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陶姓

得姓始祖

唐堯。上古聖帝。在其擔任部落首領之前,曾在今山東定陶西北居住,以製作陶器為職業,其地世稱為陶丘。另說堯帝少年智慧,十三歲時就助其兄摯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十五歲時又改封在唐,所以史稱陶唐氏。堯開創了禪讓製,死後把帝位禪讓給了沒有一點血緣關係的舜。堯賢明民主,為世所敬重。後世子孫或以技藝為氏,或以封地為氏,稱陶姓。他們尊唐堯為陶姓的得姓始祖。各支始祖

陶河清:字漣漪,號景山。宋開寶時授應天巡捕,從曹彬破賊有功擢滇州刺史,宋建隆元年庚申八月十五子時生,宋明道元年壬申七月初九已時沒,葬寧邑七都五區羅溪寺對岸山喻氏屋後子山午向碑墓記。配:陳氏,宋開寶八年乙亥二月初一未時生,宋天聖三年乙丑十二月二十午時沒,葬寧邑七都五區羅溪寺後山丙寅山申向。子一:岳降。 [1]

遷徙分佈

陶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零二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兩百四十六萬一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5 %左右。

歷史上陶姓的分佈與遷徙

先秦時,陶姓主要活動地在山東、河南地區;漢、晉時,陶姓已經發展到長江中下游等地;唐宋時,西北和西部陶姓非常活躍;明、清時,西部的雲貴川地區也有了陶姓足跡。

宋朝時期,陶姓大約有16.6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2%,排在第八十一位。陶姓第一大省是陝西,約佔全國陶姓總人口的27%。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陝西、湖南兩省,大約佔了49%的陶姓人群,其次分佈於廣西、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山西。全國形成了以西部陝晉、中南湘桂、東部贛皖浙蘇為中心的陶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陶姓大約有29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31%,排在第七十二位。明朝時期,浙江為陶姓第一大省,約佔全國陶姓總人口的25%。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西、江蘇,這三省陶姓大約佔陶姓總人口的59%,其次分佈於廣西、安徽、湖北、四川,這四省的陶姓又集中了26% 。

當代陶姓分佈與圖譜

當代漢族陶姓的人口200萬,為全國第一百零二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陶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態勢。陶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四省,大約佔全國陶姓總人口的40%,其次分佈於浙江、江西、重慶、雲南、四川、河南,這六省市的陶姓又集中了30%。安徽為陶姓第一大省,佔陶姓總人口的13%。全國形成了長江流域地區高比率陶姓分佈帶。在近600年間,陶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部和南部向華中回!遷成為陶姓遷移的主流。陶姓分佈很廣,但在人群中分佈不均衡。陶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浙滬、皖蘇大部、河南東南、湖北西部、江西北部、福建北端、雲貴桂、川渝南部、湖南西:南和東北部、廣東西北、青海東部、甘肅中部、黑龍江西南、吉林、內蒙古東部,陶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達到0.24%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5%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5.7%,該地區居住了大約60%的陶姓人群。在皖蘇北端、魯豫大部、川渝鄂大部、陝甘南部、寧夏、青海東南、新疆西北、廣東大部、海南西部、江西南部、福建中部、內蒙古東部、黑龍江東北、遼寧,陶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12%--0.24%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全國總面積的31.7%,該地區居住了大約31%的陶姓人群。

由上可知,陶姓最初是以山東定陶為發祥地。週以前,陶姓於史書不顯。春秋時才出現了第一位名載史冊的人物,即以節義傳論千古的女性陶嬰。春秋戰國時期,陶姓逐漸南移到今河南蘭考一帶,後經繁衍發展,形成了陶姓歷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濟陽郡。西漢時,有陶舍、陶青出仕長安,而陶青功封開封侯,子孫世襲其職並家於當地。兩漢時期,陶姓人逐漸南遷於江蘇、安徽一帶,並在長江之南落籍,如東漢徐州州牧、溧陽侯陶謙即為丹陽(今安徽宣城)人。魏晉南北朝時,中原士族大舉南遷,河南、山東陶姓開始南遷江浙,而原居蘇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贛。此期在江南一帶湧現出了不少陶姓名人,如東晉侍中太尉、鄱陽(今江西波陽)人陶侃,其後遷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著名詩人陶淵明即為其重孫。南朝宋孝昌相陶貞寶,晉安侯陶隆均為秣陵(今江蘇南京)人,後經不斷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眾,子孫昌盛的局面,於是後世陶姓以丹陽、潯陽為其郡望堂號。宋代以前,陶姓發展依舊以上述兩地為主源,在江南各地緩慢播遷,並有陶姓一支進入湖南。宋代時,陶姓在北方得以發展,陝、豫、魯、晉、冀等地均有陶姓人。南宋末年,江南一帶狼煙四起,陶姓有播遷於湘、鄂、閩、粵、桂之地者。明初,陶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江蘇、安徽、河南、河北、山東、北京等地,而兩湖之陶姓則隨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入居四川,進而播遷雲貴高原。清時,陶姓已廣布全國,並有渡海赴台,進而播遷海外者。如今,陶姓分佈以江蘇、上海、浙江三省為多,三省陶姓約佔全國漢族陶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陶姓由山西洪洞縣徙今河南省滑縣東南唐莊,後南移上官村,二處均有墳墓,後遷今址,與穆為鄰。始祖陶四老,因年深無考,不知是幾世祖也,世稱其仁德忠厚,生五子榮、貴、敬、皋、能。生息繁衍​​吾陶氏數代子孫,名陶家。據家譜記載,現省內各地、東三省、山東、山西、河北、安徽等地均有本村陶氏子孫,其中山東故城有1500人,長垣縣城南600餘人。陶氏祖墳完好,家譜齊全,全村現有十一世至廿五世陶氏子孫。

歷史名人

古代

陶 範

(七世),隆慶舉人,仕至兗州通判。

陶 侃

陶侃(259-334),字士行(或作士衡),漢族,本為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後徙廬江尋陽(今江西九江西)。中國東晉時期名將,大司馬。初為縣吏,漸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興元年(313),任荊州刺史。後任荊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諸軍事。他精勤吏職,不喜飲酒、賭博,為人稱道。是我國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曾祖父。

陶淵明(陶潛)

陶淵明(約352年—426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 、《歸去來兮辭》、《閒情賦》等。

陶弘景

(456年∼536年),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先江蘇南京)人。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思想家、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卒諡貞白先生。南朝南齊南梁時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陶謙

(132-194),字恭祖,丹楊(治今安徽當塗東北)人。漢末群雄之一,官至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

陶澍

(1779-1839)字子霖,號雲訂,湖南安化人,清代大臣,官至宮保尚書、太子少保,著有《印心石屋文集》、《陶桓公年譜》、《陶淵明集輯註》、《靖節年譜》、《蜀輶日記》等

陶 窳

(1657—1719)字甄夫,號楚江陶者,巴陵(今湖南嶽陽)人,工詩文,精書、畫,能篆刻。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9.*.*)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