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棒槌花邊

簡介

抽紗工種的一種。是採用上等棉線,按設計樣稿的佈局,運用數十乃至上百個特製的小棒槌用手工編織而成,故名。具有工藝巧妙,編工細緻,玲瓏剔透,花樣新穎大方等特點。成品有鑲拼台佈及各種規格的盤墊、套等家庭陳設用品。棒槌花邊的生產在山東煙台地區沿海一帶很普遍。其中最工精細緻的數棲霞勾勾花邊,花紋細密。牟平、蓬萊等地生產的一種叫棒槌小花邊,主要用於裝飾手帕、服裝、枕套、被單、窗簾等。有的叫花邊件貨,是一種室內器具上的裝飾品,如各種圓墊、盤布等。其中以蝴蝶圖案編結的花邊深受國內外歡迎(俗稱“蛾”)。有風行全球之譽。其主要工種有單繭、雙繭、批布、密布等。工具:棒槌、墊子、大頭針、繞線機、格子紙、半透明粘紙

用線:縫紉用的線,繡花線​​(可拆股),DMC鉤針用線等

沿革

棒槌花邊原是歐洲傳統的手工花邊。它是由編結工藝發展而來的。古代,歐洲民間曾以魚骨為別針,扎在墊子上,然後以羊腳骨為繞線管,所製成的花邊稱為骨花邊(bone lace),後來又稱繞線管花邊。 16世紀,歐洲繞線管花邊有所發展。 17世紀,比利時布魯塞爾是繞線管花邊生產中心。意大利熱那亞的繞線管花邊也較著名。 18世紀,繞線管花邊幾乎遍及歐洲,品種大多為內衣或手帕、衣袖的鑲邊等。 19世紀末,歐洲繞線管花邊工藝傳入中國山東省。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煙台婦女開始學習用繞線管製作花邊。由於繞線管在當地俗稱棒槌,所以在中國便稱為棒槌花邊。 20世紀以來,棒槌花邊在歐美各國已衰落,而在中國都有所發展,主要集中於山東煙台和濰坊地區。

製作工藝

棒槌花邊製作有以下工序:①將花邊圖紙置於圓盤形草墊上。 ②將金屬別針扎刺在圖案的各部位,以固定編結的位置和方向。 ③在長約10cm、直徑約10mm的小棒槌上端纏以棉線,將線頭拉出,固定在圖紙的一定部位。棒槌的數量根據產品的規格和圖案而定,少則10多個,多則100多個。 ④手執小棒槌,根據圖案形狀,以別針為支點;將棉線進行扭絞、纏結,編織成花邊。不同的圖案要運用不同的編織技法。藝人們以手指操縱眾多棒槌,使其左右翻滾,上下跳躍,循序漸進,不斷變換位置,從而編織出各種圖案。編織技法有平織、隔織、稀織、密織等。 ⑤拔去別針,將花邊從草墊上取下,經過整燙,便成花邊單片。

品種和特色

棒槌花邊按產區和產品風格可分為青州府花邊和煙台棒槌花邊兩類。

①青州府花邊:產於山東益都、臨淄、廣饒等地。因益都古稱青州府,故名;又因以生產西式台佈和餐巾成套產品為主,所以又稱青州府大套。 1980年,青州府花邊從業人員約有10萬人。青州府花邊的編織技法以呈帶狀的“密龍”為主,以帶形的迴旋、穿插構成圖案。題材有花卉、禽獸、水果和神話人物等。花邊編成單片後,經過拼綴,組合成大規格的台佈、床罩。產品遠銷意大利、瑞士、美國、聯邦德國等10多個國家。青州府花邊線細工精,通體鏤空,風格富麗堂皇。

②煙台棒槌花邊:產於菸台地區,以棲霞縣為主要產區,所以又有棲霞花邊之稱(見圖)。 1980年以來,煙台地區從業人員約有12萬人。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煙台棒槌花邊主要品種是花邊單片,消費者買去後,自行鑲拼於服裝或台佈上,當時稱為件貨。 1950年以後,除生產件貨外,還拼綴成台佈、床罩、被套、枕套、盤墊、鋼琴罩、沙發套等產品,圖案以裝飾性花卉為主。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11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