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鴨瘟

鴨瘟(Duck plape0)又名鴨病毒性腸炎(Duck virusenteritis, DVE),是鴨、鵝和其他雁形目禽類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

歷史

該病的特徵是流行廣泛,傳播迅速,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早在1923年Baudet氏在荷蘭首次發現本病,直到1940年Bos氏首次提出鴨瘟的名稱,並確認是一種不同於雞瘟的新病毒病。以後在歐、美各國均有本病發生的報導。鴨瘟在我國流行的正式報導是黃引賢1957年在廣東首先提出的,隨後武漢、上海、浙江、江蘇、廣西、湖南和福建等地陸續發現,至80年代傳播到東北各省。 1957年以來,本病廣泛流行於我國華南、華中、華東養鴨業較發達地區,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1963年全國農業科學規劃會議將防制鴨瘟作為重點課題,其後許多單位進行了大量的防治研究工作,並成功地研製了各類預防用疫苗,從而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發生和流行,有力地保障了養鴨業的發展。目前全國各獸藥廠生產的疫苗是由南京藥械廠(1964)研製成功的鴨瘟雞胚化弱毒疫苗。該苗的種毒是用廣州毒株鴨胚強毒9代,接種雞胚絨毛尿囊膜及尿囊腔傳代,經過25∼26代適應和減毒而育成的,對鴨安全而有確實的免疫力。在病鴨群中採用這種疫苗進行緊急接種,如能運用及時而又恰當,仍可取得很高的保護率,可以大大減少生產損失。病原學

病原為鴨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屬於皰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皰疹病毒屬(Herpesvirus)中的濾過性的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徑為120∼180nm,有囊膜,病毒核酸型為DNA。病毒在病鴨體內分散於各種內臟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其中以肝、肺、腦含毒量最高。本病毒對禽類和哺乳動物的紅細胞沒有凝集現象,毒株間在毒力上有差異,但免疫原性相似。病毒能在9∼12胚齡的鴨胚絨毛尿囊上生長, 初次分離時,多數鴨胚在接種後5∼9d死亡,繼代後可提前在4∼6d死亡。死亡的鴨胚全身呈現水腫、出血、絨毛尿囊膜有灰白色壞死點,肝臟有壞死灶。此病毒也能適應於鵝胚,但不能直接適應於雞胚。只有在鴨胚或鵝胚中繼代後,再轉入雞胚中,才能生長繁殖,並致死雞胚。此外病毒還能在鴨胚、鵝胚和雞胚成纖維單層細胞上生長,並可引起細胞病變,最初幾代病變不明顯,但繼代幾次後,可在接種後的24∼40h出現明顯的病變,細胞透明度下降,胞漿顆粒增多、濃縮,細胞變圓,最後脫落。據報告,有時還可在胞核內看到嗜酸性的顆粒狀包涵體。經過雞胚或細胞連續傳代到一定代次後,可減弱病毒對鴨的致病力,但保持有免疫原性,所以可用此法來研製鴨瘟弱毒疫苗。病毒對外界抵抗力不強,溫熱和一般消毒劑能很快將其殺死;夏季在直接陽光照射下,9h毒力消失;病毒在56℃下10min即殺死;在污染的禽舍內(4∼20℃)可存活5d;對低溫抵抗力較強在-5∼7℃經3個月毒力不減弱,對乙醚和氯仿敏感,5%生石灰作用30min亦可滅活。在-10∼20℃約經1年仍有致病力。

流行病學

在自然條件下,本病主要發生於鴨,對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的鴨都有易感性。以番鴨、麻鴨易感性較高,北京鴨次之,自然感染潛伏期通常為2-4天,30日齡以內雛鴨較少發病。在人工感染時小鴨較大鴨易感,自然感染則多見於大鴨,尤其是產蛋的母鴨,這可能由於大鴨常放養,有較多機會接觸病原而被感染。鵝也能感染髮病,但很少形成流行。 2週齡內雛雞可人工感染致病。野鴨和雁也會感染髮病。鴨瘟可通過病禽與易感禽的接觸而直接傳染,也可通過與污染環境的接觸而間接傳染。被污染的水源、鴨舍、用具、飼料、飲水是本病的主要傳染媒介。某些野生水禽感染病毒後可成為傳播本病的自然疫源和媒介、節肢動物(如吸血昆蟲)因本病為病毒血症也可能是本病的傳染媒介。調運病鴨可造成疫情擴散。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春、秋季流行較為嚴重。當鴨瘟傳入易感鴨群後,一般3∼7天開始出現零星病鴨,再經3∼5天陸續出現大批病鴨,疾病進入流行發展期和流行盛期。鴨群整個流行過程一般為2∼6週。如果鴨群中有免疫鴨或耐過鴨時,可延至2∼3​​個月或更長。

