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豬圓環病毒病

形態與理化特性

豬圓環病毒(Porcine circovirus,縮寫:PCV)是迄今發現的一種最小的動物病毒。現已知PCV有兩個血清型,即PCV1和PCV2。 PCV1為非致病性的病毒。 PCV2為致病性的病毒,它是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徵(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主要病原。本病最早發現於加拿大(1991),很快在歐美及亞洲一些國家包括我國發生和流行,除PMWS外,PDNS(豬皮炎與腎病綜合徵)、PNP(增生性壞死性肺炎)、PRDC(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徵)、繁殖障礙、先天性顫抖、腸炎等疾病亦與PCV2感染有重要關聯。 PCV2及其相關的豬病,死亡率10%∼30%不等,較嚴重的豬場在暴發本病時死淘率高達40%,給養豬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現已被世界各國的獸醫與養豬業者公認為是繼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PRRS)之後新發現的引起豬免疫障礙的重要傳染病。1974年,德國人Tischer發現,豬圓環病毒(PCV)為二十面體對稱、無囊膜、單股環狀D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徑為17 nm,是目前發現的最小的動物病毒。

PCV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強,在pH 3的酸性環境中很長時間不被滅活。該病毒對氯仿不敏感,在56 ℃或70 ℃處理一段時間不被滅活。在高溫環境也能存活一段時間。不凝集牛、羊、豬、雞等多種動物和人的紅細胞。

發病機制

在病豬鼻黏膜、支氣管、肺臟、扁桃體、腎臟、脾臟和小腸中有PCV粒子存在。胸腺、脾、腸系膜、支氣管等處的淋巴組織中均有該病毒,其中肺臟及淋巴結中檢出率較高。表明PCV嚴重侵害豬的免疫系統:病毒與巨噬細胞/單核細胞、組織細胞和胸腺巨噬細胞相伴隨,導致患豬體況下降,形成免疫抑制。由於免疫抑製而導致免疫缺陷,其臨床表現為:對低致病性或減弱疫苗的​​微生物可以引發疾病;重複發病對治療無應答性;對疫苗接種沒有充分免疫應答;在一窩豬中有一頭以上發生無法解釋的出生期發病和死亡;豬群中同時有多種疾病綜合徵發生。這些特徵在PMWS的豬群中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

淋巴細胞缺失和淋巴組織的巨噬細胞浸潤,是PMWS病豬的獨特性病理損害和基本特徵。而且此特徵與血液循環中B及T細胞減少和淋巴器官中這類細胞的減少呈高度相關;與周圍血液和淋巴組織中巨噬細胞/單核細胞譜系細胞的增加呈高度相關。另外已證實淋巴組織、相關免疫細胞和血液中的細胞存在大量的PCV2抗原。

流行病學

PMWS是最早被認識和確認的由PCV2感染所致的疾病。常見的PMWS主要發生在5∼16週齡的豬,最常見於6∼8週齡的豬,極少感染乳豬。一般於斷奶後2∼3天或1週開始發病,急性發病豬群中,病死率可達10%,耐過豬後期發育明顯受阻。但常常由於並發或繼發細菌或病毒感染而使死亡率大大增加,病死率可達25%以上。血清學調查表明,PCV在世界範圍內流行。在德國和加拿大,豬群中PCV抗體陽性率分別高達95%和55%,在英國和愛爾蘭,豬群中PCV抗體陽性率分別高達86%和92%,但不一定表現PMWS症狀。在我國對部分省市豬群檢測,20日齡未斷奶仔豬陽性率為0,1∼2月斷奶仔豬陽性率為16.5%,後備母豬陽性率為42.3%,經產母豬陽性率為85.6 %,肥育豬陽性率為51%,總陽性率為42.9%。臨床症狀可能在幾個月內持續存在,在6∼12個月達到高峰,接著下降;一群與另一群之間的感染有很大差別,因為乳豬體內母源的PCV抗體在其出生後8 ∼9週齡時消失,而小豬轉移到育肥圈時(11∼13週齡)又接觸了PCV,PCV抗體又出現了。

傳播途徑

豬對PCV2具有較強的易感性,感染豬可自鼻液、糞便等廢物中排出病毒,經口腔、呼吸道途徑感染不同年齡的豬。懷孕母豬感染PCV2後,可經胎盤垂直傳播感染仔豬。人工感染PCV2血清陰性的公豬後精液中含有PCV2的DNA,說明精液可能是另一種傳播途​​徑。用PCV2人工感染試驗豬後,其他未接種豬的同居感染率是100%,這​​說明該病毒可水平傳播。豬在不同豬群間的移動是該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也可通過被污染的衣服和設備進行傳播。

