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穀子白髮病

穀子的主要病害,病原為穀子白髮病菌。病菌的侵染主要發生在穀子的幼苗時期。種子上沾染的和土壤、肥料中的卵孢子發芽後,用芽管侵入穀子幼芽芽鞘,隨著生長點的分化和發育,菌絲達到葉部和穗部。

為害症狀

白髮病是系​​統侵染病害,穀子從萌芽到抽穗後,在各生育階段,陸續表現出多種不同症狀:

(1)爛芽幼芽出土前被侵染,扭轉彎曲,變褐腐爛,不能出土而死亡,造成田間缺苗斷壟。爛芽多在菌量大、環境條件特別有利於病菌侵染時發生,少見。(2)灰背從2葉期到抽穗前,病株葉片變黃綠色,略肥厚和捲曲,葉片正面產生與葉脈平行的黃白色條狀斑紋,葉背在空氣潮濕時密生灰白色黴層,為病原菌的孢囊梗和游動孢子囊。這一症狀被稱為“灰背”。苗期白髮病的鑑別,以有無“灰背”為主要依據。

(3)白尖、槍桿、白髮株高60厘米左右時,病株上部2∼3片葉片不能展開,捲筒直立向上,葉片前端變為黃白色,稱為“白尖”。 7∼10天后,白尖變褐,枯乾,直立於田間,形成“槍桿”。以後心葉薄壁組織解體縱裂,散出大量褐色粉末狀物,即病原菌的卵孢子。殘留黃白色絲狀物(維管束),捲曲如頭髮,稱為“白髮”,病株不能抽穗。

(4)看谷老有些病株能夠抽穗,但穗子短縮肥腫,全部或局部畸形,穎片伸長變形成小葉狀,有的捲曲成角狀或尖針狀,向外伸張,呈刺猬狀,稱為“看谷老”。病穗變褐乾枯,組織破裂,也散​​出黃褐色粉末狀物。

(5)局部病斑苗期病葉“灰背”上產生的病原菌游動孢子囊,隨氣流傳播到健株葉片上,局部侵染形成葉斑。葉斑為不規則形或長圓形,初淡綠至淡黃色,後變為黃褐色或紫褐色,病斑背面密生灰白色黴層。老熟葉片被侵染後,形成褐色小圓斑,黴層不明顯。

產生灰背的病苗後期多形成白尖、白髮或看谷老,但也有的後來症狀消失而正常抽穗。也有的病苗前期不出現灰背,後期卻變為白尖、白髮或看谷老。 [2]

傳播途徑

病原菌以卵孢子混雜在土壤中、糞肥里或粘附在種子表面越冬。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用混有病株的穀草飼餵牲畜,排出的糞便中仍有多數存活的卵孢子。土壤帶菌是主要越冬菌源,其次是帶菌厩肥和帶菌種子。

穀子發芽時,卵孢子萌芽產生芽管,從胚芽鞘、中胚軸或幼根表皮直接侵入,蔓延到生長點,隨生長點分化而係統侵染,進入各層葉片和花序,表現各種症狀。穀子芽長3厘米以前最易被侵染。 [2]

發病條件

土壤溫濕度和播種狀況影響侵染和發病程度。幼苗在土溫11℃∼32℃都能發病,最適發病溫度為18℃∼20℃,最低為10℃∼12℃,最高為31℃∼34℃。土壤濕度過低或過高都不適於發病。在土壤相對濕度30%∼60%範圍內,特別是40%∼50%間,發病較多。

“灰背”上產生的大量游動孢子囊隨風雨傳播,重複進行再侵染,在葉片上形成局部病斑。但游動孢子囊侵染有分生組織的幼嫩器官時,也可產生系統侵染,在田間以分蘗分枝發病率最高。影響游動孢子囊再侵染的主要因素是大氣溫、濕度。游動孢子囊在夜間高濕時產生。氣溫低於10℃不產生游動孢子囊,20℃∼25℃時產生最多。游動孢子囊萌發最適溫度為15℃∼16℃,最低為2℃,最高為32℃。遭遇多雨高濕而溫暖的天氣後,再侵染髮生較

多。

白髮病的發生與栽培條件和品種抗病性也有密切關係。連作田土壤或肥料中帶菌數量多,病害發生嚴重,而輪作田發病輕。播種過深,土壤墒情差,出苗慢,發病也重。

穀子品種間抗病性有明顯差異。據中國國內鑑定,抗白髮病的種質資源主要分佈在中國北緯34°∼41°之間,亦即晉、魯、豫、陝諸省的溫暖多雨和低窪易澇地區。白髮病菌有致病性分化現象,存在多個生理小種。 [2]

防治方法

採用合理輪作、藥劑拌種和種植抗病品種等綜合措施進行防治。

(1)種植抗病品種穀子白髮病菌有不同生理小種,在抗病育種和種植抗病品種時應予注意。

(2)農業防治輕病田塊實行2年輪作,重病田塊實行3年以上輪作,適於輪作的作物有大豆、高粱、玉米、小麥和薯類等。施用淨肥,不用病株殘體漚肥,不用帶病穀草做飼料,不用穀子脫粒後場院殘餘物製作堆肥。在“白尖”出現但尚未變褐破裂前拔除病株,並帶到地外深埋或燒毀。要大面積連續拔除,直至拔淨為止,並需堅持數年。

(3)藥劑防治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或35%甲霜靈拌種劑,以種子重量0.2%∼0.3%的藥量拌種。或用甲霜靈與50%剋菌丹,按1:1的配比混用,以種子重量0.5%的藥量拌種,可兼治黑穗病。用甲霜靈拌種可採用乾拌、濕拌或藥泥拌種等方法,濕拌和藥泥拌種效果更好。土壤帶菌量大時,可溝施藥土,每公頃用40%敵克松3.75千克,摻細土15∼20千克,撒種後溝施蓋種。 [2]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54.145.*.*)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