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襯衫

襯衫(shirt〕chènshān 穿在內外上衣之間、也可單獨穿用的上衣。中國周代已有襯衫,稱中衣,後稱中單。漢代稱近身的衫為廁牏。宋代已用襯衫之名。現稱之為中式襯衫。公元前16世紀古埃及第18王朝已有襯衫,是無領、袖的束腰衣。14世紀諾曼底人穿的襯衫有領和袖頭。16世紀歐洲盛行在襯衫的領和前胸繡花,或在領口、袖口、胸前裝飾花邊。18世紀末,英國人穿硬高領襯衫。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高領襯衫被淘汰,形成現代的立翻領西式襯衫。19世紀40年代,西式襯衫傳入中國。襯衫最初多為男用,20世紀50年代漸被女子採用,現已成為常用服裝之一。擴定義

襯衫是穿在內外上衣之間、也可單獨穿用的上衣。

襯衫的商務詞典中的意思:

襯衫 chènshān

[shirt] 一種有領有袖的前開襟的而且袖口有扣的內上衣[1],常貼身穿

起源

中國興起

中國周代已有襯衫,稱中衣,後稱中單。漢代稱近身的衫為廁牏。宋代已用襯衫之名。現稱之為中式襯衫。

襯衫原來是指用以襯在禮服內的短袖的單衣,即去掉袖頭的衫子。在宋代便是沒有袖頭的上衣,有襯在裡邊短而小的衫,也有穿在外面較長的衫。如在《水滸傳》之《林教頭風雪山神》中,林沖“把身上的雪都抖了,把上蓋(上身的外衣)白布衫脫將下來”便是一例。在古代的時候,婦女們穿得短上衣叫“衫子”,又叫“半衣”。唐朝文學家元稹在《雜憶》詩中便有“憶得雙文衫子薄”的詩句。

清末民初之際,由於歐風東漸,人們便開始穿西裝,把襯衫穿在西服的里邊,作為襯衣,上系領帶中間開口,一般都是五個鈕扣。

歐洲歷史

公元前16世紀古埃及第18王朝已有襯衫,是無領、袖的束腰衣。 14世紀諾曼底人穿的襯衫有領和袖頭。 16世紀歐洲盛行在襯衫的領和前胸繡花,或在領口、袖口、胸前裝飾花邊。 18世紀末,英國人穿硬高領襯衫。維多利亞女王時期,高領襯衫被淘汰,形成現代的立翻領西式襯衫。 19世紀40年代,西式襯衫傳入中國。襯衫最初多為男用,20世紀50年代漸被女子採用,現已成為常用服裝[2]之一。

分類

風格

英式襯衫

英式襯衫也從款式上來說也是我們最熟悉的款式。現今常見的大多數襯衫就是脫胎於英式,只是由於受到風行世界的美國文化輸出的影響,市面常見的襯衫款式更多的是帶有美式的風格,如較大的袖肥度,寬鬆的衣身尺寸,所以真正講究剪裁的英式襯衫很難見到。英式襯衫從款式上來說屬於正裝襯衫[3]。

美式襯衫

美式襯衫的特點和美式西服一樣,比較寬鬆,袖肥身肥,不講究和身體曲線吻合的剪裁。標準美式襯衫的領子有領尖扣,以扣合方式來固定處於視覺中心的領子部位。美式襯衫的款式嚴格來說不能算是正裝襯衫,而更適合做休閒度假或家居襯衫。

法式襯衫

法式襯衫是公認最為優雅高貴的襯衫,以漂亮的疊袖和袖扣著稱,主要用於搭配正裝。法式襯衫有六大基本特點:

一、法式襯衫的領子比普通襯衫要高8毫米以上,這樣才能確保襯衫領高於西裝領子一定的高度。

二、法式襯衫的領尖後面有一個暗槽,用於插入特製的金屬領撐,使領子保持挺直。

三、法式襯衫比美式、英式、意大利式都講究,就是鼎鼎大名的法式疊袖。法式襯衫的袖口有襯裡的加厚部位比普通襯衫長一倍,長出來的部分穿時要翻疊過來,然後將需要合併的開口處平行併攏,用製作精美的袖扣穿過它固定。

四、法式襯衫剪裁講求貼身合體,背部是不會打褶的(完全靠剪裁來完成襯衫加寬效果),著意營造修長優雅的線條。它甚至還專門有收腰的修身款系列等多種體型款。

五、襯衫前襟,沒有前襟貼片,扣眼底布加固部分放在裡側,不會有前襟貼片,不打領帶的時候看起來觀感更簡潔,這種前襟叫做法式前襟。

六、重美觀輕功能,所以左前胸也採用沒有貼袋的簡潔設計。法式襯衫是配正裝和禮服兼可的高級襯衫。

意大利式襯衫

意大利式襯衫屬於傳統歐式服式中較為貴族化兼有浪漫氣質的一種襯衫,主要用於搭配正裝,典型的紳士正裝襯衫之一。意式襯衫其獨有的米蘭袖雖然不如法式克夫袖使用普遍,但也因其在正裝史中的悠久歷史而和法式襯衫共同成為公認的正裝襯衫,和法式襯衫一樣成為傳統歐洲紳士最常穿用的襯衫。

意式米蘭袖和法式克夫袖一樣是雙折袖,和法式袖不同的是: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9.*.*)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