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聞人姓

聞人是源自於中國的一個複姓。

基本介紹

複姓名稱

聞人

讀音

wén rén(ㄨㄣˊ ㄖㄣˊ)]

姓氏源流源於姬姓

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少正氏,屬於以世稱名號為氏。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大變革時期。五霸爭雄,大國兼併小國,奴隸起義反抗奴隸主的壓迫和剝削等激烈的階級鬥爭,反映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也揭開了中國歷史上儒法鬥爭的序幕。傳說,到了春秋晚期,魯國的孔子和少正卯兩個人都在開班講學:以孔子為首的儒家學說,主張“克己復禮”,維護奴隸主階級“禮治”的奴隸社會;而以少正卯為代表的法家學說,主張變法革新,建立新興地主階級法治的封建社會。後來听少正卯講學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包括孔子的學生也來了一部分,孔門出現了“三盈三虛”,氣得孔子大罵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 。少正卯在講學中很快成為了當時文人學士公認的“聞人”(名人)。後來,孔子當上了魯國的司寇,代行宰相職務,傳說他給少正卯加上了“聚眾結社,鼓吹邪說,淆亂是非”等罪名,把他捕殺了,並把他的屍體示眾三天。但少正卯變法革新的進步思想已經傳播開了,推動了奴隸制滅亡、封建制興起的浪潮,成為一代法家先驅。後來,新興建制地主階級的傑出代表秦始皇推行法制,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了中國大地,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制地主階級中央集權制的統一國家。

因少正卯是當時聲譽宏然、遠近聞名的人,被世人譽為“聞人”,所以在他的後代支庶子孫中有以先祖“聞人”之號為姓氏者,後再有省文簡改為單姓聞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1]

源於地名

出自春秋時期鄭國聞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聞邑,春秋時期鄭國之地,故址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南的滎陽市虎牢關一帶地區,亦稱汜水關、汜水鎮。

周定王姬瑜二十年(晉景公姬孺十三年,鄭襄公姬子堅十八年,公元前587年),晉景公因鄭國違盟投靠楚國,大怒之下出兵伐鄭國,連續擊敗鄭國軍隊,奪取了鄭國的聞邑,改為晉國的汜邑(今河南汜水),並一度包圍鄭國都城新鄭(今河南新鄭)。後鄭國得到了楚軍的協助才擊退晉軍,但聞邑已經收不回來了。失國的原聞邑之鄭國人,在成為晉國汜邑之民後,有以故邑“聞邑之人”名號為姓氏者,稱聞人氏,到了春秋後期有省文簡化為單姓聞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聞人氏、聞氏同宗同源。

源於姬姓

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太史左丘明,屬於以世稱名號為氏。戰國時期,魯國有一位著名的大夫,職掌太史,即左丘明,他撰著的《春秋左氏傳》流傳千古,至今也是人們考證春秋歷史的重要史料,因稱“古之聞人”、 “魯之君子”。在古代,“聞人”就是專指眾所崇敬的名人,世稱“聞人”者,在中國歷史上寥寥無幾。

左丘明,約公元前500∼前428/408年,一說其姓左,名丘明;一說其複姓左丘,名明;另有一說其姓丘,名明,“左”是“左史”之官職簡稱,左史重記事;春秋末期魯國人,是與孔子晚年同一時代的著名學者、史學家,也是儒家代表之一。左丘明的家族世代為史官,並曾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於週史”,他根據魯國以及其他各諸侯國的大量史料,以《春秋》位歷史背景,編著成了中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闢的編年史《左傳》,並參與編著了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成為中國歷史學家的開山鼻祖。 《左傳》重記事,《國語》重記言。左丘明的思想屬於儒家思想,在這兩部重要的著作中較多地反映了“民”的利益和要求。據著名學者劉向所著《別錄》佚文的判斷,左丘明的出生年代約與孔子弟子曾參及公孫龍相當,那麼左丘明在年齡上應為孔子的孫輩;而據《左傳》、《國語》二書對於歷史人物的稱呼上來看,可知左丘明當逝世於魯元公姬嘉在位時期,即周考王姬嵬十三年∼周威烈王姬午十八年(公元前428 ∼前408年)之間。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就是對士子們十分挑剔的孔子也對這位晚生十分推崇,曾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在左丘明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聞人”之名號為姓氏者,稱聞人氏,後再有省文簡改為單姓聞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聞人氏、聞氏同宗同源。 [2]

得姓始祖

少正卯。據《風俗通》上考證,少正卯,魯之聞人,是聞人氏的祖宗。聞人得姓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其老家魯國,即今山東省。傳說古代春秋時期,魯國有一位學都叫少正卯,他講學進,孔子的學生中都有不少人去聽講,他的名聲聞名遠近,於是文人學士們就給了他一個雅號,叫聞人。聞人的後代將此引以為榮,就以聞人為姓,世代相傳,因為只有這個姓,才能令人聯想起少正卯當年指點江山,議論古今,意氣風發,從學者如流的那種榮耀。而且少正卯與孔子後來矛盾極大,以聞人為姓,大約也是少正卯後代以少正卯的學術思想獨樹一幟為榮,望族居河內郡(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一帶),故聞人氏後人奉少正卯為聞人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佈

聞人氏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排列在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重排序為第四百十五位。傳說春秋時,魯國有大夫少正卯聚徒講學,幾次將孔子的學生都吸引過去,被眾人稱為“聞人”,意為讚許其知識淵博、才華出眾、聞名於世,後因與孔子政見不一,被當上魯國司寇的孔子以“危言亂政”的罪名處死,其子孫為繼承祖先的達名即以“聞人”為姓。也有一說魯國大夫左丘明是古之聞人,其後人有以聞人為姓的。聞人氏族人早期主要居住在山東地區,漢、唐時期逐漸西移河南洛陽,五代之後開始南下江蘇、浙江等地,並以河南郡為郡望。宋朝以後,聞人氏族人在浙江餘姚、金華、嘉定等地有少量分佈。

今浙江省的寧波市餘姚市、杭州市蕭山區、嘉興市、金華市,江蘇省宜興市、無錫市、南通市,湖北省的武漢市,山東省的德州市夏津縣,上海市,陝西省,安徽省的六安市、臨泉縣、太和縣、蚌埠市固鎮縣,台灣省的台中市,美國的舊金山市等地,均有聞人氏族人分佈。

歷史名人

聞人宏

字君度,浙江省嘉興人,二十歲人太學讀書,大觀年間進士,歷官通州司法、天台兵曹、宣城知縣、常州通判。有才名,善政,人高其德誼。著有《中興要覽》、《周官通解》、《經史旁闡》等。聞人詮:浙江省餘姚人,明朝著名哲學家王陽明的學生。聞人詮和王陽明有親族關係,是同輩,歲數小於王陽明,然在學業上是師生。聞人詮舉為進士後,嘉靖年間做了御史官,巡視邊疆,在山海關那一帶修了近千里的長城。校補有《五經》、《三禮》、《舊唐書》行世。

東漢臣。字定卿,沛國(今安徽宿縣西北)人。建寧元年(168)十一月以太僕代劉矩為太尉,翌年五月罷。三年(170)四月以太中大夫代郭禧復為太尉,次年三月以日食免。

聞人敻

南朝宋、齊時將領。祖籍吳興(今屬浙江)。年十七,結客報父仇,為高帝所賞,位至長水校尉。

聞人滋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7.*.*)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