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兔粘液瘤病

兔粘液瘤病(myxomatosis)是由粘液瘤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傳染性、高度致死性傳染病,以全身皮下特別是顏面部和天然孔周圍皮下發生粘液瘤性腫脹為特徵。

分佈危害

兔粘液瘤病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最早於1896年在烏拉圭發現,隨後不久即傳播到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和巴拿馬等國家,那里至今仍然散發。 1930年,此病經墨西哥傳入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目前在美國西部各州呈地方性流行。為消滅野兔在澳大利亞所造成的危害,1950年,人為地將粘液瘤病毒引入澳大利亞。 1952年傳入歐洲,在18個月內傳遍了法國、比利時、德國和荷蘭等國,並越過英吉利海峽傳到英倫三島,同時斯堪地那維亞和北非國家也發生流行。到目前為止已發生過本病的國家和地區至少有56個,這些國家有法國、英國、盧森堡、愛爾蘭、德國、西班牙、馬爾他、希臘、意大利、奧地利、瑞典、瑞士、荷蘭、丹麥、比利時、葡萄牙、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前蘇聯、美國、墨西哥、阿根廷、海地、巴拿馬、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巴西、烏拉圭、智利、委內瑞拉、哥斯達黎加、玻利維亞、洪都拉斯、蘇里南、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斯、尼日爾、尼日利亞、巴林、多哥、烏干達、塞內加爾、巴巴多斯、喀麥隆、扎伊爾、幾內亞比紹、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粘液瘤病是高度接觸傳染的並有極高死亡率的疾病,常常給養兔業造成毀滅性損失。試驗證明,本病對中國飼養的家兔感染率和致死率均為100%。如果傳入中國,其危害和造成的經濟損失將無法估量。 [1]

疾病病原

粘液瘤病毒(Myxoma virus)屬痘病毒科(Poxviridae)野兔痘病毒屬(Leporiuirus genus)。病毒顆粒呈卵圓形或橢圓形,大小280×250×110nm。負染時,病毒粒子表面呈串珠狀,由線狀或管狀不規則排列的物質組成。

粘液瘤病毒的理化特性和其他痘病毒相似,病毒顆粒的中心體對蛋白酶的消化有抵抗力。病毒對乾燥有較強的抵抗力,在乾燥的粘液瘤結節中可保持毒力3個星期,8-10℃潮溫環境中的粘液瘤結節可保持毒力3個月以上。病毒在26-30℃時能存活10天,50℃30min被滅活,在普通冰箱(2-4℃)中,以磷酸甘油作為保護劑,能長期保存。病毒對石炭酸、硼酸、昇汞和高錳酸鉀有較強的抵抗力,但0.5%-2.2%的甲醛1h內能殺滅病毒。粘液瘤病毒對乙醚敏感,這一點與其他痘病毒不同。

粘液瘤病毒能在10-12日齡雞胚絨毛尿囊膜上生長,並產生痘斑,南美毒株產生的痘斑大,加州毒株產生的痘斑小,纖維瘤病毒不產生或產生的痘斑很小。病毒在歐洲兔的腎、心、睾丸、胚胎成纖維細胞上生長良好,還能在雞胚成纖維細胞、人羊膜細胞、松鼠、豚鼠、大鼠和倉鼠胚胎腎細胞上生長繁殖,在中國兔腎原代細胞上生長良好。

粘液瘤病毒的抗原性與兔纖維瘤病毒關係密切,這可被沉澱試驗、補結體合試驗、中和試驗、免疫攻毒試驗證實。兔纖維瘤病毒可使熱滅活的粘液瘤病毒重新活化。

到目前為止,粘液瘤病毒只發現一個血清型,但不同的毒株在抗原性和毒力方面互有差異,毒力弱的毒株引起的死亡率不到30%,毒力最強的毒株引起的死亡率超過90%。

粘液瘤病毒毒力及致病性的差異與病毒核酸大小有關,強毒株如Lausanne株的DNA為163Kb,並有大約10Kb的末端重複系列(TIR),而弱毒株缺失一些基因片斷,尤其是疫苗株能缺失10Kb以上的DNA。

Mossman KL等發現粘液瘤病毒能編碼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MPTP),MPTP通過病毒白的脫磷酸作用,改變宿主的信息途徑,使病毒得以快速增殖。粘液瘤病毒還能編碼產生下列蛋白質,一是可溶性的殺傷細胞受體類似物(M-T7蛋白,約37KDa),與γ-干擾素受體相類似,能特異性的阻斷兔子乾擾素的功能;二是孤立的、位於粘液瘤病毒感染細胞表面的多肽(MIIL);三是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SERP1,一種糖蛋白),能抑制這種酶的活性,影響殺傷感染細胞的細胞免疫反應;四是類似宿主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產生的腫瘤壞死因子(TNF)的蛋白質(T2蛋白),能特異地抑制兔子TNFa的功能[TNFa是一種高效、廣譜細胞殺傷因子,能激活多形核白細胞,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的細胞毒性功能,以及刺激T細胞和B細胞的增生和分化等],實驗表明如將T2蛋白活,就能使病毒的毒力減弱;五是多肽類的表皮生長因子(EGF),結合兔子的EGF受體,使受體磷酸化,增加酪氨酸特異性激酶的活性,刺激細胞增生、分化,這與病毒感染的嗜表皮細胞特性有一定聯繫,也與病毒引起的增生性病理過程有關。 [1]

