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冒頂片幫

冒頂片幫是指礦井、隧道、涵洞開挖、襯砌過程中因開挖或支護不當,頂部或側壁大面積垮塌造成傷害的事故。礦井作業面、巷道側壁在礦山壓力作用下變形,破壞而脫落的現象稱為片幫,頂部垮落稱為冒頂,二者常同時發生。兩者常同時發生人身傷亡事故,統稱為冒頂片幫。適用於礦山、地下開採、掘進及其他坑道作業發生的坍塌事故。發生事故原因概括

在採礦作業中,最常見的事故就是冒頂片幫,約佔採礦作業事故的40%以上。

分析該類事故的原因主要是:

採礦方法選擇不合理,頂板管理方法不當

如採場佈置方式與礦床地質條件不適應,採場階段太高,礦塊太長,頂幫暴露面積太大,時間過長,加上頂板支護、放頂時間選擇不當,都容易發生冒頂事故。天井、漏斗佈置在礦體上盤或切割巷道過寬都容易破壞礦體及圍岩的完整,產生片幫事故。

作業人員疏忽大意,檢查不周

根據冒頂傷亡事故分析,只有極小部分的事故是由於較大型冒落引起的,大多數都屬於局部冒落及浮石傷人,且多發生在爆破後1∼2小時內。這是因為岩石受爆破的衝擊和震動作用後,有一些發生鬆動和開裂的岩石,稍受震動或時間一長馬上就會冒落。這時如果正好有人站在下面,將被擊中。所以在放砲後應加強對採場頂幫的檢查和處理。另外,在節假日前後或停工時間較長後,恢復生產時,也應加強對頂幫的檢查和處理。

處理浮石操作方法不當

由於處理浮石操作不當所引起的冒頂事故,大多數是因處理前對頂板缺乏全面、細緻的檢查,沒有掌握浮石情況而造成的。如操作時撬前面的,後面的冒落;撬左邊的,右邊的冒落;撬小塊的浮石,卻引起大面積冒落等。有時因為操作工人的技術不熟練,處理浮石時站立位置不當,當浮石下來時無法躲避而造成事故。也有一些事故是由於違反操作規程,冒險空頂作業,違章回收支柱而造成的。

地質情況變化,自然條件不好

如在採礦體中有小斷層、裂隙、溶洞、軟岩、泥夾層、破碎帶、裂隙水等等,都容易引起冒頂片幫,在開採中要特別注意。

地壓活動的影響

有些礦山在開採後對採空區未能及時有效地處理,隨著開採深度不斷增加,礦山的生產區域不同程度地受到採空區地壓活動的影響,容易導致井下採場和巷道發生大面積冒頂片幫事故。

主要措施

根據以上冒頂片幫事故發生的原因,預防冒頂片幫,避免傷亡事故的措施主要有:

1.根據礦床地質條件,合理選擇採礦方法和採場佈置。天井、漏斗等應佈置在礦床的下盤,避免破壞上盤,造成片幫。開採時,要嚴格按採掘順序,自上而下,由遠而近,有計劃的回採,盡量減少頂板暴露時間,加快採礦速度,縮短回採週期。

2.按照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作業,建立正常的生產秩序和作業製度,加強職工安全技術教育、培訓,提高職工安全防範意識和技術水平。

3.加強採場頂板觀察、檢查,加強頂板管理。

一方面根據已掌握的地質資料,加強現場頂板管理。同時要對採場礦岩情況經常進行檢查,及時掌握其變化規律,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發現岩石鬆軟時,應及時支護,盡量避免在空頂下作業。採場和附近作業點放砲後,應仔細地檢查採場頂幫的岩石和支護。檢查時人要站在安全的地方,由外向裡用尖頭長釬子或帶矛頭的長竹竿撬下鬆動的岩石。檢查處理完畢,再通知其他人員進入採場作業。

4.注意觀測頂板冒落預兆,防止發生大面積冒頂事故。大多數情況下,頂板冒落之前都會有些預兆,如頂板岩石下沉、支架發出爆裂聲、發生折斷;頂板岩石發出破裂和撞擊聲;頂板有岩石碎塊掉落,以及湧水、淋水量增大等現象。一旦發現採場有大面積冒頂的徵兆,應立即停止採場作業,馬上撤離作業區內的人員。

頂板冒落的觀測方法有木楔法、標記法、信號柱法等。木楔法就是在頂板裂隙中釘入一塊小木楔(或小金屬楔),如果頂板變形、裂隙增大,小木楔會自動落下或鬆動,說明頂板有冒落危險。標記法是將黃泥、油漆、水泥砂漿抹在頂板裂隙上,觀察其變化,也能反映出頂板變形情況。信號柱法是在採場每隔7∼10m用蘭根毛竹(或木柱)支撐在頂底板之間,如果發現毛竹(或木柱)壓裂,發出響聲,說明頂板下沉有冒落危險,應立即將人員撤離採場,然後製定安全措施進行支護。 (資料來源:湖北安全生產信息網)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06.*.*)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