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烯肟菌胺

中文通用名:烯肟菌胺

化學名稱:(E,E,E)-N-甲基-2-[((((1-甲基-3-(2,,6,-二氯苯基)-2-丙烯基)亞氨基)氧基)甲基)苯基]-2-甲氧基亞氨基乙酰胺。

由瀋陽化工研究院1999年發現,隸屬於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

分子式:C21H20CI2N3O3

分子量:434.6

純品為白色固體粉末或結晶, 熔點:131-132℃。本品易溶於乙腈、丙酮、 乙酸乙酯及二氯乙烷,在DMF和甲苯中有一定溶解度,在甲醇中溶解度約為2%,不溶於石油醚、正幾烷等非極性有機溶劑及水,在強酸、強鹼條件下本品不穩。

烯肟菌胺2003年獲得中國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00110143.9),2004年完成原藥的臨時登記,2009年獲得正式登記(登記號:PD2009 5214;批准證號:HWP21049-D3485)。烯肟菌胺原藥完成了急性經口、經皮,單次眼刺激,單次皮膚刺激,皮膚致敏,細菌致回复突變、睾丸染色體,小鼠嗜多染微核,吸入,亞慢性和慢性的全套毒性實驗,原藥毒性通過了新農藥正式登記要求。烯肟菌胺屬低毒殺菌劑, 原藥急性經口半數致死量(LD50)〉4640mg/kg(雌、雄),急性經皮半數致死量(LD50)〉2150mg/kg(雌、雄);兔眼刺激為中毒刺激性,無皮膚刺激性;細菌回复突變試驗(Ames)、小鼠嗜多染紅細胞微核試驗、小鼠睾丸精母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均為陰性;Wistar大鼠13週餵飼給藥最大無作用劑量:雄性106.01±9.31mg/kg/day,雌性112.99±9.12mg/kg/day。

烯肟菌胺作用於真菌的線粒體呼吸,藥劑通過與線粒體電子傳遞鏈中復合物Ⅲ(Cyt bc1複合物)的結合,阻斷電子由Cyt bc1複合物流向Cyt c,破壞真菌的ATP合成,從而起到抑製或殺死真菌的作用。

大量的生物學活性研究表明:烯肟菌胺殺菌譜廣、活性高、具有預防及治療作用,與環境生物有良好的相容性,對由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擔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多種植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對白粉病、蚽f防治效果卓越。可用於防治小麥蚽f、小麥白粉病、水稻紋枯病、稻曲病、黃瓜白粉病、黃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蘋果斑點落葉病、蘋果白粉病、香蕉葉斑病、番茄早疫病、梨黑星病、草莓白粉病、向日葵蚽f等多種植物病害。同時,對作物生長性狀和品質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並能提高產量。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87.*.*)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