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尖蜜拉

尖蜜拉(champedak),桑科木菠蘿屬植物,學名Artocarpuschampeden(Lour.)Spreng.(A.integre(Thunb.)Merr.),又名小木菠蘿。原產馬來西亞。稀有熱帶水果,果肉獨特可口,香味濃郁,外型和菠蘿蜜(木菠蘿)相似。果實呈不規則的橢圓形,果皮有軟刺,一般每隻重十多廳,大的重數十廳。尖蜜拉實生苗4∼6年開花結果。

簡介

原產馬來西亞。中國海南和福建、 廣西、雲南有少量栽培。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目於1979年先後3次從馬來西亞和墨西哥引種尖蜜拉,栽培在果樹品種目內,長成大樹7株,生長結果良好。葉片和果實均酷似木菠蘿,其主要區別為小木菠蘿幼枝和嫩葉密被黃褐色剛毛,葉片較粗糙;果較木菠蘿小,重4-6kg;成年樹較木菠蘿矮小。植株耐寒性較木菠蘿差,溫度低於5℃則易遭寒害。可用種子或本砧嫁接繁殖,果實香味較木菠蘿濃,有點像榴蓮。果肉風味較木菠蘿佳,種子也可煮熟後食用。是木菠蘿的優良砧木。果實呈不規則的橢圓形,果皮有軟刺,一般每隻重十多斤,大的重數十斤。果瓤中包著幾百個淡黃色的肉包,其味甜如蜜,果核心還可炒吃或煮吃,味似板栗。尖蜜拉含有豐富的糖份、維生素、礦物質,每百克果肉能產98大卡路熱量。除鮮食外還可釀尖蜜拉、制尖蜜拉幹、蜜餞等。尖蜜拉樹形美觀, 經冬不凋,是一種優美的風景樹。

生物學

外形特徵

常綠喬木,有乳汁。葉厚革質,長7-15厘米,全緣,大而硬,綠色有光澤。葉柄長1-2.5厘米。花極多數,單性,雌雄異株,分別生在不同的花序上。雄花序頂生或腋生,生在小枝的末端,棒狀,長5-8厘米,直徑2.5厘米,花被片2,雄蕊1。密密地生著許多很小的花朵(花僅1毫米左右)。雌花序生在樹幹上或粗枝上,橢圓形,花被管狀。也密生著很多雌花。尖蜜拉的花生長在樹乾或粗枝上,這叫“莖花植物”。莖花植物是熱帶雨林的主要特徵之一,只有在多雨的熱帶地區才有莖花植物生長。尖蜜拉的果實是聚花果,也叫多花果。這種果是由很多花結成的果聚集在一起而成的。因此,它的果實也很大(成熟時長25-60厘米,一般5、6公斤,重者可達20公斤)。外形有六角形瘤狀突起。 2-3月開花,9-10月成熟。

特徵與物候期

尖蜜拉為常綠喬術,整株有乳狀汁液。株高6∼9m ,枝下高0.6∼1.2m ,冠幅為3.4∼5.4m × 3.2∼6.0m,枝型緊湊,枝葉茂密,樹冠圓錐形。樹形、果形和果實結構均似菠蘿蜜,但葉色淡綠,新梢、葉和花梗都被有細的長4ram左右的褐色硬毛。葉互生,革質,全緣,葉背和葉脈通常有毛。花序通常單生,少數聚生,著生於主幹枝或莖幹上,一般每個花序上有1個聚合果,少數花序可結2∼3個果。花序梗基部無肉質環。聚台果圓柱形,果皮表面有近四角形的瘤狀突起,突起底部綠色或亮黃綠色,尖端紅褐色或暗紅色。果心易剝離,取食時將果皮縱向切開至果心,然後拿住果柄拉出果心,有的果肉像一串果子一樣附著在果心上;有的果心脫離出來,果肉及種子冒在鬆開的花被內,食用方便。花被白色或淡,果肉​​或橙。成熟的果實味甜至濃香甜,有如榴蓮,果肉香甜而易消化。種子與菠蘿密的種子相近,圓形、腎形或柱形,可煮食或烤食。

尖蜜拉在1∼2月有少量新梢抽生生長,3月抽生大量新梢,伸長生長形成大量新葉,伸長生長可一直延續到7月。 5月在主枝和樹幹上抽生的新芽形成花序,開花結果。結果時間較集中,約20d。 8∼9月果實成熟,持續約25d。 1年抽生新梢1次。

結果覆果賽表現

尖蜜拉實生苗4∼6年開花結果。成年樹單株產量個體問差異較大,同株果實的大小差異也大。一般單株產果25kg以上。高產株年產68∼157kg,62~248個果實。果實長21N29cm,橫徑10~14cm,單果重多在0.88∼1.72kg,大果重達2.3kg。單個果實種子散12∼ 36個,單個種子重10.2∼n. 9g。

營養品質

尖蜜拉極甜,香味濃郁,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但整果可食事不高。據熱帶植物園植化分析室1 996∼1997年8月的測定,其可食事為18 ,水分佔可食部分的76.2 。果肉可溶性固形物為25 ,總糖含量為38.6 (蔗糖12.4 ,葡萄糖13.5 ,果糖12.8 ),酸度是0.15 ,每100g果內含維生索C 3.43g,纖維素0.684g,果肉澱粉含量1.26%,粗脂肪2.03 ,礦物質佔乾物質總量的1 9.5 。

