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累西腓

累西腓市(葡萄牙語:Recife)位於大西洋沿岸,是伯南布哥州的首府,巴西第五大城市,也是巴西東北部最大城市。大都會面積2,768平方公里,人口414萬(2010年),佔全州人口的約50%。累西腓有500年的歷史,自古就是巴西對外交流的窗口。

城市簡介

累西腓(Recife),巴西東北部港口城市,歷史名城、巴西重要的海、空軍基地,伯南布哥州首府。位於南美大陸東端的布朗庫角南部。市區由大陸、半島和1座島嶼組成,並被眾多的河流和渠道縱橫分隔,有鐵橋和石橋相連。有巴西的威尼斯之稱。市區面積209平方千米,人口約150萬(2011年),大累西腓面積2210平方千米,人口約320.5萬。大多數為歐洲人後裔,亦有非洲人、美洲印第安人和相當數量的混血兒。宗教以天主教為主。

氣候炎熱潮濕,最高氣溫32°,最低氣溫17°,年平均氣溫24℃,且有信風調劑。年均降水量1760毫米,且集中於3∼8月。

內地農牧業產品豐富。工業有紡織、製糖、食品、捲菸、榨油、化學、水泥、冶金、造船等部門。為現代化優良海港,有珊瑚礁屏障,能停泊遠洋巨輪,輸出蔗糖、棉花、植物油、穀物、水果、皮革、西沙爾麻等。為鐵路、公路交通樞紐。有國際機場。

城市大陸部分為文化和住宅區,島嶼為商業中心,有第一流的影院和飯店;半島為港務區,有殖民時代的精美建築,寬敞的街道旁有銀行和領事館;外圍城鎮為工業區,鐵路、公路、航空交通發達,建有國際機​​場。市內有該國各大銀行分行和美國、法國、意大利公司。高等院校有伯南布哥聯邦大學、聯邦工業大學和工教大學等、醫療機構包括40多所醫院和療養院。其他文化設施有研究所、博物館、動植物園和教堂等。附近有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海灘等旅遊勝地。為橫貫大西洋的海底電纜終點站。

歷史淵源

累西腓一詞源於葡萄牙語“礁石”。始建於1548年,原為葡萄牙伯南布哥轄區首府奧林達的小港口。 1561和1595曾受法國海盜和英國人襲擊。

1630∼1654年被荷蘭佔領,作為其殖民地的首府。其後成為沿海甘蔗種植園地帶及其內地農牧區的貿易中心。

1709年設市。

1823年正式成為州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利用當地交通發達、內地農牧產品豐富及附近地區廉價勞動力眾多等有利因素,在郊區發展多種工業,大累西腓範圍迅速擴大,人口由1950年的51.2萬增至1970年的106.1萬。

地理位置

累西腓交通圖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南美大陸的最東點布拉塔角附近,距伯州蘇阿佩港僅47公里。蘇阿佩港是新建綜合性港口,是巴西東北部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能停泊遠洋巨輪,可以裝卸油料、液化氣、散裝物資和集裝箱貨櫃。這裡距歐美,南非及阿根廷主要港口幾乎等距(約4000海里左右),加之這里水源充足,經聯邦政府批准,蘇阿佩港正在被開闢為工業加工區。

經濟產業

累西腓累西腓港灣優良,有珊瑚礁作防浪屏障,入港天然航道寬260米,深10米。港口設施現代化,碼頭總長3062米,能停泊吃水9.5米的遠洋巨輪。輸出蔗糖、棉花、植物油、穀物、西沙爾麻、肉類、皮革、水果等。巴西東北部陸上交通樞紐,鐵路和公路由此呈扇形通往東北部各州。有國際機場。橫貫大西洋的海底電纜終點站。主要工業有紡織、製糖、食品、罐頭、煙草、榨油、化學、修船、水泥、玻璃、冶金等,電力主要由聖弗朗西斯科河上的保羅·阿方索水電站供應。有大學、研究所、博物館、動植物園和教堂。半島為港務區,島嶼為商業中心區,大陸部分為住宅、文教區,外圍城鎮為工業區。

合作交流

廣州市張廣寧市長與累西腓市長簽署協議書2007年10月,廣州市與累西腓市正式建立友好城市關係。

2002年6月

廣州市市長林樹森率市政府代表團訪問累西腓,拜會該市市長若奧·保羅·利馬·埃·席爾瓦先生。

2004年2月

伯南布哥州副州長何賽·費羅先生及中巴外貿聯合總會秘書長古裕宏一行7人訪穗,拜會了廣州市副市長李卓彬。

2004年6月

廣州市南美工作小組訪問累西腓,拜會累西腓市副市長盧西亞諾·羅伯特·羅薩斯博士和伯南布哥州副州長何賽·費羅先生。小組還考察了伯州蘇阿佩港口工業複合區。

2007年10月21日—22日

巴西累西腓市市長若奧·保羅·利馬·埃·席爾瓦率政府及經貿代表團一行12人訪問廣州。 10月22日上午,張廣寧市長在花園酒店會見了席爾瓦市長一行。並與席爾瓦市長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州市與巴西聯邦共和國累西腓市建立友好城市關係協議書》,累西腓市正式成為廣州市的第20個友好城市。

在穗期間,政府代表團一行還參觀了友城廣場、雲台花園、越秀公園等;經貿代表團拜訪了環保、城建、金融等部門,開展對口交流。

南美糖罐

甘蔗撐起“糖罐”歷史

殖民者為當地的印第安人帶來了災難,但是卻也為累西腓帶來了繁榮。片片甘蔗林形成了“南美糖罐”,也撐起了累西腓的歷史。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5.*.*)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