數學家阿達馬進行關於戰爭與和平問題的爭論,堅持無條件地反對一切戰爭。

1930年(51歲)不滿國際聯盟在改善國際關係上的無所作為,提出辭職。 5月,在“國際婦女和平與自由同盟”的世界裁軍聲明上簽字。

7月同泰戈爾爭論真理的客觀性問題。


上一頁 3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5.*.*)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