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寧安

寧安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鏡泊湖濱、牡丹江畔,她以古老、秀麗、富饒聞名於省內外。全市幅員面積7924平方公里,總人口44萬,東與穆棱市毗鄰,西與海林市交界,南與吉林省汪清縣、敦化市接壤,北與牡丹江市相連,距哈爾濱市320公里,距牡丹江市23公里。

基本概況

城市簡述

寧安市寧安市隸屬於黑龍江省的縣級市。是一個古老、美麗、富饒的城市。美麗的鏡泊湖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寧安的版圖上。寧安是一座積澱厚重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是當今世界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都城遺址;妙境迭出的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鏡泊湖,堪稱“塞北一絕”;鬼斧神工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火山口地下森林,蒼松古椴,碧冠如雲;神奇莫測的火山熔岩洞,令人嘆為觀止;具有滿族民族特色的渤海風情園,令遊人流連忘返,夢繞魂牽。

農業概況

寧安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盛產水稻、大豆、小麥、玉米、瓜菜、烤煙等糧經作物和人參、松茸、薇菜、蕨菜、猴頭,榛蘑,松蘑,木耳等山野產品,享有“塞北小江南”美譽。其中曾是唐代貢品的響水大米,以粒白如玉,米香四溢馳名中外。

工業概況

寧安工業基礎雄厚。綠色食品、環保能源、新型材料、醫藥化工等支柱產業正在崛起。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大批具有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力的食品另工和生物製藥企業,形成獨具特色的地方工業體系。草原興發、玄武岩纖維、生物製肥、鏡泊湖米業等一批有巨大發展潛力的企業,以其較高的知名度和名優產品名揚大江南北。

城市建設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近三年來,圍繞提升城市品位和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大力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一座園林式、開放型、現代化的城市初具規模。寧安市先後榮獲全國文化先進市(縣)、全國烤煙生產先進市(縣)、全國科技先進市(縣)、全國文明村鎮建設先進市(縣)、黑龍江省歷史文化名城、黑龍江省綜合經濟實力“十強”縣等數十項殊榮。

    

歷史沿革

寧安,原名“寧古塔”。清初流人方拱乾撰《絕域紀略》載:“相傳當年曾有六人坐於阜,滿呼六為寧公、坐為特,故曰寧公特,一訛為寧公檯,再訛為寧古塔矣。”新編《寧安縣志》稱:“'寧古'為滿語,漢譯為'六'或'六個','塔'是滿語'特'的訛音,漢譯為'居址',合譯'六居址',是指當時寧古塔地面上的六個大部落而言。”

寧古塔是滿族的祖居地之一。漢晉為北沃沮之地,南北朝屬勿吉,隋初稱靺鞨。公元69 8年(唐聖曆元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據東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市境內),建立震國,仍稱靺鞨,史稱“舊國”。 713年(唐開元元年),唐朝玄宗皇帝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遂去靺鞨號),以其轄區置忽汗州,授其都督實職,亦稱“渤海都督”。 755年(唐天寶十四年),渤海三世王大欽茂從“舊國”遷都於上京龍泉府(忽汗城,今渤海鎮),歷時171年。遼屬東京道,金屬胡里改路,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屬奴兒乾都司阿速河衛。清初,1653年6月(清順治十年五月),設置寧古塔昂邦章京。 1662年(清康熙元年),將寧古塔昂邦章京改為“鎮守寧古塔等處地方將軍”。將軍衙門始駐寧古塔舊城(今海林市舊街鄉古城村),後因水患和為抗擊沙俄用兵需要,1666年(清康熙五年),於牡丹江邊覺羅城西南5里處修築新城(今寧安鎮)。新城告竣後,將軍衙門從舊城遷至寧古塔新城,是清代邊外七大重鎮之一。 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寧古塔將軍衙門移駐吉林烏拉城,留協領薩布素鎮守寧古塔地方。 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薩布素升任寧古塔副都統,寧古塔正式設副都統衙門。 1727年1月(清雍正四年十二月),於寧古塔設置泰宁縣,隸屬奉天府,專理漢人民事,與專理滿人旗務的副都統同城治事;因距奉天府甚遠,領屬不便,1729年5月(清雍正七年四月)裁撤泰宁縣。 1903年1月11日(清光緒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奏准,於寧古塔副都統轄區的三岔口(今東寧縣三岔口鎮)設置綏芬廳,同年3月(清光緒二十九年二月)委官試署。 1909年6月2日(清宣統元年四月十五日),將綏芬廳升改為綏芬府,移駐寧古塔城。隸屬吉林省東南路道。與此同時,裁撤寧古塔副都統。 1910年5月(清宣統二年四月),以府治移駐寧古塔城,就寧古塔取義,改為寧安府。中華民國成立後,1913年3月,將寧安府改為寧安縣。 1914年6月,隸屬吉林省延吉道。 1929年2月,撤銷道的建制,改由吉林省直轄。是時,全縣總人口17萬餘人,為一等縣。東北淪陷後,初隸吉林省,1934年12月劃歸濱江省, 1937年7月劃歸新設之牡丹江省管轄。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4月,寧安縣隸屬綏寧省管轄。同年8月,將縣境北部的新安鎮、海林、橫道河子等地區劃出,設置新海縣(縣址海林街)。同年10月,撤銷綏寧省,改隸牡丹江專區。 1947年5月,將世環鎮、鏡泊、沙蘭等地區劃出,設置鏡泊縣(縣址世環鎮)。同年10月,隸屬牡丹江省。 1948年7月,撤銷牡丹江省,劃歸松江省管轄。同年10月,撤銷鏡泊縣,併入寧安縣。 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併後,由黑龍江省直轄。 195 6年3月,設立牡丹江專區,將寧安縣劃歸牡丹江專區管轄,同時將原海林縣西部地區劃歸寧安縣管轄。 1960年1月至1962年9月,曾將寧安縣劃歸牡丹江市領導。 1962年10月,將原海林縣併入寧安縣和林口縣的行政區域劃出,恢復海林縣。 1983年9月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牡丹江地區,實行地市合併,寧安縣再度劃歸牡丹江市領導。

