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
SWEWE 會員 :登錄 |註冊
搜索
百科社區 |百科問答 |提交問題 |詞彙知識 |上傳知識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冠狀動脈性心髒病

冠狀動脈性心髒病簡稱冠心病。指由於脂質代謝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質沉著在原本光滑的動脈內膜上,在動脈內膜一些類似粥樣的脂類物質堆積而成白色斑塊,稱為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這些斑塊漸漸增多造成動脈腔狹窄,使血流受阻,導致心臟缺血,產生心絞痛。

疾病簡介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性心髒病的簡稱。

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一個永不停止工作的泵,隨著心臟每次收縮將攜帶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血流經主動脈輸送到全身,以供給各組織細胞代謝需要。心臟自身的氧氣和營養又如何得到呢?

在主動脈的根部分出兩條動脈,負責心臟本身的血液循環,稱為冠狀動脈。

由於脂質代謝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質沉著在原本光滑的動脈內膜上,在動脈內膜一些類似粥樣的脂類物質堆積而成白色斑塊,稱為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1-2]

疾病分類

一、隱匿型

患者有冠狀動脈硬化,但病變較輕或有較好的側支循環,或患者痛閾較高因而無疼痛症狀。

二、心絞痛型

在冠狀動脈狹窄的基礎上,由於心肌負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劇的、短暫的缺血與缺氧的臨床綜合徵。

三、心肌梗死型

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導致心肌壞死。

四、心力衰竭型

(缺血性心肌病) 心肌纖維化,心肌的血供長期不足,心肌組織發生營養障礙和萎縮,或大面積心肌梗死後,以致纖維組織增生所致。

五、猝死型

分類標準患者心臟驟停的發生是由於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痙攣或栓塞,導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電生理紊亂,引起暫時的嚴重心律失常所致。 [1-2]

致病原因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但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認為本病發生的危險因素有:年齡和性別(45歲以上的男性,55歲以上或者絕經後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歲以前,母親/姐妹在65歲前死於心髒病) ,血脂異常(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高血壓,尿糖病,吸煙,超重,肥胖,痛風,不運動,等。

發病機制

由於脂質代謝異常,血液中的脂質沉著在原本光滑的動脈內膜上,在動脈內膜一些類似粥樣的脂類物質堆積而成白色斑塊,這些斑塊漸漸增多造成動脈腔狹窄,使血流受阻,導致心臟缺血,產生心絞痛。如果動脈壁上的斑塊形成潰瘍或破裂,就會形成血栓,使整個血管血流完全中斷,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冠心病的少見發病機制是冠狀動脈痙攣(血管可以沒有粥樣硬化),產生變異性心絞痛,如果痙攣超過30分鐘,也會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1]

臨床表現

好發群體

一、45歲以上的男性,55歲以上或者絕經後的女性;

二、父兄在55歲以前,母親/姐妹在65歲前死於心髒病;

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的和伴有高血壓、尿糖病、吸煙、超重、肥胖、痛風、不運動等情況的人群。

疾病症狀

臨床分為隱匿型、心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型五個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心絞痛型,最嚴重的是心肌梗死和猝死兩種類型。

心絞痛是一組由於急性暫時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起的症候群:


上一頁 1 下一頁 選擇頁數
用戶 評論
還沒有評論
我要評論 [遊客 (3.237.*.*) | 登錄 ]

語言 :
| 校驗代碼 :


搜索

版权申明 | 隐私权政策 | 版權 @2018 世界百科知識