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

自然感染的潛伏期3∼5d,人工感染的潛伏期為2∼4d。病初體溫升高達43℃以上,高熱稽留。病鴨表現精神萎頓,頭頸縮起,羽毛松亂,翅膀下垂,兩腳麻痺無力,伏坐地上不願移動,強行驅趕時常以雙翅撲地行走,走幾步即行倒地,病鴨不願下水,驅趕入水後也很快掙扎回岸。病鴨食慾明顯下降,甚至停食,渴欲增加。病鴨的特徵性症狀:流淚和眼瞼水腫。病初流出漿液性分泌物,使眼瞼周圍羽毛粘濕,而後變成粘稠或膿樣,常造成眼瞼粘連、水腫,甚至外翻,眼結膜充血或小點出血,甚至形成小潰瘍。病鴨鼻中流出稀薄或粘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難,並發生鼻塞音,叫聲嘶啞,部分鴨見有咳嗽。病鴨發生瀉痢,排出綠色或灰白色稀糞,肛門周圍的羽毛被沾污或結塊。肛門腫脹,嚴重者外翻,翻開肛門可見泄殖腔充血、水腫、有出血點,嚴重病鴨的粘膜表面覆蓋一層假膜,不易剝離。部分病鴨在疾病明顯時期,可見頭和徑部發生不同程度的腫脹,觸之有波動感,俗稱“大頭瘟”。病變的特點是出現急性敗血症,全身小血管受損,導致組織出血和體腔溢血,尤其消化道粘膜出血和形成假膜或潰瘍,淋巴組織和實質器官出血,壞死。食道與泄殖腔的疹性病變具有特徵性。食道粘膜有縱行排列呈條紋狀的黃色假膜覆蓋或小點出血,假膜易剝離並留下潰瘍斑痕。泄殖腔粘膜病變與食道相似,即有出血斑點和不易剝離的假膜與潰瘍。食道膨大部分與腺胃交界處有一條灰黃色壞死帶或出血帶,肌胃角質膜下層充血和出血。腸粘膜充血、出血,以直腸和十二指腸最為嚴重。位於小腸上的4個淋巴出現環狀病變,呈深紅色,散佈針尖大小的黃色病灶,後期轉為深棕色,與粘膜分界明顯。胸腺有大量出血點和黃色病灶區,在其外表或切面均可見到。雛鴨感染時法氏囊充血發紅,有針尖樣黃色小斑點,到後期,囊壁變薄,囊腔中充滿白色、凝固的滲出物。肝表面和切面有大小不等的灰黃色或灰白色的壞死點,少數壞死點中間有小出血點。膽囊腫大,充滿粘稠的墨綠色膽汁。心外膜和心內膜上有出血斑點,心腔裡充滿凝固不良的暗紅色血液。產蛋母鴨的卵巢濾泡增大,卵泡的形態不整齊,有的皺縮、充血、出血、有的發生破裂而引起卵黃性腹膜炎。病鴨的皮下組織發生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腫,在“大頭瘟”典型的病例,頭和頸部皮膚腫脹,緊張,切開時流出淡黃色的透明液體。

診斷根據流行病學

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進行綜合分析,一般即可做出診斷。必要時進行病毒分離鑑定和中和試驗加以確診。 Dot-ELISA可作為快速診斷。在鑑別診斷上,主要注意與鴨巴氏桿菌病(鴨出敗)相區別。鴨出敗一般發病急,病程短,能使雞、鴨、鵝等多種家禽發病,而鴨瘟自然感染時僅僅造成鴨,鵝發病。鴨出敗不會造成頭頸腫脹,食道和泄殖腔粘膜上也不形成假膜,肝臟上的壞死點僅針尖大,且大小一致。取病死鴨的心、血或肝作抹片,經瑞氏染色鏡檢,可見兩極著色的小桿菌。應用磺胺類藥物或抗生素治療有較好療效等方法,通常可加以鑑別診斷。

防治

本病可用抗鴨瘟高免血清,進行早期治療,每隻鴨肌肉注射0.5毫升,有一定療效;還可用聚肌胞(一種內源性干擾素)進行早期治療,每隻成鴨肌肉注射1毫升,3日1次,連用2-3次,也可收到一定療效;但磺胺類藥物和抗菌素對鴨瘟無效果;因此更重要的是要採取綜合防制措施。預防鴨瘟應避免從疫區引進鴨,如必須引進,一定要經過​​嚴格檢疫,並經隔離飼養2週以上,證明健康後才能合群飼養。還要禁止在鴨瘟流行區域和野水禽出沒區域放牧。平時對禽場和工具進行定期消毒(被病毒污染的飼料要高溫消毒,飲用水可用碘氯類消毒藥消毒。工作人員的衣、帽等及飼養所用工具也要嚴格消毒)。在受威脅區內,所有鴨,鵝應注射鴨瘟弱毒疫苗。產蛋鴨宜安排在停產期或開產前一個月注射。肉鴨一般在20日齡以上註射一次即可。發生鴨瘟時應立即採取隔離和消毒措施,對鴨群用疫苗進行緊急預防接種,必要時劑量加倍,可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發現本病時,按照實際情況上報疫情,劃定疫區,並立即採取封鎖、隔離、消毒和緊急免疫接種等綜合措施。集體病鴨發病,可採取隔離或撲殺.

剖檢變化

解剖屍體可以看到一般敗血病的病理變化,皮膚粘膜和漿膜出血,頭頸皮下膠樣浸潤,口腔粘膜,特別是舌根、咽部和上齶粘膜表面有淡黃色的假膜覆蓋,刮落後露出鮮紅色出血性潰瘍。最典型的是食道粘膜縱行固膜條斑和小出血點,腸粘膜出血、充血,以十二指腸和直腸最為嚴重;泄殖腔粘膜壞死,結痂;產蛋鴨卵泡增大、發生充血和出血;肝不腫​​大,​​但有小點出血和壞死;膽囊腫大,充滿濃稠墨綠色膽汁;有些病例脾有壞死點,腎腫大、有小點出血;胸、腹腔的粘膜均有黃色膠樣浸潤液。

傳染源

鴨瘟的傳染源主要是病鴨和帶毒鴨,其次是其它帶毒的水禽、飛鳥之類。消化道是主要傳染途徑,交配以及通過呼吸道也可以傳染,某些吸血昆蟲也可能是傳播媒介。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春夏之交和秋季流行最為嚴重。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18.*.*)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