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棉花褐斑病

在棉花種植期發生的一種病害,葉片上出現大量褐斑,病斑中心容易破裂穿孔,嚴重時會導致葉片脫落。為害的病菌為棉小葉點黴和馬爾科夫葉點黴,均屬於半知菌亞門。此類病害可以通過田間管理和藥劑噴灑等方式防治。

病害症狀

子葉染病初生針尖大小紫紅色斑點,後擴大成褐色、邊緣紫色、稍隆起的圓形至不規則形病斑,多個病斑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大病斑,中間散生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中心易破碎脫落穿孔,嚴重的葉片脫落。真葉染病病斑圓形,黃褐色,邊緣紫紅色。 [1]病原特徵

棉小葉點黴(Phyllosticta gossypina Ell .et Mart .)和馬爾科夫葉點黴(P.malkoffii Bubak.)。分生孢子器均埋生在葉片組織內。前者球形黃褐色,高93.8μm,直徑​​85.7μm,頂端孔口直徑18μm,深褐色。分生孢子卵圓形至橢圓形,兩端各生l油滴,長4.8∼7.9μm,寬2.4∼3.8μm。馬爾科夫葉點黴菌​​分生孢子橢圓形至短圓柱形,大小7.04∼9.28×3.63∼4.5(μm),也具2個油點。 [1]

傳播途徑

兩病原菌均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上越冬。翌春從分生孢子器中釋放出大量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濕度大的條件下孢子萌發。 [1]

發病條件

棉花第一真葉剛長出時,遇低溫降雨,幼苗生長弱,易發病。 [1]

防治方法

種植管理

(1)選用無病種子,進行種子消毒:可用20%敵唑酮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5%進行拌種,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5%拌種。 [2]也可用0.1%多菌靈溶液拌種,或用棉籽重量1%的種衣劑處理。 [3]

(2)清除田間病殘組織:耕翻時注意清除田間的病殘組織,實施深翻措施,將帶病的植株殘體和表層土壤埋到深處以減少初侵染來源。

(3)栽培管理:適時播種,早中耕、勤鬆土,以提高土溫,促進棉苗健壯生長。生長期間及時開溝排水,做到溝溝相通,雨停水幹,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間濕度,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促進棉株生長健壯,提高植株抗病性。 [2]

(4)採用地膜覆蓋,可提高苗期地溫減少發病。 [3]

藥劑防治

發病重的年份和田塊,應噴藥保護,常用藥劑有: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0%敵唑酮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者使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石硫合劑400倍液。 [3][2]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18.223.*.*)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