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魯山縣

魯山縣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中西部,伏牛山東麓,東經112度14-113度14,北緯33度34-34度00之間,北依洛陽、南臨南陽、東接平頂山。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年均氣溫14.8℃,年均降水量1000毫米。全縣東西長92千米,南北寬44千米,總面積2432平方千米,總人口87萬人。現轄4個街道、5個鎮、14個鄉,鄭堯高速、太澳高速、311、207國道及省道S242線、S2​​31線縱橫全縣。堯山—中原大佛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畫眉谷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古建築有文廟及明代清真寺。基本概況

位於河南省中部,伏牛山東麓,沙河上游。北宋大詩人梅堯臣曾賦詩《魯山山行》描繪魯山美景:適與野情愜,千山高複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1]

1947年11月23日,魯山縣解放。屬平頂山市。位於東經112度14-113度14,北緯33度34-34度00之間,在河南省中部偏西,淮河水系的沙河上游,地勢西高東低,西、南、北三面環山,東與黃淮平原相連,最高海拔2153.1米,最低海拔90.1米。全縣轄5鎮15鄉,558個行政村,總人口87萬人(2006年末),縣境東西長90公里,南北寬44公里,總面積2432.32平方公里,縣城位於縣域中部偏東位置。 2006年,全縣財政收入首次突破2億元大關,達到2.26億元,在河南省108個縣(市)排序中由2003年的96位躍升到40位。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6300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2050元,增速連續數年居平頂山市前列。

本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7°C,年降水量為1000毫米,無霜期為209天。區內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為主的工業體系;經濟作物主要有芝麻、花生等。土特產有魯山綢、張良薑、黑木耳、核桃、中華獼猴桃等。柞蠶絲為傳統出口產品。魯山縣縣委、縣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施二次創業,憑藉豐富的旅游資源,著力打造旅遊強縣,全縣旅遊業紅火發展。魯山縣旅遊單體占平頂山市的57%,佔全省的6%,擁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原獨秀堯山——世界第一大佛中原大佛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畫眉谷景區、國家3A級旅遊景區好運谷、龍潭峽、堯山大峽谷漂流、昭平湖、秘洞等景區和優秀旅遊景區六羊山、堯山森海灣水上樂園、航空展覽館、十八垛、蝴蝶泉等景區和綿延百里的溫泉帶等旅游資源馳名中外。 [1]

歷史沿革

建置沿革

唐改縣名名魯山,因縣東北十八里有魯山。據《讀史方輿紀要》:“山高聳,回生群山,為一邑巨鎮,縣以此名。”

魯山縣歷史悠久,夏商時,魯山縣初稱魯縣,後改稱魯陽,春秋時屬鄭,後來隸楚。楚肅王三十年(公元前374年),魏伐楚取魯陽,魯陽屬魏,西漢置魯陽縣,歸南陽郡。三國時,屬魏,晉代,屬南陽國,南北朝永​​初年間,屬南朝宋。公元487年,北魏孝文帝南巡,改名山北縣,並置魯陽鎮。太和十八年(495),為荊州治所,又為廣州治所。太和二十二年(499)。兼魯陽郡治所。隋大業初(617),改名魯縣。唐武德四年(621),為魯州治所。貞觀元年(627),廢州,改魯縣為魯山縣,隸屬伊州。貞觀八年(634),屬汝州。至明洪武初,屬南陽府汝州。成化十二年汝州升為直隸州,魯山縣直至清末民初仍隸屬汝州直隸州。民國三年(1914),屬河南河洛道,民國二十一(1932)年到三十六年(1947),屬河南省第五行政區。 1949年後隸屬許昌專區(後改地區),1983年歸平頂山市轄,至今未變。

區劃沿革

1999年,魯山縣轄5個鎮、17個鄉:魯陽鎮、下湯鎮、梁窪鎮、張良鎮、張官營鎮、二郎廟鄉、土門鄉、馬樓鄉、瓦屋鄉、倉頭鄉、四棵樹鄉、觀音寺鄉、雞塚鄉、辛集鄉、張店鄉、趙村鄉、背孜鄉、昭平台庫區鄉、董週鄉、熊背鄉、滾子營鄉、瀼河鄉。

2000年,魯山縣轄6個鎮、16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822541人,其中:魯陽鎮57452人、下湯鎮32674人、梁窪鎮36951人、張官營鎮57017人、張良鎮52591人、堯山鎮19277人、趙村鄉24889人、四棵樹鄉15046人、雞塚鄉13311人、熊北鄉20924人、讓河鄉46400人、瓦屋鄉30147人、觀音寺鄉23505人、土門鄉8513人、背孜鄉14718人、倉頭鄉22317人、董週鄉54500人、張店鄉78552人、辛集鄉47341人、滾子營鄉64075人、馬樓鄉80617人、昭平台庫區鄉21724人。

2005年,魯山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土門鄉,併入背孜鄉管轄,背孜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5年12月31日,魯山縣轄6個鎮、15個鄉:魯陽鎮、下湯鎮、梁窪鎮、張良鎮、張官營鎮、堯山鎮;張店鄉、辛集鄉、熊背鄉、瀼河鄉、瓦屋鄉、趙村鄉、董週鄉、倉頭鄉、馬樓鄉、雞塚鄉、背孜鄉、滾子營鄉、觀音寺鄉、四棵樹鄉、昭平台庫區鄉。

