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樺甸

樺甸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地處龍崗山脈北側,第二松花江上游,東界敦化,南臨靖宇、撫松、輝南,西接磐石,北與永吉、蛟河毗鄰。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已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樺甸市幅員面積達6624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幅員面積較大的城市之一。

基本簡介

樺甸市隸屬於吉林省吉林市的縣級市,樺甸市位於吉林省中部偏東南、松花江上游,轄區面積為6624.49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3.45%,是吉林省幅員面積較大的市(縣)之一。樺甸市東界敦化,南臨靖宇、撫松、輝南,西接磐石,北與永吉、蛟河毗連。絕對地理位置為東經126°16′-127°45′,北緯42°34′-43°29′。 [1]

地理位置

樺甸地處長白山區向松遼平原過渡的前緣,地勢起伏,東南、西北高,中間低,是典型的半山區。境內南樓山最高,海拔1509米,錯草溝屯地勢最低,海拔僅249米,高低相差達1155米。全市總的地貌結構特徵為“八分山林,一分田,一分草地、村屯、道路和水面”。

樺甸市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已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西距磐石67公里,北距吉林市110公里,距省會長春市240公里。到2004年末,已建成公路90條,通車里程1106.8公里,煙(筒山)白(山鎮)鐵路樺甸段92.5公里,有14個站、所。正在修建的長春―長白山國家一級公路穿境而過。

氣候特徵

樺甸市地處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一年四季明顯。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秋高氣爽,冬季嚴寒漫長。年平均氣溫3.9℃,最熱在7月份,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1972年,為36.3℃;最冷出現在1月份,極端最低溫度出現在1970年,為零下45℃。 10℃以上活動積溫多年平均2731℃,日照多年平均為2379小時,日照率為54%。年平均降水748.1毫米,且多集中在7至8月份。

歷史沿革

樺甸是古肅慎部族的故土,其後裔女真等部族相繼生息繁衍於此。

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粟末首領大祚榮受唐冊封為左驍衛大將軍、忽汗州都督、渤海郡王,後人專稱其為渤海,“渤海國”名稱由此而來。其子孫因襲唐朝典制,傳至十一世大仁秀、十二世大彝尊(835年)在轄境內完成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餘縣的建置,成為遼東盛國。輝發河故道南岸的蘇密甸子(粟末的音轉)系沖積盆地,平坦開闊,近山傍水,“為水陸之要衝”,境東有綿亙四十餘里的張廣才嶺為屏障,渤海國在此設長嶺府治,領瑕、河二州,建有具備府治規模的蘇密古城(即那丹佛勒城),是當時營州道上的重鎮。樺甸即渤海王朝長嶺府屬地。蘇密古城原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經國務院審核正式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8年1月29日)御批設縣,定名樺甸,為吉林府所轄。設治後,歷經清代、中華民國、東北淪陷及國民黨佔領時期,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行政區劃變動繁複,1988年5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改革開放以來,全市經濟與社會發展迅速,現已成為吉林省東部山區的經濟強縣(市)之一。

1945年10月,成立樺甸縣民主政府,劃歸吉合區行政委員會吉林地區管轄。樺甸縣駐樺甸鎮。 12月,成立吉林省政府。樺甸縣劃歸吉林省永吉地區管轄。將樺甸縣大蒲柴河村劃歸敦化縣管轄。改村為區,調整後,樺甸縣轄7個區:城關區、八道河子區、橫道河子區、公吉區、紅石砬子區、樺樹林子區、金沙區。

1946年5月,被國民黨軍隊佔領。民主政府撤出樺甸鎮,轉移至松花江以東地區,僅轄紅石砬子區、樺樹林子區(半個區)、橫道河子區。 1946年7月,歸吉林省吉南專區管轄(專署駐磐石)。國民黨於縣城設縣政府,轄1個鎮、4個半鄉。即:復興鎮、八道河子鄉、橫道河子鄉、公吉鄉、金沙鄉、樺樹林子鄉(半個鄉)。

1947年5月,樺甸縣獲得解放。東北民主聯軍收復樺甸全境,成立樺甸縣政府,下轄8個區:一區城關、二區公吉、三區紅石砬子、四區樺樹林子、五區橫道子、六區橫道河子、七區八道河子、八區金沙。

1948年6月22日,改為吉林省直轄縣。劃紅石砬子東部成立夾皮溝區,劃橫道河子區之常山、興隆一帶成立常山區,劃公吉區之蘇密溝、法特溝一帶成立煤窯區。加原有8個區,共計11個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樺甸縣政府更名為樺甸縣人民政府,劃出橫道河子區歸蛟河縣。劃出城關區之榆樹林及永吉區一帶成立城郊區。全縣仍轄11個區,並重新按序數命名。

1955年,樺甸縣人民政府更名為樺甸縣人民委員會。

1956年,成立3個鎮,即:樺甸、集廠子、夾皮溝,劃分為30個鄉。

1957年,仍保留3個鎮,樺甸鎮、集廠子鎮、夾皮溝鎮。將3個鄉調整為15個鄉。

1958年10月23日,將吉林省直轄的樺甸縣改為吉林市轄縣。成立12個公社:鋼鐵(即樺甸鎮)、夾皮溝鎮、八道河子、橫道河子、常山、金沙、樺樹林子、二道甸子、紅石砬子、大勃吉、蘇密溝、榆木橋子,實行政社合一,下轄138個管理區。

1959年,將夾皮溝西部之會全棧、興隆一帶劃出,成立白山鎮,將二道甸子公社併入樺樹林子公社,調整為3個鎮、9個公社。

1960年,從樺甸鎮分出14個大隊成立城郊公社。調整後,樺甸縣轄3個鎮,10個公社。

1961年,將榆木橋子公社並人八道河子公社。將原二道甸子公社轄區由樺樹林子公社劃出。成立二道甸子公社。調整後,樺甸縣仍為3個鎮、10個公社。

1962年.將原榆木橋子公社轄區,重新由八道河子公社劃出,成立榆木橋子公社;由城郊公社分出3個大隊成立北台子公社,由大勃吉公社分出55個屯成立二道河子公社。調整後,共計13個公社。

1964年,由夾皮溝分出6個大隊成立老金廠公社。 1965年,將二道甸子公社改設二道甸子鎮,同時成立木其河公社。

1966年1月lO日,設立永吉專區,將樺甸縣劃歸永吉專區管轄。

1968年,撤銷樺甸縣人民委員會,成立樺甸縣革命委員會,各公社管委會及黨委也統一改稱革命委員會。

1969年2月23日,撤銷永吉專區,樺甸縣改為吉林市轄縣。將二道甸子鎮與木其河公社合併。稱二道甸子公社。調整後,樺甸縣轄3個鎮、14個公社。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2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