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永嘉縣

永嘉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北岸,東鄰樂清、黃岩,西連青田、縉雲,北接仙居,南與溫州市區隔江相望。總面積2674平方公里,人口78.92萬,下轄8街道,10鎮。素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泵閥之鄉”,“中國鈕扣之都”,“中國玩具之都”的美稱!

永嘉歷史悠久。漢順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始建永寧縣,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稱永嘉縣,取“水長而美”之意,也是溫州地區文化的起源地。永嘉概況

永嘉縣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夏、商、週為甌地。春秋時期屬越國,戰國時入楚。漢高祖時屬閩越,惠帝三年(公元前192)至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屬東甌國,國都在今永嘉縣甌北鎮江北,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屬會稽郡回浦縣,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為章安縣東甌鄉,順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縣東甌鄉置永寧縣屬會稽郡。三國吳太平二年(257)改屬臨海郡永寧縣,東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分臨海郡置永嘉郡,改屬之。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恢復永嘉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廢永嘉郡置東嘉州,隸括州總管府,析永嘉縣之楠溪、西溪兩鄉置永寧縣。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廢東嘉州重隸於括州,永寧併入永嘉縣。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從括州析永嘉、安固兩縣置溫州,治永嘉。唐武后載初元年(689)析永嘉置樂成縣後,永嘉縣轄境歷五代、宋、元、明、清不變。 [1]

永嘉縣[2]下轄8個街道、10個鎮,912個行政村,總人口96.04萬人,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稱。永嘉縣還是“中國泵閥之鄉”、“中國烏牛早茶之鄉”、“東方鈕扣之都”中國長壽之鄉。 [3]

歷史悠久 人傑地靈

永嘉歷史悠久,文化薈萃。漢代惠帝三年所建的東甌國,定都在永嘉境內。隋文帝開皇9年設永嘉郡,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歷史上書法大家王羲之和山水詩鼻祖謝靈運曾任永嘉太守。文學史上有南宋詩壇獨樹一幟的“永嘉四靈”,哲學史上有倡導務實理財治國的“永嘉學派”,戲曲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永嘉崑劇”,都給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永嘉是紅十三軍的誕生地和浙南游擊隊的重要根據地,使這片紅色的土地以不朽的功績名垂青史;和平建設年代,永嘉開創全國包產到戶之先河,比全國農村普遍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整整早了二十年;改革開放年代,永嘉人又敢為天下先,應用市場機制在橋頭這個窮山溝裡創建聞名中外的東方鈕扣市場,成為“溫州模式”的重要典範。

資源富饒 區位優越

永嘉屬於亞熱季風氣候,四季溫和,雨量充沛,十分適宜於多種農作物和動植物的生長繁育。境內生物資源種類繁多,僅國家級保護動植物就達數十種;水能資源可開發為25萬千瓦;礦產資源豐富,鉛、鋅、鉬、錳等有色金屬探明儲量均在5000噸以上;許多名特優農產品久負盛名,特別是烏牛早茶和早香柚已經連續多屆獲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號稱“淡水魚之王”的香魚也盛產於楠溪江。

永嘉交通便捷,設施齊全,擁有水、陸、空立體交通網,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 104國道和330國道線穿境而過,溫州大橋、東甌大橋、甌江大橋、甌江五橋把永嘉沿江五大經濟強鎮與溫州直接相連,萬噸級深水良港海運直達福州、寧波、上海、大連等沿海諸港,溫州機場距離永嘉縣城僅60公里,同時直通仙居腹地的41省道正在建設中,規劃中的鐵路腹線也將動工興建。

山水秀麗 風光旖旎

楠溪江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方圓600多公里,南距溫州市區僅23公里,東與雁蕩山風景名勝區毗鄰。楠溪江融天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於一體,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灘林美而名聞遐邇,是我國國家級風景區中唯一以山水田園風光見長的景區。

楠溪江的奇岩險峰,星羅棋布,美不勝收,有絕壁奇觀太平岩,深潭凝碧三角岩,天然盆景獅子岩,九丈奇峰朝天龜,溪中天柱石桅岩,崢嶸入雲十二峰,屯兵紮營南崖寨……這些奇岩險峰,多生幽洞,清雅幽致,奇妙無窮,無處不引人入勝,使人流連忘返。

風韻獨具的楠溪江,至今還遺存著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唐宋元明時期的古塔、橋樑、路亭、牌樓和古戰場;保存著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寶”以及陰陽風水構思而建築的古村落;留存著大批完整的宗譜、族譜等,這些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可以使我們了解永嘉古代“耕讀社會”和“宗族社會”的梗概。

千帆競發 鑄造輝煌

2012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260.8億元,同比增長8.7%;財政總收入35.55億元,同比增長10.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6.3億元,同比增長5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57億元,同比增長11.4%;外貿出口總額5.1億美元,同比增長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3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549元,同比分別增長9.1%和11.4%。實現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5%,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3%和6%。

農業發展勢頭良好,全縣形成了烏牛早茶、碧蓮早香柚、東皋紅柿、上吳枇杷、沙崗粉乾等八大農業品牌,其中“烏牛早”和“早香柚”兩大品牌已在全國叫響,2000年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烏牛早茶之鄉”。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認真實施扶優扶強的“巨龍工程”,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形成了甌北泵閥、橋頭鈕扣、橋下教玩具、黃田小五金等工業生產基地。同時加大技改、創名牌和新產品的開發力度,促進企業上規模上檔次,培育了奧康、報喜鳥、紅蜻蜓、蜘蛛王、伯特利、良精、日泰、宣達等一大批名牌企業。

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實現了鄉鄉通公路,85%以上的村通上了機耕路;村村通程控電話和通電,85%以上的行政村通自來水,98%以上人口吃上安全水;一批關係永嘉跨世紀發展的重點工程,如溫州大橋、東甌大橋、金溪水電站等都相繼竣工,楠溪江水利樞紐工程、甌北至溫州遂道、三江圍墾等重大建設項目正在建設之中。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09年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2011年又實現了鄉鄉脫貧,中國東部地區最後一個貧困縣成為歷史,浙江實現了無貧困縣的歷史性的一步。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黨的建設不斷加強,教育、科技、衛生等各項事業有了很大發展,成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省科技進步先進縣。

歷史沿革

“永嘉”二字,是“水長而美”。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廢永嘉郡置處州,改永寧縣為永嘉縣,縣沿郡名。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恢復永嘉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廢永嘉郡置東嘉州,隸括州總管府,析永嘉縣之楠溪、西溪兩鄉置永寧縣。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廢東嘉州重隸於括州,永寧併入永嘉縣。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從括州析永嘉、安固兩縣置溫州,治永嘉。唐武后載初元年(689)析永嘉置樂成縣後,永嘉縣轄境歷五代、宋、元、明、清不變。

民國37年(1948),溫溪、石染、西嶴3鄉劃給青田縣。

1949年5月,永嘉縣全境解放。以甌江為界南置溫州市,江北縣境置雙溪縣,治巖頭鎮。

9月21日,雙溪縣復稱永嘉縣,移治楓林鎮,翌年6月遷治羅浮龍橋,12月21日遷治溫州市區九山。

1950年5月,將原屬溫州市屬的梧埏、永強、三溪、藤橋4個區劃歸永嘉縣。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5.*.*)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