根據河南省民政廳《關於撤銷魯山縣魯陽鎮調整張店鄉董週鄉行政區劃設立露峰等四個街道辦事處的批复》(豫民行批[2006]9號)和平頂山市人民政府的批复精神,魯山縣政府決定撤銷魯陽鎮,調整張店鄉、董週鄉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露峰、琴台、魯陽、匯源4個街道辦事處;將原魯陽鎮所轄區域以及張店鄉的詹營、董週鄉的五里頭等22個行政村劃入城區。

教育文化

教育

全縣擁有各級各類學校273所,其中:普通中學45所(高中6所、初中38所),普通中學在校學生40480人,其中女生18195人專任教師2797人;中心小學221所,學點197所,在校學生66939人,其中女生30457人,教職工4056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小學221所(含學點245個),在校學生75236人;聾啞學校1所。全縣共有教職工7158名,其中高中教師547名,初中教師2307名,小學教師4071名,幼兒園教師50名,特殊教育教師35名,進修學校教師45名,中心校103人。有一支結構合理,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

魯山古八景

(作者:翟紅本)  1.七律.魯山獨秀露峰山造化由來能用筆,平川散盡落明珠。春歸草淺連天碧,雨過雲閒起地烏。才訪孫郎會仙洞,又攜妻女上危途。當年鹿飲成詩處,西望山城見我廚。 2.七律.魯山古八景之琴台善政古琴台故壘殘階淺草披,登臨乃是一方箕。古琴廓外餘音遠,善政轄區民意熙。百姓免糧分補助,神州開放鑄根基。河清海晏和諧好,再建樓台正應期。 3.七絕.魯山古八景之南華夜月南華觀但從史冊覓南華,此地紅樓掛月牙。老道成仙騎野鶴,光陰無跡換人家。 4. 七絕.魯山古八景之大勝曉鐘大勝寺沙河北岸問村農,可否晨聞大勝鐘?指點堯山藏遠寺,金身巨佛四方從。 5.七律.魯山古八景之湯谷溫泉三湯泉雲鬟粉面桃腮啟,應問三湯有我田。一線溫池連百里,八方浴客聚全年。依依村舍農家飯,靄靄霧團林內泉。洗盡凡塵吟落葉,玉京酒店不思前。 6.七律.魯山古八景之沙瀼雙澄沙瀼河風向西南冬至冷,空山薄暮日融融。閒雲變幻披霞練,倦鳥鳴啼入洞中。瀼水赧羞原地等,沙河輾轉此時逢。展舒聚斂皆稱意,歷險經灘勇闖東。

7.五律.魯山古八景之黑山映月黑山頭黑山明月照,遁過漢兵員。  不是天行怪,原來勢使然。  侵河衝沃野,橫背斷平川。  爾臂開新路,風光近眼前。

8.五律.魯山古八景之商峪靈藥商峪山霧繞藏靈氣,結廬偕草青。  日昇商峪醒,世隱古風聽。  相望青條嶺,寄思碑刻亭。

詩餘知百藥,習字悼元靈。

旅游資源

優勢特色

魯山縣位於八百里伏牛山脈中,屬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縣,旅游資源豐富,景區景點眾多。旅游資源單體2378個,涉及8個主類,29個亞類,133個基本類型,占平頂山市旅游資源單體數量的56.6%,佔全省旅游資源單體數量的6%,且分佈相對集中,品位較高。先後投資開發了堯山(石人山)、昭平湖、中原大佛、畫眉谷、十八垛、六羊山6大景區,形成了“一山一水三條線”獨具特色的旅遊格局(一山指石人山景區,一水指昭平湖景區,三條線是指航空展覽館和秘洞山莊為主線的軍事文化旅遊線,以佛泉寺、文殊寺和農家樂民俗旅遊為主題的民俗風情旅遊線,以上湯、中湯、下湯為核心的溫泉沐浴旅遊線)。石人山蜿蜒崎嶇、層巒疊障、奇石怪狀,是伏牛山脈的主要核心景區,長期以來,由於地理複雜,許多景點隱蔽深山。八十年代,石人山以其獨秀從“深宮”中躍出,很快引譽國內外,成為聞名暇耳的風景旅遊勝地。

魯山縣人民政府經過幾年考察論證,很快又發現一批新的景點:石人山腳下新發現的畫眉谷、珍珠潭、十八朵、轉運谷、老婆寨、蒼頭古長城等一批新的山水旅遊景點,滿山覆蓋著原始森木,深邃幽靜,溝谷溪潭。瀑、潭、洞、崖、峰、澗、溝及山花、林果、雲霧、原始森林。

開發建設

河南省人民政府非常重視西部山區這條山水旅遊帶的開發與建設,投資新建的鄭州至石人山高速公路(鄭堯高速S88)已建成通車。魯山縣為了搞好這些新的景點建設,他們制定優惠政策,實行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籌措資金,建設各類安全設施,並且拓寬旅遊渠道,建立景區各類配套服務設施,同時對工作人員嚴明紀律,提高服務質量,決心使這條山水旅遊帶成為中外遊客遊玩的理想勝地。

以石人山為龍頭的魯山旅遊業已成為中原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旅遊熱線。客源市場拓寬到全國25個省市和地區,年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5000多萬元,旅遊總收入2.5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石人山景區先後被評為全省“十佳風景名勝區”​​、“十佳旅遊好去處”和“河南最美的地方”;、2002年,石​​人山景區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昭平湖景區被國家水利部批准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魯山縣榮獲“中國老區旅游資源開發縣”的稱號;2003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4A級景區;2011年晉升為5A級景區。 [2]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7.*.*)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