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唐姓

唐姓,在中國《百家姓》中排名64位。在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均有分佈。在韓國分佈在江原道,京畿道以及忠清南道。在日本分佈在九州,本州一帶。唐姓是中國姓氏排行26位大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65%,唐姓遍布天下。今唐姓以四川、湖南、貴州、山東、安徽、廣西等省區居多,這6省唐姓佔全國唐姓人口60%。姓氏簡介

《說文》:“唐,大言也。” 構成漢族唐姓來源主要有三支:姚姓、祁姓、姬姓。第一支出自祁姓,有4000多年曆史。第二支是姚姓子孫衍生的唐姓,第三支是外族姓政唐姓。包括漢時南蠻,三國時羌人,元朝西域人的唐姓,清朝滿洲八旗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等氏族。當代唐姓的人口已達1600餘萬,為全國第16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16%。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湖南、四川、湖北、重慶等地,大約佔唐姓總人口30%。唐姓人口在北方諸省的比例大約在0.65,在南方比例大約1.2%左右,而在四川、重慶、湖南、湖北比例在2.4%。唐姓的郡望主要有晉陽、魯國、北海、晉昌等。唐的堂號除了與郡望名相同外,重要的堂號有禪讓堂和聖仁堂。

【唐氏孟權公後裔群】:郡號:晉昌郡;堂號:桐封堂;唐孟權後裔,其後裔居於廣西全州/灌陽、四川廣安岳池、四川綿陽、四川安縣河邊、四川閬中、重慶合川等地。字輩:孟孔叔梓彥,永誌唐德守;元良啟世昌,禮義承繼祖;榮華(福/發/興)萬方,孝友傳家寶;忠賢輔國章,天倫全克備,富貴耀桐莊;這支屬於宋朝“五豸唐門”唐肅、唐詢、唐坰後裔。

《說文》:“唐,大言也。”指言語誇誕不實之意。帝堯號陶唐氏,應是以燒陶為業的部落之首領。而“唐”的甲骨文和商代青銅器銘文中的字形,好像在陶之上有一個枝條編織的蓋子,為了在內煮物時,不會因湯沸而翻滾出外。湯沸時,聲響大,故唐與湯音義可通。而後人在字典中所解釋的唐字,已經失去了唐的本義,而引申“聲響大”為“說大話”之意了。但是,唐作為地名和姓氏,它仍舊保留了本義。唐氏族與陶唐氏有關,唐即以陶器煮湯之意,說明這個氏族已經用熟食代替了野蠻的生食,是文明的進步,也即原始社會所稱的陶唐孝。陶唐氏族是以製燒陶器的職業作為氏族名和族徽的,進而發展深化出陶、唐、湯、盪等相應氏族和新的族徽。唐氏族所在的地就稱唐,最終形成唐國和姓氏。

唐[唐、啺,讀音作táng(ㄊㄤˊ)]

世界唐氏宗親總會

世界唐氏宗親總會由大唐青年聯合會、唐氏文化研究會、唐氏企業聯盟組建而成,又稱“三會”。

大唐青年聯合會

2012年7月21日上午大唐青年聯合會於中國湖南長沙岳麓山成立。

本會的宗旨:團結奮進、敢為天下先、教育興族、實業興邦。

為建設世界唐氏而努力奮鬥。

(一)團結:愛國愛族、互幫互助;

(二)教育:搭建全球唐氏青年交流與學習的平台;籌備成立大唐商學院為唐族培養培養唐氏“德、智、體、眾”兼備的優秀人才。

(三)實業:秉承洋務運動先驅唐挺樞:“敢為天下先”的優秀品德,努力發展唐氏實業,發展唐氏金融業;

(四)扶弱:幫扶唐氏和社會各界弱勢群體;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

(五)文化: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挖掘弘揚唐氏家族文化和傳統美德;

(六)交流:與不同姓氏、民族青年交流、建立友好關係。

第四條 本會的活動地域:全球

唐氏文化研究會

唐氏文化研究會由“中華唐氏宗族文化研究會”發起成立,是由中國和海外唐氏族人尋根問祖,世系源流、家乘譜碟研究,“唐氏文化研究會”和海內外學術交流的群眾性學術研究組織,他負有指導編寫各地唐氏族譜,研究和保護唐氏文化遺產,宗親聯誼,凝聚鄉情、親情、友情,團結協作,解決唐族事務,唐氏企業家信息交流、團結協作、孝慈友愛、興族作貢獻的職責。 [1]

唐氏企業聯盟

唐氏企業聯盟由“中華唐氏企業聯盟戰略研討會”發起成立。

姓氏來源

唐(táng)姓源出一

出自姚姓和姬姓與祁姓,為黃帝軒轅氏之後。相傳帝堯是黃帝軒轅氏的六世孫,姓伊祁,名放鄖,舜帝是黃帝十世嫡長孫姓姚名重華。堯舜是他們的諡號。他最初被封於陶,後來遷於唐,所以被稱為陶唐氏。成為天子後,開始以"唐"為國號,所以又稱唐堯。堯做了100年天子後禪位給舜,堯死後,舜封他的兒子丹朱為唐(今山西省翼城縣)侯。到周武王時,唐侯作亂被成王所滅,唐國之地就被改封給成王之弟唐叔虞,原來帝堯的後裔則被遷往杜國,稱唐杜氏。唐杜氏的後裔有以國為氏的,稱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孫也以國為氏,後來就姓了唐。同時周昭王時,曾封丹朱之後在魯縣為唐侯,被楚滅後,其子孫也姓唐。春秋時,又有一支姬姓唐諸侯國,被楚昭王滅後,其後人也稱為唐氏。還有復姓唐山姓、北唐姓改為唐姓。以上這5支唐氏,均源自軒轅氏。

唐(táng)姓源出二

源於西南夷,出自東漢時期白狼王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後漢書·南蠻傳》載,漢代時南蠻白狼王為唐姓。古稱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數民族普米族的先民。普米族,自稱培米、拍米、批米,普米語中“米”意為人,培、拍、批是一音之轉,都是“白”的意思,即普米語的漢義為“白人”。普米族的他稱較多,漢文史籍依其自稱而寫作“般木”或“白狼般木”,即白狼族人,稱白狼夷。至晉朝時期,以他稱而寫作'西蕃',清朝以後稱之為“西番”。在其周圍的少數民族中,藏族、摩梭人稱之為“巴”,彝族則稱其為“俄祝”,納西族稱之為“博”。清朝時期撰著的《雲南通志》、《維西見聞錄》等史籍中,亦將普米稱為“巴直”。普米族最初只有以上八大漢姓,其它普米族漢姓大多是後來才發展起來的,例如格母部落的漢姓已發展為郭、楊、馬、董、煙、肖、龍、宋、項等等。

這四個普米族部落現今主要分佈在木里鹽源後所、右所、中所、寧蒗蒗蒗、永寧、寧蒗溫泉、拉伯、西川、木底箐、翠玉、紅橋、新營盤、戰河、跑馬坪、永勝、麗江、維西、寧蒗金綿、西川、新營盤、寧利等地。從整體看,大分散小聚居是普米族分佈的一個特點。普米族大部分與其他民族雜居,使之形成了開朗。豁達、豪放的民族性格。

唐(táng)姓源出三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33.*.*)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