1992年,寧安縣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張廣才嶺和老爺嶺之間的牡丹江上游谷地。東鄰穆棱縣,東南與吉林省汪清縣接壤,西南與吉林省敦化市毗連,西與海林市以分水嶺分界,北抵牡丹江市。縣境南北長約100公里,東西寬約140公里,總面積7856平方公里。 1992年底,全縣共轄19個鄉、鎮,其中建制鎮6個、朝鮮民族鄉3個;全縣總人口43.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7萬人。在總人口中,滿、朝鮮、回、蒙古等少數民族人口約佔19% ,其中滿族和朝鮮族分別佔總人口的8.8%和7.8%。縣政府駐地寧安鎮。 (以上摘自《黑龍江省志·地名錄》)

鏡泊湖市 黑龍江省擬設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寧安縣境內。鏡泊湖是國家重點名勝風景自然保護區之一。為了加強自然保護區的管理,1986年7月1日,國務院批准,將寧安縣西南部鏡泊湖地區(包括鏡泊鄉、杏山鄉、沙蘭鎮山區的小北湖林場和爾站地區、渤海鎮的1個街道及8個村)劃出,設置鏡泊湖市(縣級),市政府駐渤海鎮。由牡丹江市代管。但因某些意見不一致,市的建制未正式設立。 1987年11月27日,國務院根據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的請求,同意撤銷鏡泊湖市的建制,原擬劃歸鏡泊湖市管轄的行政區域仍歸寧安縣管轄。 [1]

行政區劃

1985年,寧安轄寧安、渤海、東京城、石岩、海浪、沙蘭6個鎮;范家(已撤銷)、

自然資源

林業資源

森林是寧安市境內的主要自然資源,林地面積832萬畝,森林覆蓋率為52.6%,活木蓄積量4286萬立方米。境內樹種多,既有凍土帶的樹種偃松、岳樺,也有亞熱帶的樹種黃菠蘿、水曲柳,還有大量的珍貴樹种红松、雲杉和冷杉,擁有國內最大的、被稱為“綠色明珠”的紅松母樹林。寧安市森林資源富饒,林木的綜合利用和林副產品的精深加工領域投資收益前景遠大。東京城林業局和寧安林業局所轄23個林場,年木材採伐量50萬立方米,為木材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2]

礦藏

寧安礦產資源較豐富,已發現的礦產有煤、泥炭、油頁岩、鐵、金銅、鉛鋅、鈾、大理岩、火山灰(渣)、陶瓷粘土、水泥由粘土、磚瓦粘土、水晶、鉀長石、石榴石、寶石、磷、鑄石玄武岩、石材花崗岩及礦泉水等27 種。其中鐵、磷、大理岩、水泥團粘土、褐煤及泥炭7 種礦產已探明有一定儲量,部分礦產已有不同程度開發利用。此外,鑄石用玄武岩及式花崗岩石材等礦產資源也相當豐富。按礦產規模來說,寧安市共有各類大、中、小型礦產11 個,各類礦地共68 處。已成為市經濟支柱之一。

歷史名人

馬駿

馬駿,寧安人,回族。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革命家,“五四”運動中的學生領袖,曾帶領京津學生大鬧天安門而被譽為“馬天安”,是周恩來、鄧穎超同志的親密戰友。

1920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9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奉調回國。擔任北京市委​​書記兼組織部長,負責重建北京市委,同年12月3日不幸被捕,1928年2 月15日在北京英勇就義,年僅33歲。

寧安市江邊帶狀公園中建有馬駿紀念館,館名“馬駿紀念館”為鄧穎超親題。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119.*.*)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