流行病學

兔是本病的唯一易感動物,其他動物和人沒有易感性。家兔和歐洲野兔(Oryctolagus cuniculus)最易感,死亡率可達95%以上,但流行地區死亡率逐年下降。美洲的棉尾兔(Sylvilagus brasiliensis)和田兔抵抗力較強,是自然宿主和帶毒者,基本上只在皮內感染部位發生少數單在的良性纖維​​素性腫瘤病變,但其腫瘤中含有大量病毒,是蚊等昆蟲機械傳播本病的病毒來源。

直接與病兔接觸或與被污染的飼料、飲水和器具等接觸能引起傳染,但接觸傳播不是主要的傳播方式。自然流行的粘液瘤病主要是由節肢動物口器中的病毒通過吸血從一個兔傳到另一個兔,伊蚊、庫蚊、按蚊、兔蚤、刺蠅等有可能是潛在的​​傳播媒介,實驗證明,粘液瘤病毒在兔蚤體內可存活105天,在蚊子體內能越冬,但不能在媒介體內繁殖。在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大陸,蚊子是主要的傳播媒介,在英國,主要傳播媒介是兔蚤,蚊子只起次要作用,因此,英國的兔粘液瘤病毒沒有明顯的季節性,因為兔蚤的生存受季節性影響較弱。另外,兔的寄生蟲也能傳播本病。 [1]

臨診症狀

粘液瘤病一般潛伏期為3-7天,最長可達14天。人工感染試驗表明,接種野毒後4天,接種部位出現1.5cm、軟而扁平的腫瘤結節,第7天原發腫瘤增大到3cm,出血,次發腫瘤結節遍布全身,到第10天時,原發腫瘤增大到約4cm,壞死,次發腫瘤少數也出血壞死,病兔頭部腫脹,呼吸困難,衷竭而死。

兔被帶毒昆蟲叮咬後,局部皮膚出現原發性腫瘤結節,5-6天后病毒傳播到全身各處,皮膚上次發性腫瘤結節散佈全身各處,較原發性腫瘤小,但數量多,隨著子瘤的出現,病兔的口、鼻、眼瞼、耳根、肛門及外生殖器均明顯充血和水腫,繼發細菌感染,眼鼻分泌物由粘液性變為膿性,嚴重的上下眼瞼互相粘連,使頭部呈獅子頭狀外觀,病兔呼吸困難、搖頭、噴鼻、發出呼嚕聲,10天左右病變部位變性、出血、壞死,多數驚厥死亡。感染毒力較弱毒株的兔症狀輕微,腫瘤不明顯隆起,死亡率較低。在法國,由變異株引起的“呼吸型”粘液瘤病,特點是呼吸困難和肺炎,但皮膚腫瘤不明顯。 [1]

機理病理

帶毒昆蟲叮咬或人工接種易感兔後,病毒在皮膚細胞內增殖,出現膠凍樣腫脹和原發性腫瘤結節;病毒在增殖後進入淋巴和血流,傳染到內臟組織器官進一步增殖,並再次引起病毒血症,使病毒傳到全身各處,在粘膜細胞內增殖,使眼睛和鼻腔發炎,分泌物中含有病毒;眼瞼和結膜增厚、水腫,使眼睛不能閉合,頭部腫脹呈現典型的“獅子頭”;睾丸上皮細胞增生,使睾丸腫脹十分明顯,由於鼻腔粘膜高度水腫,患兔呼吸困難,多因窒息死亡。弱毒株引起慢性感染時,腫瘤結節小,但睾丸間質組織和睾丸精小管生精上皮變性,導致血清睾丸酮水平下降,黃體激素水平上升,而造成不育,痊癒公兔要在3個月後才能恢復生育能力。

病兔死後眼觀最明顯的變化是皮膚上特徵性的腫瘤結節和皮下膠凍樣浸潤,顏面部和全身天然孔皮下充血、水腫及膿性結膜炎和鼻漏。淋巴結腫大、出血,肺腫大、充血,胃腸漿膜下、胸腺、心內外膜可能有出血點。

組織學變化比較特徵,皮膚腫瘤的表皮細胞核固縮、細胞質呈空泡狀、真皮深層有大量呈星形、棱形、多角形、核腫脹的嗜酸性粘液瘤細胞,同時有炎性細胞浸潤;淋巴結外膜明顯增厚,有炎性細胞浸潤,淋巴小結被增生的網狀細胞代替,淋巴竇消失,小血管內皮增生,周圍聚集有較多的淋巴細胞、炎性細胞及粘液瘤樣細胞;脾臟充血,脾小結不清,血竇擴張,內皮變性;腎臟被膜下有炎性細胞浸潤,腎小管上皮變性,核固縮;睾丸漿膜明顯增厚,曲細精管擴張,生精細胞變性、脫落,間質細胞可變化成粘液瘤樣細胞,肺臟肺泡上皮增生,轉化成粘液瘤樣細胞,空泡病變也較常見。 [1]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119.*.*)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