栽培管理

尖蜜拉是一種嚴格的熱帶果樹,要求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如果氣溫低於5℃就會遭受嚴重的傷害。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最好。種子繁殖容易,成熟果實的新剝種子發芽事極高。還可用芽接法繁殖,可芽接在尖蜜拉、菠蘿蜜的砧術上,最適的嫁接時間是8∼ l1月。幼苗在苗圃里和栽培之後都需要輕度蔭蔽。

尖蜜拉的田間管理同於菠蘿蜜,其樹勢不如菠蘿蜜強。在不進行病蟲防治的情況下,多數植株的主乾或主枝受到一種鞲翅目青丁蟲科幼蟲的為害,明顯較其它樹種嚴重。防治方法是在有術屑或有棕紅色粘稠液體冒出的位置剝開部分蟲洞,用棉球蘸敵敵畏原液堵塞排糞孔,外塗泥漿。蟲害嚴重的枝條可砍掉燒毀。

尖蜜拉在西雙版納能夠正常生長發育,開花結果,並選到較高的產量,由於其特殊的風味,可在壩區或壩區邊綠適當發展,以滿足市場需要。尖蜜拉栽培類型較多,實生樹株間差異較大,栽培時應注意優良株系的選擇。

用途

綠色未成熟的果實可作蔬菜食用。成熟時,皮黃綠或黃褐色,外皮有六角B形瘤突起,堅硬有軟刺;可鮮食其果肉。果肉金黃,肉質或漿質,味甜酸而不濃,香氣飄溢、鮮食爽滑、香甜如蜜,故名尖蜜拉。素有“水果皇后”之美譽。果實長橢圓形,單果重10∼30千克,大的達50千克;含種子100∼500粒,長卵形,可食率43%,可食部分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24.9克,以及鈣、磷、鐵等。炒熟食用,味美如栗,有止渴、通乳、補中益氣功效。分多漿果(即濕苞)和乾漿果(幹苞)兩大類。多漿果皮堅硬,肉瓤肥厚,多汁、味甜,香氣特殊而濃;幹漿果汁少、柔軟甜滑,鮮食味甘美,香氣中等。供鮮食,也可製罐頭、曬乾和鹽漬。食用前先剝去外層硬殼,顯現種子周圍果肉,呈淡黃色時,再用鹽水浸漬後食用。木材堅硬,製家具,也可作黃色染料;樹液和葉藥用,消腫解毒。

鑑定保存

質量要求:外殼完整新鮮,不破皮,單果大,肉厚香味濃。鑑定質量方法:習慣有擦皮聽聲。擦皮時果殼瘤狀突起物硬脆易斷,無乳汁,聲音混濁,為已熟果。

保存方法:蘿筐包裝,內襯蕉葉或竹葉、碎紙。存放陰涼通風處,在溫度11∼13攝氏度、濕度85∼95%條件下,可保存月餘。

食用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尖蜜拉中含有豐富的醣類、蛋白質、B族維生素(B1、B2、B6)、維生素C、礦物質、脂肪油等。其主要治療的物質是從尖蜜拉汁液和果皮中能夠提取一種叫做尖蜜拉蛋白質的物質。

尖蜜拉中的醣類、蛋白質、脂肪油、礦物質和維生素對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機能有一定作用。

尖蜜拉蛋白質是一種水解毒,經臨床應用證實,此蛋白質具有抗水腫、消炎等作用。服用尖蜜拉後能加強體內纖維蛋白的水解作用,可將阻塞於組織與血管內的纖維蛋白及血凝塊溶解,從而改善局部血液、體液循環,使炎症和水腫吸收、消退,對腦血栓及其它血栓所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尖蜜拉中提取的菠蘿蛋白質與抗菌素及其他藥物並用,能促進藥物對病變組織的滲透和擴散,適用於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炎症、水腫等症,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急性肺炎、咽喉炎、視網膜炎、乳腺炎、產後乳房充血、產後血栓性靜脈炎、關節炎、關節周圍炎、蜂窩組織炎、小腿潰瘍等疾病均有療效。此外,用尖蜜拉樹汁直接外塗局部,可治療淋巴管炎、痔瘡等疾病。

食用尖蜜拉時應注意避免過敏反應的發生。方法是在吃尖蜜拉以前,先將其果肉放在淡鹽水中浸泡數分鐘,這種方法除可避免過敏反應的發生外,還能使果肉的味道更加醇美。因為有些人吃了不經鹽水浸泡的尖蜜拉後可引起過敏反應,表現為皮膚潮紅、瘙癢、風團、腹部疼痛、嘔吐、腹瀉、脫水等一系列症狀,嚴重者可發生過敏性休克,表現為末梢循環衰竭,如唇甲青紫、面色蒼白、出冷汗、血壓下降,病情危重者,可致死亡。發生過敏原因,可能與其中所含蛋白水解質有關。

果肉厚,呈金黃色,質細嫩而脆,勝似鮮美的荔枝,味甜而香,品質上等;每年7—8月大批尖蜜拉上市。尖蜜拉吃法:一是做水果吃,二是用果肉放進雞蛋麵粉中攪拌後用油煎吃,則為上等佳品,三是將果仁煮熟吃,味似菱角,尖蜜拉乾果的主要成份為尖蜜拉和植物油。在將新果製成乾品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並以特殊方法完全保留果實的原有成份,酥脆爽口,具有尖蜜拉特有的天然香味,實在是不可不嘗哦!下面介紹一道用尖蜜拉做的菜:

相關美食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24.*.*)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