工廠化養殖方式可能與本病有關,飼養管理不善、惡劣的斷奶環境、不同來源及年齡的豬混群、飼養密度過高及刺激仔豬免疫系統均為誘發本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但豬場的大小並不重要。

PCV感染試驗動物,發現只有豬產生特異性抗體,而兔、鼠、牛,甚至人均為血清學陰性。

PCV1對豬無致病性,但能產生血清抗體,並且在調查的豬群中普遍存在。

PCV2可引起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徵(PMWS),並多發於5∼16週齡的豬。

PCV能水平傳播,接觸病毒後一周, 血清中能檢出抗體,隨後滴度不斷升高。

臨床症狀

與PCV2感染有關的疾病主要有如下幾種。

PMWS的臨床症狀

最常見的是豬隻漸進性消瘦或生長遲緩,這也是診斷PMWS所必需的臨床依據,其他症狀有厭食、精神沉鬱、行動遲緩、皮膚蒼白、被毛蓬亂、呼吸困難,咳嗽為特徵的呼吸障礙。較少發現的症狀為腹瀉和中樞神經系統紊亂。發病率一般很低而病死率都很高。體表淺淋巴結腫大,腫脹的淋巴結有時可被觸摸到,特別是腹股溝淺淋巴結;貧血和可視黏膜黃疸。在一頭豬可能見不到上述所有臨床症狀,但在發病豬群可見到所有的症狀。胃潰瘍、嗜睡、中樞神經系統障礙和突然死亡較為少見。絕大多數PCV2是亞臨床感染。一般臨床症狀可能與繼發感染有關,或者完全是由繼發感染所引起的。在通風不良、過分擁擠、空氣污濁、混養以及感染其他病原等因素時,病情明顯加重,一般病死率為10%∼30%。

先天性顫抖的症狀

顫抖由輕微到嚴重不等,一窩豬中感染的數目也變化較大。嚴重顫抖的病仔豬常在出生後1週內因不能吮乳而飢餓致死。耐過1週的乳豬能存活,3週齡時康復。顫抖是兩側性的,乳豬躺臥或睡眠時顫抖停止。外部刺激如突然聲響或寒冷等能引發或增強顫抖。有些豬一直不能完全康復,整個生長期和育肥期繼續顫抖。發病窩豬常為新引入的年輕種豬所生,這表明這些血清學陰性種豬在懷孕的關鍵期接觸了PCV。

常見的混合感染

PCV感染可引起豬的免疫抑制,從而使機體更易感染其他病原,這也是圓環病毒與豬的許多疾病混合感染有關的原因。最常見的混合感染有PRRSV、PRV(偽狂犬病毒)、PPV(細小病毒)、肺炎支原體、多殺性巴氏桿菌、PEDV(流行性腹瀉病毒)、SIV(豬流感病毒),有的呈二重感染或三重感染,其病豬的病死率也將大大提高,有的可達25%∼40%。

病理變化

剖檢病變

本病主要的病理變化為患豬消瘦,貧血,皮膚蒼白,黃疸(疑似PMWS的豬有20%出現);淋巴結異常腫脹,內臟和外周淋巴結腫大到正常體積的3∼4倍,切面為均勻的白色;肺部有灰褐色炎症和腫脹,呈瀰漫性病變,比重增加,堅硬似橡皮樣;肝臟發暗,呈淺黃到橘黃色外觀,萎縮,肝小葉間結締組織增生;腎髒水腫(有的可達正常的5倍),蒼白,被膜下有壞死灶;脾臟輕度腫大,質地如肉;胰、小腸和結腸也常有腫大及壞死病變。

組織學病變

病變廣泛分佈於全身器官、組織,廣泛性的病理損傷。肺有輕度多灶性或高度瀰漫性間質性肺炎;肝臟有以肝細胞的單細胞壞死為特徵的肝炎;腎臟有輕度至重度的多灶性間質性腎炎;心臟有多灶性心肌炎。在淋巴結、脾、扁桃體和胸腺常出現多樣性肉芽腫炎症。 PMWS病豬主要的病理組織學變化是淋巴細胞缺失。

診斷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137.*.*)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