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醫院內感染

原無感染又不在傳染病潛伏期的病人入院後在醫院內受到的感染。簡稱院內感染。這種感染不僅使病人的病情加重,而且延長住院日期,增加治療費用,造成嚴重的浪費,甚至可引起殘疾或死亡。

定義

醫院內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又稱醫院獲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HAI)廣義地說,它是指任何人員在醫院活動期間遭受病原體侵襲而引起的任何診斷明確的感染。狹義地講,它是指住院病人在入院時不存在,也非已處於潛伏期的,而在住院期間遭受病原體侵襲引起的任何診斷明確的感染,無論受感染者在醫院期間或是出院以後出現症狀。新的診斷標準將醫院內感染定義為: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而出院後發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開始或入院時已存在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院內感染。病人出院後可將院內感染的病原體特別是耐藥性細菌帶到家庭和社會,引起疾病的傳播和流行,並且造成治療上的困難。因此院內感染問題已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院內感染的發生率,不同的國家、地區、醫院可有很大的差別,與收容的病種、醫療水平、對院內感染重視的程度及所採取的消毒、隔離和預防措施有關。根據美國的統計,院內感染的發病率為5∼10%。根據中國對21所醫院共11295例病人的調查,其發生率為8.4%。

分類

按病原體的來源分為:內源性醫院內感染、外源性醫院內感染

按感染傳播途徑分為:交叉感染、自身感染、母嬰感染

按感染的部位分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腸道感染、切口感染

按感染的微生物種類分為:革蘭陽性球菌感染、革蘭陰性球菌感染、病毒感染、立克次體感染、真菌感染

發生原因

與醫院環境和病人條件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①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肝硬變、腫瘤等病人常有免疫功能缺陷,對疾病的抵抗力降低。 ②與手術治療和醫療器械的應用有關。導尿、靜脈插管、血液透析、各種手術、臟器移植、人工呼吸機的應用等,使院內感染明顯增加。 ③各種免疫抑製劑、細胞毒藥物、放射治療等的應用,使人體的免疫功能減低。 ④醫院內廣泛使用各種抗生素,造成人體正常菌叢紊亂,也可引起條件致病菌和耐藥菌的感染(條件致病菌指可寄生於正常人體但不致病,當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或應用抗生素使人體正常菌叢紊亂時,方引起感染的微生物)。 ⑤醫院內的環境,如空氣、塵埃、床單、衣服、尿布、食具等,常受到各種病原體的嚴重污染。若這些物品或環境因素未經嚴格消毒,其中所含的病原體便可引起院內感染。

病原

多數為細菌,約佔90∼95%。其次為病毒、真菌及寄生蟲。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和綠膿桿菌為院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次為變形桿菌、克雷伯氏菌、鼠傷寒桿菌、鏈球菌、軍團桿菌等。病毒有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單純皰疹病毒、鉅細胞病毒、EB病毒等。真菌有白色念珠菌、隱球菌、曲菌、毛黴菌等。寄生蟲有卡氏肺孢子蟲、隱孢子蟲、瘧原蟲等。

類型和部位

多為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傷口感染、胃腸道感染、腦膜炎、輸血感染和敗血症等。

特點

病原菌多為條件致病菌,且一般對常用抗生素耐藥。多數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減低。因而治療困難,療效差。

傳播途徑

醫院內感染的傳播途徑是指從感染源到新宿主的途徑和方式。主要可以通過四種途徑傳播:

1、接觸傳播:是醫院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包括直接接觸傳播、間接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

2、空氣傳播: 病原微生物可以形成帶菌氣溶膠,通過空氣進行傳播。

3、共同媒介傳播:可以通過被病原菌污染的水、食物等媒介而在人群內暴發流行。

4、生物媒介傳播:指通過動​​物或昆蟲等中間宿主傳播疾病,如蚊子傳播、瘧疾和乙型腦炎。

治療和預防

根據不同的病原體進行相應的治療,最好根據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擇有效的藥物,以求消滅院內感染源。醫院應建立預防和管理院內感染的專門機構,制定預防方案和措施,並監督方案的實施。對院內各級人員進行經常的預防院內感染的培訓。要對院內感染進行監測,一旦發生,應研究原因,制定對策。此外,醫院內應建立嚴格的消毒隔離制度:包括合理的建築及病區設置、病人入院的清潔和出院的終末消毒、傳染病人的隔離、污染物品及病人排泄物的消毒處理、接觸病人者(包括醫生、護士、衛生員和探視者)的處理等。並須對獻血員進行嚴格的篩選。防止濫用抗生素,以防耐藥菌的產生等。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41.*.*)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